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魏吴灭亡,只是时间问题,我从未將这些割据势力放在眼里过。”

“只是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是难如登天。”

“我所虑者,乃朝局耳。”

“陛下年迈,太子仁弱。”

“倘使诸王各怀心思,若有一日……”

甄宓轻轻捂住他的嘴:

“夫君慎言。”

“此等话语,即便在家中也不可轻出。”

李翊苦笑道:

“也就在你们面前,我才能稍卸心防。”

甄宓靠在他肩头:

“无论发生什么,妾身与姐妹们都会陪伴夫君左右。”

“朝堂风云变幻,唯有这个家,永远是夫君的港湾。”

李翊心中一暖,正欲回应,忽听身后传来袁莹的娇嗔:

“好啊,你们二人深夜私会,做的好大的事。”

“也不叫上我们!”

转头看去,

袁莹拉著麋贞,吕玲綺抱著酒壶,三女笑吟吟地站在廊下。

“既然都睡不著,不如共饮一杯守岁酒如何?”

吕玲綺晃了晃手中的酒壶。

李翊大笑:

“好!今夜咱们不醉不归!”

五位身影在月光下举杯共饮,笑声迴荡在相府的夜空。

远处,洛阳城的钟声敲响了新年的第一声。

……

章武六年,正月初一。

洛阳皇宫正殿。

晨曦初露,殿上已列满文武百官。

李翊立於文官之首,紫袍玉带,面容肃穆。

“陛下驾到!”

隨著黄门侍郎一声长喝,刘备身著十二章纹冕服缓步登上玉阶。

虽已年近六旬,但他步伐稳健,目光如炬。

群臣跪拜,山呼万岁。

“眾爱卿平身。”

刘备抬手示意,声音洪亮,“今日元日大朝,朕有要事宣布。”

殿內顿时鸦雀无声。

李翊垂首而立,却能感觉到数道目光正暗暗投向自己。

“朕决意於正月十五后启程巡幸河南诸县,体察民情,考察吏治。”

刘备环视群臣,下令道:

“首相李翊隨驾参赞军政,中护军赵云领羽林卫护驾。”

李翊出列行礼:

“臣领旨。”

赵云也隨之叩首:

“末將定当尽心护卫。”

刘备满意地点点头,继续道:

“朕离京期间,由太子监国。”

“加封鲁肃为太子太傅,荀攸为太子少傅,共同辅政。”

这一安排出乎不少人意料。

李翊余光瞥见几位大臣交换著眼色,他们似乎都有些惊讶。

因为印象中,这还是太子第一次总揽全国军政。

“陛下圣明!”

李翊率先高呼,群臣隨即齐声附和。

朝会散去后,李翊正欲离开,却被小黄门唤住:

“李相留步,陛下宣您至宣室殿议事。”

宣室殿內,刘备已换下朝服,著一身素色深衣,正在翻阅竹简。

见李翊进来,他放下手中简册,笑道:

“子玉来了,坐。”

李翊恭敬行礼后跪坐於席:

“陛下单独召见,不知有何吩咐?”

刘备沉吟片刻:

“此次巡县,名义上是考察民情,实则……”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李翊一眼,“朕欲亲眼看看永儿、理儿的封地治理得如何。”

李翊心下瞭然。

鲁王刘永、梁王刘理皆已就藩。

此番考察,实为刘备为身后事做准备。

“陛下用心良苦。”

李翊谨慎回应,“二王就藩以来,河南百姓安居乐业,足见二王贤明。”

刘备嘆息一声:

“太子仁厚有余,决断不足。”

“永儿刚毅,理儿聪慧,皆可辅佐兄长。”

“然则……”

他忽然话锋一转,“子玉昨日所提灭吴之策,朕思之再三,仍觉时机未至。”

“此事,容后再议罢。”

李翊心头一紧,面上却不露分毫,拱手作揖:

“陛下圣虑深远,是臣操之过急了。”

“非也。”

刘备摆了摆手,柔声安慰道:

“卿为国事殫精竭虑,朕心甚慰。”

“只是……”

他目光深远,对上李翊,郑重其事地说道:

“朕已经老了,有些话朕不便说,有些事朕不便做。”

“有很多需要改变的事,朕已无力改变,也来不及改变了。”

“爱卿是一个绝顶聪明之人,所以这些话朕只对你一人说。”

“朕敬你为师,但朕毕竟比你年长。”

“你权且当朕是你兄长,將来很多事还需赖爱卿操持。”

“你——”

“能明白朕的意思么?”

李翊沉默良久,刘备这话说的清楚又模糊。

但李翊隱隱觉得,

刘备已经不单单只是在说皇子们权力交接的事了。

李翊与军中很多功勋大臣都有不浅的交情。

这些大臣自然是忠心刘备的,但他们的势力实在太过庞大。

他们死后,所留下的政治遗產也太多丰厚。

老刘是一个忠厚人,

他不止一次强调,自己永远不会像高祖皇帝对待韩信那样,对待手下兄弟。

但念及刘备那句,“有些事不便做。”

在联合刘备让李翊独揽全国军政大权,將自己捧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此刻,打出感情牌。

那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臣……明白!”

李翊重重地说出这三个字。

眉宇间一川不平,仿佛有一个千斤重担一下子押在了自己身上似的。

离开皇宫时,李翊在宫门外遇见等候多时的赵云。

“子龙有事?”

李翊拱手问道。

赵云看了看四周,低声道:

“相爷,请借一步说话。”

二人行至宫墙拐角处,赵云確认无人偷听,才开口:

“相爷可知,近日朝中有不少大臣频频聚会?”

“哦?”

李翊眉梢一扬,轻笑,“未知也。”

赵云面色沉重,正色到:

“他们表面上谈论经学,实则……唉。”

他压低声音,“有人提议应重用以潁川、兗州士人为代表的河南士族。”

“削弱徐州,河北系官员。”

李翊摸了摸手上的扳指,冷笑一声:

“陛下才刚刚任命子敬,公达辅政,他们就坐不住了?”

赵云嘆道:

“这本不该是云应过问的事,只是如今国贼尚未剿除,天下亦未太平。”

“朝中诸大臣却多怀私意,云实在看不下去。”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