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而李翊转念一想,儿女们总是要成家的。

从古至今,都讲究一个门当户对。

与其纠结把儿女配个哪个家族,倒不如就简单一点。

跟关张家联姻算了。

反正是绝对不可能,跟普通的平民百姓结连理的。

道理也很简单,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何进便是这么崛起的。

这一个屠猪贩酒之辈,一跃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將军。

忽转身目视夫人,眼角细纹如刻。

袁莹执灯的手微微一颤,暖光掠过丈夫鬢角星霜。

“夫君未免太过杞人忧天。”

“纵有万般艰险,莫非还能舍了这相位不成?”

“痴儿。”

李翊竟露笑意,轻抚夫人肩头绣著的缠枝莲。

“岂不闻《易》云『亢龙有悔』?”

“今汝只需好生操办婚仪即可——”

“记住,排场不必过大,依侯爵嫡子礼减三成。”

更鼓声穿庭而过,李翊又忍不住轻吟《诗经》中的句子。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

“此非佛语,却是圣贤道理。”

七日后,关李两家正式联姻。

婚事隆重举行,张飞、赵云、许褚等一眾重臣都亲自出席了。

刘备忙於国事,虽然没有亲自出席。

但仍然派遣太子刘禪出席,以此来表达他对这对新人的祝福,並送上了贺礼。

……

中秋方过,岭南暑气尚未全消。

苍梧郡,刺史府衙內却已沁著些微凉意。

诸葛亮正伏案披阅今岁蔗田与寮的册簿,宽大的素袍袖口沾了点点墨渍。

堂外格树巨冠投下浓荫,蝉声嘶哑,衬得庭中更显寂静。

忽闻前庭脚步杂沓,一名属吏急步趋入,不及整冠便稟:

“使君!洛阳天使至,仪仗已抵府门!”

诸葛亮闻言,笔锋一顿,一滴墨落在“產量”三字上,缓缓泅开。

他抬首,目光越过门廊,望见院中阳光刺目,静了一息,方道:

“开中门,具香案,迎詔。”

儘管还不知道是喜詔还是恶詔,可诸葛亮內心中隱隱约约就是感到一股激动之情。

这份激动,难以言说。

詔书黄綾,字句雍容。

天使嗓音清亮,穿透岭南潮湿的空气。

他先赞交州刺史诸葛亮抚民有道,化僻远为乐土。

再颂其慧心巧思,授民以甘蔗之植。

白之制,兴此甘飴之业。

利国益民,功在社稷。

堂下肃立的州府属官如蒋琬、廖化、刘磐等。

皆微微頷首,面露与有荣焉之色。

诸葛亮垂首恭听,面容沉静,如古井无波。

此类褒扬,近年往来公文中已见惯。

直至天使声调微转,读出了那句:

“……著交州刺史诸葛亮,接詔之日起。”

“即刻交代州务,速返洛阳陛见,不得迁延。”

此话一出,诸葛亮猝然抬眼,眸中精光一闪即逝。

方才的从容像是被无形的手骤然抹去。

他视线掠过天使捧著的詔书,落在那华美的纹样上。

定了定神,方重新敛容,深深一揖:

“臣,诸葛亮,领旨谢恩。”

“陛下万年!!”

礼毕,天使上前。

脸上端谨的官样神情褪去,换作亲近的笑意,低声道:

“嘿嘿。”

“诸葛使君,可喜可贺啊!”

“此番回京,必是简在帝心,前程不可限量啊。”

言语间,儘是示好之意。

他来自洛阳朝廷,又岂会不知道诸葛亮这个人接下来要飞黄腾达,成为朝中的新贵了?

现在赶紧示好,也是提前为自己铺路。

诸葛亮心念电转,面上却含笑谦谢:

“……天使远来辛苦。”

“亮僻处南疆,久不同闻朝廷大事,不知近日京中可有何大事发生?”

他语意微顿,斟酌词句。

“是否需亮预作预备的动向?”

天使会意,索性藉此机会卖诸葛亮一个人情。

於是凑近半步,声音压得极低:

……“好教使君知晓。”

“前些时日,听闻驃骑將军马孟起已被召还京师了。”

诸葛亮瞳孔不易察觉地一缩,旋即恢復如常,拱手道:

“多承天使指点。”

旋即侧身吩咐,“来人,引天使馆驛歇息,好生款待。”

“一应供给,皆需上品。”

侍从躬身领命,引那满面春风的使者下去了。

使者甫一离去,堂下霎时鼎沸。

蒋琬、廖化、刘磐等一眾旧部立刻围拢上来,纷纷长揖道贺。

蒋琬性情最是持重,此刻亦难掩激动:

“使君!苍梧八载,櫛风沐雨,开垦教化。”

“今日终得朝廷青眼,吾等总算是熬出头了!”

说著,儘是忍不住掉下泪来。

儘管诸葛亮把交州开发的很好,但岭南又如何嫩跟富庶的荆北比呢?

如果可以,蒋琬依然希望能够回到荆北,甚至进入繁华的洛阳。

“正是!此番回京,必得大用!”

廖化接口,脸上儘是扬眉吐气的喜色。

眾人喧腾声中,诸葛亮却默然不语,指尖在詔书边缘无意识地摩挲。

目光投向堂外虚空,似是穿透重重屋脊,望见了万里之外的秦川陇坂。

半晌,他才缓缓开口,声调沉静,却如一盆冷水浇熄了眾人的热火。

“朝廷正倾力南征,与东吴战事方酣。”

“此时最忌者,非是江东顽抗,而是西川曹魏趁虚而入,扰我关中。”

“关中若失,则中原震动,大局危矣。”

他顿了顿,环视眾人,见皆已敛笑凝听,才继续说道:

“马孟起世居西凉,威震羌胡,朝廷倚之为关中屏障。”

“当此紧要关头,却无故將其调离……”

“诸公,可知陛下欲调亮回京,所任何事?”

蒋琬闻言,面色一凛,迟疑道:

“莫非……是接替马超,镇守关中?”

他略一思忖,眼中惊色更甚,“马超乃驃骑將军,假节,总督雍凉军事。”

“若使君代之,岂非是要您……”

“恐不止於一城一地將守之责了。”

诸葛亮接口,语气平淡,却重若千钧。

“雍凉都督之任,怕是要落在亮身上了。”

堂內一时寂然。

方才的狂喜被这沉甸甸的猜测压了下去。

雍凉,那是直面曹魏兵锋的前线。

羌胡混杂,民生凋敝,远非这渐趋富足的苍梧可比。

且离京畿近,被无数双眼睛盯著。

稍微哪里做的不对,就容易被弹劾,参上一本。

但所谓富贵险中求,这也是一个往上升、往上爬的机会。

毕竟总督雍凉军事,一旦功成,前途不可限量。

诸葛亮忽地轻笑一声,打破沉寂,似是自嘲,又似慨嘆:

“《礼记》有云,『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