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379章 本就是在做逆天改命的事,又何惜一身臭皮囊?

章武八年,三月中旬。

春寒料峭。

寿春城外,旌旗猎猎。

营帐如云,连绵数十里不绝。

河北军、河南军、青徐军三路大军齐聚於此。

刀枪如林,甲冑映日。

中军大帐前,一面绣著“汉征南將军陈”字样的赤色大纛迎风招展,猎猎作响。

帐內,陈登高坐帅位。

他面容清癯,双目如炬。

一袭玄甲外罩絳色战袍,腰间佩剑寒光凛凛。

左右列席者,皆是当世名將——河北张郃、河南高顺、青徐臧霸。

还有淮南本土將领甘寧、周泰等人,皆肃然待命。

陈登环视眾將,轻抚长须,缓声道:

“……诸公远来辛苦。”

“今伐吴大军已集,唯荆州军独攻西线。”

“吴主孙权据江自守,负隅顽抗,不知诸公可有破敌良策?”

帐中一时沉寂,唯闻帐外军旗翻卷之声。

忽见徐晃起身抱拳,声如洪钟:

“將军,晃有一言,不知当讲否?”

陈登微微一笑,抬手示意:

“公明但说无妨。”

徐晃目光炯炯,沉声道:

“兵法云,攻敌为下,攻心为上。”

“今我大汉国力远胜东吴,然水军战船不及吴军多。”

“若能先夺其志,乱其心,则可事半功倍。”

“哦?”

陈登眉梢轻轻一扬,倾身向前,问道:

“公明有何高见?”

徐晃走到悬掛的地图前,指向长江沿线,有条不紊地分析道:

“晃来时见淮南有大量工匠伐木造船,木屑堆积如山。”

“不如將这些木屑排入江中,使长江上飘满木屑。”

“吴人见此,必以为我水军战船无数,心生畏惧。”

“届时,吴地百姓恐將不战自乱。”

“吴人若乱,则必不助吴主孙权。”

帐中诸將闻言,皆面露讚许之色。

甘寧拍案道:

“妙计!吴人素重水战。”

“若见江面木屑如云,必以为我汉军水师已成气候。”

说著,看向陈登,抱拳请缨道:

“將军!末將以为公明將军此计可行!”

陈登沉思片刻,忽展顏大笑:

“公明此计大善!”

“就依照此计办理罢!”

话落,隨即下令:

“传令!”

“即刻命人將伐木所余木屑尽数排入江中,並增派工匠日夜赶工,虚张声势!”

军令既下,汉军各部立即行动。

数千工匠日夜伐木,江岸锯木声不绝於耳。

更有兵士將无数木屑倾入长江,隨波逐流,浩浩荡荡向东飘去。

不数日,长江之上,木屑如雪。

浮浮沉沉,绵延数十里。

沿江吴国百姓见此情景,无不骇然。

“天哪!汉军竟造了这么多战船!”

一渔夫站在岸边,望著满江木屑,手中渔网滑落水中而不自知。

儘管吴国官方文件里,一直称刘备政权为齐国。

但不论是蜀地百姓也好,亦或者吴国百姓也好,他们都知道刘备的江山得位极正。

是正儿八经走的禪让流程,从刘协手中接过的。

故只有领导层才称呼汉人为齐人,但民间百姓皆习惯称其为汉军。

“听说汉军有百万之眾,战船遮天蔽日。”

“这江上的木屑,怕只是冰山一角啊!”

另一名老者摇头嘆息道。

恐慌如瘟疫一般蔓延。

当夜,便有数百吴民趁夜色偷渡投汉。

此后数日,逃亡者络绎不绝,甚至有整村百姓集体渡江之事。

消息很快传陆逊帐中。

陆逊立马上书吴主孙权,安慰他的情绪,並提道:

“大王勿忧,此乃陈登攻心之计也。”

“臣观江上木屑虽多,却无相应战船出现。”

“汉军水师初建,岂能短日內造出如许战船?”

“此必是虚张声势,意在动摇我军民之心。”

在解释清楚缘由后,陆逊又向孙权提出了具体对应的解决措施。

其一,即刻封锁长江,严禁百姓偷渡。

其二,增派水军巡逻,示我吴军之强。

其三,將沿江百姓內迁,既免战火波及,又可断绝汉军蛊惑之源。

孙权览毕,即刻从之,命令陆逊著手操办此事。

陆逊得令,立即调兵遣將。

吴军战船昼夜巡江,沿岸设卡盘查。

同时,官府开始组织沿江百姓內迁。

一时间,长江南岸哭声震天。

是夜,陆逊独坐军帐,提笔上书:

“臣逊启:今汉军以木屑乱江,意在攻心。”

“臣料其水师未成,不足为惧。”

“然民心易动,不可不防。”

“已依王命迁民內徙,沿江设防。”

“唯汉军陆师势大,恐將强渡,请增调精兵驻守要津。”

写至此,陆逊搁笔沉思。

帐外江风呜咽,似有金戈铁马之声隱约可闻。

他望向北方,仿佛看到对岸汉军营中,陈登与眾將也在运筹帷幄。

“……陈元龙,好一招『江木疑兵』之计。”

陆逊轻声自语,“可惜,我江东非无明眼之人。”

与此同时,

汉军大营內,陈登正与诸將议事。

“报——”

一斥候飞奔入帐,“稟將军,吴军已封锁江面,並开始迁移沿江百姓!”

徐晃闻言,抚掌笑道:

“陆伯言果然识破我计。”

“然其迁民之举,正显心虚。”

陈登含笑点头:

“虽被识破,但已收先声夺人之效。”

“吴人军心民气已挫,此战我军已占先机。”

他环视眾將,“传令三军,加紧备战,待荆州军在西线得手,即刻全面渡江!”

帐外,春风渐暖,江水滔滔。

春风掠过江面,吹皱一池春水。

两日后,

汉军大帐內,铜灯高悬。

將诸將的身影投在帐壁上,如群雄逐鹿。

陈登立於军事图前,手指轻叩案几,环视眾將:

“诸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运筹帷幄固然重要,然战阵之上终须是靠真刀真枪的。”

他將声音陡然提高,“渡江在即,谁敢为先锋?”

帐中霎时静默。

河北诸將——

徐晃、张辽、张郃三人眼观鼻鼻观心,如老僧入定。

徐晃抚弄腰间剑穗,张辽低头整理护腕。

张郃则盯著案上茶盏,仿佛上面有无限玄机似的。

陈登目光扫过河北诸將,心中瞭然。

又看向他人。

河南军主帅高顺端坐如松,面色沉静。

他身后关兴、张苞两个年轻將领跃跃欲试,却被高顺一个眼神制止。

陈登眉头蹙起,又转向青徐军主帅臧霸,问道: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