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李翊眉头微挑,伸手拈起一粒,细细端详,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霜?”

“不错。”

刘备点头,开口解释:

“孔明在奏报中言,此製法乃他改良所得。”

“如今交州业大兴,商税倍增,甚至可以远销蜀地、江东。”

李翊闻言,心中亦不由感慨。

不想诸葛孔明到了交州后,竟能够阴差阳错提前数百年发明出白来。

不过转念一想,天才都是能够因地制宜的。

交州这样一个盛產甘蔗的宝地,十分適合发展蔗业。

以孔明的商业嗅觉,不可能察觉不到。

只是他能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发明出白。

那这確实有些出乎李翊的意料了。

刘备大笑,將奏报递给李翊:

“李相且看,孔明不仅製有方,更欲以业制蜀。”

“以卿之才,观此计如何?”

李翊接过奏报,细细阅读,眼中渐渐浮现讚许之色:

“以业控蜀地经济,待其依赖交州原料,再一举断供……”

“孔明此计,確实高明。”

刘备得意道:

“朕已准其所请,令张紘入蜀布局。”

李翊点头,却未再取。

刘备见状,不由催促:

“李相何不再尝尝?此甘美,世间罕有。”

李翊却摇了摇头,道:

“陛下,此物虽美,却不宜多食。”

“哦?”刘备一愣,眉梢轻扬,“李相莫非不喜甜食?”

李翊正色道:

“非也。”

『虽可口,但过量食用,易致消渴之症,损人元气。“

刘备闻言,不由一声长嘆:

“李相此言,竟与孔明不谋而合!”

“他在奏报中特意叮嘱朕,言此虽甘,却需节制,否则易患消渴。”

话落,刘备站起身,负手踱步至窗前。

望著殿外暮色,不禁感慨道:

“有时候,朕真的想不明白。”

李翊侧目,“陛下何出此言?”

刘备回头,对上李翊的目光:

“孔明这样的大才,按理说,他的光芒应当照耀於世才对。”

“可偏偏……”

他看向李翊,微微一笑,“偏偏有李相你在,他的光芒,永远被你遮掩。”

“孔明是能够料敌於先,你却能料他於心。”

“此是否可称之为一时翊亮?”

李翊神色平静,淡淡道:

“陛下过誉了。”

刘备摇头,正色道:

“……非是过誉。”

“朕有时会想,若朕当年未曾遇见李相,而是先遇孔明。”

“如今会是怎样一番天地?”

李翊沉吟片刻,坦然道:

“以陛下之雄略,孔明之才情,一样可成帝业。”

刘备盯著他,良久,展顏笑道:

“但一定不会是现在这般强盛的帝业,对吗?”

李翊微微一笑:

“未可知也。”

刘备闻言,朗声大笑,心中已有了答案。

“也罢,且不聊这个了。”

笑罢,刘备又问道:

“李相以为,孔明这『策』,能否成功?”

李翊淡淡道:

“能否成功,臣不敢断言。”

“但臣知道,有人要为之倒霉了。”

刘备挑眉,“哦?是何人?”

李翊唇角微扬,轻笑:

“谁爱吃,便是谁。”

刘备先是一怔,隨即恍然。

君臣二人相视一眼,再度大笑。

殿外,暮色渐深。

而洛阳城中,香隱隱飘散。

……

成都,魏王宫內。

曹丕踞坐案前,面前食案摆满了蜜饯果脯。

有岭南的荔枝,浸在蔗浆里。

有西域的葡萄,吴地的柑橘,皆剖成莲状盛在盏中。

盏底还汪著半融的飴蜜。

“痛快!”

曹丕抓起一把渍梅子塞进口中,又端起鎏金碗,將乳酪拌著蜜浆倒进黍米饭里。

再用筷子搅得叮噹作响。

侍立在侧的下人们看得眼角直跳——

那饭粒早已被浆泡得发胀,黏腻如浆糊。

一口下去,真不敢想像得有多齁甜。

常言道,吃饭不加,等於没吃。

曹丕倒是吃得很香。

阶下黄权正捧著竹简奏报:

“西羌得了三十车蜀锦,已退兵二百里。”

“南蛮孟获袭扰四郡,被邓將军疑兵之之计杀退回洞去了……”

“咕咚——”

曹丕猛然仰脖,灌下半壶蜜水。

喉结剧烈滚动著,出声打断奏报:

“申仪那边如何?”

“上庸军行至米仓山突发疫病,也退兵去了……”

“好!”

曹丕猛拍食案,黏在唇边的蜜星子喷到奏章上。

他浑不在意地舔著手指:

“仲达布置得当,真乃孤之……唔!咳……咳……”

话未说完突然呛住,顿时咳得满面通红。

侍从急忙递上帕子,却见魏王抓过蜜壶又灌了一口。

“大王容稟。”

细若蚊蚋的声音从殿角传来。

新晋小黄门的黄皓跪在光影交界处,捧著一只描金漆盒:

“成都西市新开了间胡商铺子,有绝品食销售。”

曹丕眼睛倏地发亮,沾满渍的鬍鬚都翘了起来:

“呈上来!”

漆盒揭开剎那,满殿甜香。

但见盒中排列著:雪片似的霜、琥珀色的胶飴、雕成牡丹状的酥。

最奇的是那几块透如冰晶的冰。

曹丕吃了一辈子,还从未见过如此晶莹剔透的品。

“此物……”

曹丕指尖发颤地拈起冰,端详良久,竟捨不得入口。

黄皓趁机凑近:

“奴婢兄长在行当差,说这些新都从交州……”

“交州?”黄权突然厉声打断:“可是诸葛亮治下?”

黄皓嚇得伏地:

“是……是商队转运……”

诸葛亮可是汉朝人,黄皓自报家里在跟诸葛亮做生意。

这事儿放在魏王宫里那是相当敏感的话题。

“大王不可!”

黄权急奏:

“诸葛亮素来诡计多端,不可使其在蜀地倾销品。”

“囉嗦!”

曹丕已咬碎冰,咔嚓声里混著含糊不清的嘟囔:

“汝等亦是蜀中俊杰,料些许物,能惹出什么事来。”

“去!速遣人去採买。”

“孤不亲自尝一尝这,怎知它到底是於国有益还是有害?”

……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