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夫君辛苦了。”

她温婉一笑,眼角的细纹透著岁月的温柔。

“桃红已备好热汤,先去沐浴更衣吧。”

“父亲!”

一个清脆的童声传来,九岁的李仪蹦蹦跳跳地跑来,身后跟著她的母亲甄宓。

甄宓身披淡紫色大氅,发间珠翠轻摇,步履优雅如莲。

“仪儿慢些。”

甄宓轻声唤道,眼中满是宠溺。

最后一个出现的是吕玲綺。

她著一身劲装,腰间还佩著短剑,英气逼人。

五岁的李泰被她单手抱在怀中,正兴奋地挥舞著小木剑。

“夫君,今日朝会可有新鲜事?”

吕玲綺爽朗地问道,將儿子放下。

李泰立刻扑向父亲,被李翊一把抱起。

“先进屋再说。”

李翊环视眾妻儿,疲惫的脸上终於露出一丝笑意。

夜幕降临,相府正厅內灯火通明。

食案上摆满了佳肴——

蒸羊羔、炙鹿肉、鱼膾、韭卵、醃菹。

还有应景的椒柏酒和五辛盘。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

“治儿,给弟弟们分饼。”

麋贞轻声吩咐道。

虽非亲生,但李治对这位养母十分敬重,立刻照办。

李平则坐在麋贞身侧,不时为她布菜。

酒过三巡,甄宓抚琴一曲《鹿鸣》,清越的琴音在厅內迴荡。

袁莹忍不住隨著节拍轻轻哼唱,吕玲綺则击筑相和。

孩子们睁大眼睛听著,连最调皮的李泰也安静下来。

曲毕,眾人鼓掌称讚。

李翊却只是勉强一笑,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细心的麋贞察觉异样,柔声问道:

“夫君似有心事?”

“今日乃除夕佳节,何故闷闷不乐?”

李翊放下酒杯,轻嘆一声:

“非是故意扫兴。”

“只是过完年,为夫需陪陛下去一趟河南巡县,恐要离家数日。”

袁莹闻言撅起小嘴:

“又要出门?”

“去年中秋夫君便因军务未能归家,今岁新春才过便要远行么?”

“莹妹勿恼。”

甄宓轻抚袁莹的手背安慰道,“河南距洛阳不远,夫君不日便可归来。”

李翊摇了摇头,慨嘆道:

“巡县事小,陛下此行,实为考察鲁王、梁王封地。”

“二王就藩河南已近五载,陛下欲亲往视察。”

麋贞若有所思:

“此乃人之常情。”

“陛下年事已高,关心皇子封地,理所应当。”

“只怕不仅如此。”

李翊眉头紧锁,“今日朝会,我向陛下提及灭吴之策……”

此言一出,席间顿时安静下来。

吕玲綺手中的筷子停在半空,甄宓的眉头微微蹙起、

袁莹更是惊呼出声:

“又要打仗?”

打仗就要死人。

战爭的爆发,物价也会跟著上涨。

最受苦的永远是老百姓。

不到万不得已,又有几个人是真的乐见战事的呢?

李翊沉声说道:

“灭吴之事非同小可。”

“即便陛下首肯,也需数年筹备,务求一击必中。”

“否则徒耗国力,苦的只是百姓。”

“然今日我仅略提此事,陛下便断然回绝。”

眾女面面相覷。

吕玲綺最先反应过来:

“陛下莫非欲將此功业留给诸皇子?”

“正是。”

李翊点头,“陛下虽未明言,但其意已明。”

“鲁王、梁王皆与太子是手足兄弟,梁王更是皇后所出,与太子一母同胞。”

“陛下欲使二王建功立业,稳固国本。”

“毕竟汉室江山,终究是刘家人的。”

甄宓轻嘆一声:

“夫君为国之重臣,所思所虑皆为国事。”

“然陛下身为人君,亦需为子孙计。”

“此乃帝王之道,实属无可奈何。”

“我记得梁王不也是夫君的外甥么?”

吕玲綺直言道:

“他若能立下赫赫战功,於咱们老李家亦有益处。”

李翊苦笑一声:

“玲綺所言不差。”

“只是……”

他目光逡巡一圈,环视眾妻儿,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我总觉风雨欲来。”

“本想待朝局稳定之后,便辞官归隱,与你们共享天伦。”

“然观今日之势,恐怕……到我死后也未必能见著那一天了。”

“大过年的,夫君可莫说这些不吉利的话!”

袁莹急忙打断,眼圈已有些发红。

甄宓起身为李翊斟酒,柔声道:

“夫君为国事操劳,心神俱疲。”

“今日除夕,暂且放下朝堂纷扰,与家人共度良宵可好?”

李翊看著满堂妻儿,终於展顏:

“宓妹说的是,是为夫扫兴了。”

他举起酒杯,“来,共饮此杯。”

“愿来年风调雨顺,家国安康!”

“家国安康!”

眾人齐声应和,酒杯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

宴席將散时,李治忽然问道:

“父亲,灭吴之事,果真势在必行么?”

李翊沉吟片刻,答道: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

“吴主孙权虽明面上称臣纳贡,然毕竟行割据之实。”

“况江东根基深厚,若不彻底平定,终为后患。”

“那为何不速战速决?”

李平也忍不住好奇地插嘴。

“兵者,国之大事也。”

李翊耐心地解释,“灭国之战,需天时地利人和。”

“粮草、兵员、器械,缺一不可。”

“更需等待敌方內乱,或我方有必胜把握才行。”

“贸然出兵,反易招致大败。”

夜深了,孩子们被乳母带去安寢。

李翊独自站在庭院中,望著满天星斗出神。

“夫君。”

甄宓轻柔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为李翊披上一件狐裘、

“夜深露重,当心著凉。”

李翊握住她的手:

“宓妹怎么还未歇息?”

“见夫君心事重重,妾身难以安眠。”

甄宓仰头望著星空,“夫君可是仍在忧虑灭吴之事?”

李翊沉默良久,才低声道:

“我非忧虑灭吴,今天命在汉。”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