张紘好奇地打开匣子,只见里面整齐排列著几块晶莹剔透的製品。
形状各异,有梅状,有方印形。
还有雕成龙凤的精致雕。
“这是……”
张紘拈起一块,只觉入手沉甸,甜香扑鼻。
比起昨天他吃的霜还要甜腻,甚至可以说是齁甜了。
诸葛亮轻摇羽扇,解释道:
“寻常品,不过熬煮甘蔗汁液而成。”
“这几样却是反覆提炼,去其杂质,取其精华,甜度较常品高出数倍。”
张紘闻言蹙眉,说道:
“如此精工细作,產量必然有限。”
言外之意,这玩意儿是没办法大规模生產的。
也难怪昨天巡视坊时,诸葛亮未曾拿出来。
“正是。”
诸葛亮点头,“一月所得,不过数匣而已。”
“寻常百姓,自是无缘得尝。”
张紘將块放回匣中,若有所思:
“使君专为此等珍品,莫非……”
他抬眼看向诸葛亮,眼中闪过疑惑,“是为某些贵人准备?”
诸葛亮羽扇一停,眼中精光闪烁:
“子纲果然慧眼。”
“此物正是为魏王曹丕所备。”
“曹丕?”
张紘眉梢一扬,“使君已向蜀地倾销品,奈何又费此周折,专为曹丕单独製?”
诸葛亮不慌不忙,为张紘续上一杯酒。
“子纲可还记得董神医临行前,曾赠亮一书?”
张紘眉头微皱,回忆道:
“……確有此事。”
“那是一册养生之法,董神医盼使君善加利用,颐养天年。”
诸葛亮从怀中取出一本略显陈旧的书册,这正是董奉临行前所赠。
“初时亮亦以为此仅是养生之术。”
“可细读之下,方知此书包罗万象,乃董神医毕生心血。”
话落,將之递给张紘。
张紘接过书册,小心翻阅。
只见內页密密麻麻记载著各种疑难病症的诊治之法,图文並茂。
有些地方还有笔毫批註,显是诸葛亮所加。
“董神医医术通神,何以將此等宝籍轻易相赠?”
“不怕外传耶?”
张紘疑惑更深。
诸葛亮长嘆一声,目光投向远方:
“董神医离交州时,曾言欲往中原治疟。”
“后为曹魏所掳,被迫为曹操医治头痛。”
“不久,便传来他被处死的消息。”
张紘闻言,神色黯然,慨嘆道:
“当日若听我言,限制董神医离境,或可免此劫难。”
“天命难违。”
诸葛亮摇了摇头,接著说道:
“亮细思之,董神医离交州前,恐已料到此行凶险。”
“故將毕生所学託付於我,望我能承其衣钵。”
董奉离开交州前,早就料到此行凶多吉少。
但他还是义无反顾的去了。
在他看来,这是他的歷史使命。
只是董奉又不忍自己毕生所学就这么失传了。
医者,首重医德。
董奉虽与诸葛亮交往时间不长,却知晓他是一位品德高尚的君子。
他也正是看上了诸葛亮的德,才决定將此书相赠。
张紘沉默片刻,忽然想到什么,忙问道:
“使君方才所言品与曹丕,莫非与此书与之有关?”
诸葛亮翻开医书至某一页,指著其中一段文字:
“董神医在交州时,曾深入研究类对人体的影响。”
“书中此处明確记载:——”
“类甘美,然不可过食。”
“久服多量,肌肤易老,五臟受损。”
“更有消渴之症,终身难愈。”
消渴症也叫“解烦释渴”,其症状主要为口渴和烦闷。
还会导致代谢紊乱。
在现代,它被叫做尿病。
“原来如此!”
张紘恍然大悟,猛地抬头,“使君欲以高之品貽赠曹丕,是因其素有嗜之癖?”
诸葛亮含笑点头:
“曹丕年少时便好甜食,只是碍於曹家公子身份,在曹操面前不敢太过放肆。”
“如今其承继父王,便如挣脱枷锁,比之以往后更变本加厉。”
“据细作回报,其每日必食蜜饯果脯,饮必加。”
“若得此交州极品品,必然爱不释手。”
张紘沉思良久,道:
“使君深谋远虑,紘不及也。”
“只是……”他仍有顾虑,“若曹丕察觉其中蹊蹺?”
诸葛亮从容不迫地解释道:
“之为物,本无毒害。”
“曹丕自取灭亡,非我所逼也。”
言罢,他举杯向张紘。
“子纲入蜀后,只需设法將此物送入魏宫,余事自有天定。”
张紘终於展顏,举杯相碰:
“善!使君此计,可谓『以蜜为刃,以作兵』吶,哈哈哈。”
“紘此行必不负所托!”
两人相视大笑,將杯中美酒一饮而尽。
院外蝉鸣阵阵,仿佛在为这场隱秘的谋划奏响序曲。
临別时,诸葛亮亲自送张紘至府门外,又取出一封密信。
“此信中有品食用之法,子纲可一併呈上。”
“切记,需使曹丕深信此物珍稀,方能源源不断索要。”
张紘郑重接过,纳入怀中:
“……使君放心。”
“紘在益州也有些人脉,定能將此物送入成都魏王宫去。”
诸葛亮深深一揖:
“天下大势,尽在此举。”
“子纲一路珍重。”
张紘还礼,转身上马。
马蹄声渐远,诸葛亮立於府门前。
望著远去的背影,手中羽扇轻摇,眼中闪烁著深不可测的光芒。
……
洛阳,未央宫。
刘备独坐案前,手中捧著一份奏报,眉宇间透著几分欣慰。
案几上摆著一只精巧的木匣。
匣中盛满了晶莹如雪的霜,在烛光映照下,熠熠生辉。
“……孔明啊孔明。”
“交州这蛮荒之地,竟都被你治理得如此繁盛。”
刘备低声自语,指尖轻轻拨弄著粒,嘴角含笑。
他想起当初诸葛亮因错用马謖而被贬交州时,朝中还有人议论,说这位『臥龙』终究难堪大用。
可如今,交州商船络绎,业大兴。
甚至引得海外番邦前来贸易,儼然成了南方重镇。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刘备摇头轻笑,“若非荆州之失,孔明又怎会去交州,又怎会创出这『霜』之业?”
正思忖间,殿外传来脚步声。
李翊手持奏章,缓步而入。
见刘备正对著匣出神,不由笑道:
“陛下今日心情甚佳?”
刘备抬头,见是李翊,当即招手:
“李相来得正好,快尝尝这个!”
李翊走近,见木匣中盛著洁白如雪的粒,不由一怔:
“此物……是白?”
无怪李翊诧异,因为他並未发明过白。
而这东西却是唐朝才有的。
为何此物能够未经他手,便出现在自己眼前?
刘备眉眼含笑,道:
“正是!正是!”
“此乃孔明在交州新制的『霜』,比石蜜更甜,更纯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