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冢虎下战书於臥龙,孔明临阵辱仲达
时值夏末秋初,
汉中一带山色苍翠,云雾繚绕。
司马懿立於军帐之前,身著黑色丞相袍服。
手持羽扇,目光如炬。
自刘备三兴汉室后,天下格局骤变。
这已经是他第四次出师北伐了。
此前三次,全都徒劳无功。
儘管司马懿已经付出了全力,可依然没能得到关中半片土地。
司马懿的战略跟歷史上诸葛亮的战略很像,就是死磕关中。
因为只有拿下关中,以益州为首的根据地才能有一个很好的策应。
但司马懿能想到,汉朝高层又如何想不到?
朝廷委任了诸葛亮总督雍凉兵马。
虽然自李翊军改后,各军区的兵马都督手中军权受到了很大的节制。
但由於雍凉地区战爭频繁,考虑它情况特殊。
所以朝廷特批诸葛亮,许其以便宜行事之权。
包括但不限於,允许诸葛亮设西域都护府,开闢丝绸之路。
允许其在关中搞屯田,实现自给自足。
这一点其实很重要。
因为削弱地方军权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要军政分离。
譬如江南都督,他看似能够节制扬州、交州、荆州的兵权。
但由於没有掌握最重要的財政大权,他是能很真正意义上掌握地方军队的。
这也是州牧跟刺史的最大区別。
“报——”
探马飞驰而至,“丞相,各处隘口已备足乾柴草料,细粮充足,可供一月之用。”
司马懿微微頷首,对身旁的邓艾说道:
“秋雨將至,粮道易阻,此番北伐,务必速战速决。”
司马懿再次领兵犯境的消息很快传回西都长安。
长安城內,雍凉大都督诸葛亮正於府中批阅文书。
忽有急报至,言司马懿已发兵北上。
诸葛亮轻摇羽扇,神色凝重:
“司马懿此番来得倒是急切啊。”
费禕躬身諫言:
“大都督,秋收在即,若此时发兵,恐误农时。”
“百姓將受饥饉之苦。”
“文伟所言极是,”
诸葛亮沉吟片刻,“然司马懿来势汹汹,若不迎战,关中危矣。”
阶下一人出列,原是东吴降將陆逊,现为诸葛亮帐下参军:
“大都督前岁重开丝绸之路,设西域都护府。”
“今何不令西域诸国出兵相助?”
“彼等新附,不敢不从。”
诸葛亮眼中闪过光彩:
“说得好,伯言此计大妙!”
即派遣使者,邀请西域诸国出兵来援。
西域诸国虽不愿参与中国內战,但由於他们才刚刚宣誓臣服於汉朝。
如今面对诸葛亮的“盛情邀请”,他们不敢不从。
不过旬日,西域三十六国各遣兵来援。
虽单国兵少,合之却有万余之眾。
诸葛亮又点关中精兵一万,共计二万余人。
星夜驰往陈仓古道。
陈仓道上,
秋风乍起,旌旗猎猎。
司马懿大军先至,见城上守將郝昭早已严阵以待。
面对上次北伐,自己始终没能突破的陈仓。
司马懿再次令军士喊话劝降,郝昭立於城头,厉声回应:“
“吾受汉恩,镇守此城,唯有死战,岂有降理!”
“尔上次被吾阻於陈仓之前,不能进寸半土。”
“如今怎么又敢来犯?”
司马懿大怒,即刻下令攻城。
魏军推衝车、架云梯,如潮水般涌向城墙。
郝昭与副將王双指挥若定。
城上火箭如雨,滚木礌石纷纷落下。
魏军死伤惨重,第一日攻势无功而返。
夜幕降临,
司马懿召张嶷、王平及邓艾等將议事。
“丞相,”
张嶷建言,“何不掘地道入城?”
司马懿頷首:
“此计或可试。”
然而,汉军对地道战再熟悉不过。
早年间,李翊跟隨刘备打天下时,用得最多的就是地道战。
郝昭早有预料,在城內挖深壕,以瓦瓮覆地。
耳贴其上,能听数十步外动静。
魏军地道方挖至半,便被汉军察觉。
灌入沸汤烟火,地道內魏军惨嚎连连。
三日后,
秋雨骤至,道路泥泞。
司马懿心急如焚,亲临阵前督战。
王双见司马懿伞盖显眼,弯弓搭箭,一箭射去,正中伞骨。
司马懿惊落马下,被眾將救起,更加恼怒。
“丞相息怒,”
邓艾劝道,“陈仓险固,郝昭善守,强攻非计。”
“不如分兵袭散关,绕道而进。”
司马懿甩袖怒道:
“吾统十万之眾,若连小小陈仓都不能下。”
“何顏回见成都君臣!”
於是,司马懿不顾一切,让魏军继续强攻陈仓。
正当魏兵云梯架上城头,敢死队即將登城之际。
西方忽然尘头大起。
司马懿在高台上远眺,只见一支奇装异服的军队疾驰而来。
旌旗猎猎,竟都是西域诸国的旗號。
“报——丞相!西方杀来一支兵马。”
“看装束似是西域胡人!”
探马仓皇来报。
司马懿拍案惊起:
“甚么?西域兵马?”
“诸葛亮何时调得西域兵来?”
他远望尘头,果见汉军旗號旁杂有鄯善、龟兹、于闐等西域旌旗。
司马懿脸色顿时阴沉。
秦宓在一旁低声道:
“丞相,诸葛亮重开西域商路,设都护府。”
“诸国皆臣服。”
“今突然发兵助战,恐我军人数不济啊。”
他这里说的人数,並非是敌我兵力的悬殊。
诸葛亮带来了西域兵,总共也才两万人马。
一方面,他是要保证秋收果实。
另一方面,这也是为了最大程度缩短补给线,减少损耗。
当然了,最重要的是诸葛亮是防守方。
战爭之中,防守方优势就是比进攻方优势大。
所以诸葛亮根本不担心人数问题。
秦宓这里的担心是,如今西域人为汉人流血。
汉人本来就多,可我们蜀地又有多少血可以流呢?
拼消耗,蜀地是永远拼不贏中国的。
话音未落,西域联军已杀到魏军侧翼。
但见马上骑兵弯弓搭箭,箭如飞蝗般射向魏军阵中。
西域联军虽不擅步战,但骑射精湛。
骑兵分作三队,轮番衝杀魏军两翼。
鄯善国王子阿罗多一马当先,弯弓连发三箭。
箭无虚发,三名魏兵应声倒地。
他高呼:
“大汉天子万岁!诛灭叛贼!”
龟兹国大將库尔班率重甲骑兵直衝魏军中军。
虽被长枪阵所阻,仍斩杀十余人方才退却。
于闐国步兵持长矛结阵前进,虽不如汉军训练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