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不知可有此事否?”

诸葛亮神色凝重,将一卷诉状递与姜维。

姜维览毕,长叹一声:

“……都督明察。”

“自永初以来,羌乱频仍,究其根源,实乃地方官吏贪暴所致。”

“维年少时,曾见汉官强夺羌女为妾,激起羌人血洗县衙之祸。”

诸葛亮颔首道:

“昔年读《永和羌乱志》,记载‘郡县苛敛,羌人卖儿贴妇’,令人扼腕。”

“李相爷尝言:压迫愈甚,反抗愈烈。”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治理边疆,当以怀柔为本。”

姜维肃然起敬,赞叹道:

“相爷的确远见。”

“然羌人居于深山,习性彪悍,如何使之归心?”

诸葛亮展开陇西地图,指点的道:

“吾观羌汉之隙,多在三点:”

“其一,汉官苛税。”

“其二,汉民夺其牧场。”

“其三,文化不通,相互猜忌。”

正议论间,侍卫来报:

“羌族首领俄何烧戈率众求见。”

诸葛亮命请之入。

须臾,

但见一位身着豹皮、头插雉羽的羌族大汉昂然而入。

身后还跟着几名羌人,抬着羔羊、青稞等礼物。

“都督仁德之名远播四海,羌人愿意归顺大汉!”

俄何烧戈行羌族大礼,声如洪钟。

诸葛亮亲自扶起,温言道:

“……首领请起。”

“大汉定当以诚相待,绝不负羌人之心。”

俄何烧戈却忽然跪地泣诉:

“然近日有汉官强征我族牛羊千头,又夺羌女三人。”

“若都督不能主持公道,羌人唯有再遁深山。”

诸葛亮勃然变色,立即召来相关官吏对质。

查实后,

当即将贪官革职查办,并命其加倍赔偿羌人损失。

事后,诸葛亮对姜维道:

“法不行则令不止。”

“吾欲立《护羌令》,汝可愿助我草拟?”

姜维拱手:

“维万死不辞!”

经半月筹划,《护羌令》终于颁布。

主要内容有:

一、禁止汉官强征羌人财物。

二、羌汉通婚者免赋三年。

三、设立互市,公平交易。

四、羌人愿农耕者,分与田地。

法令虽颁,推行却遇阻力。

一日,

姜维巡视狄道县,见有汉人豪强正在驱赶羌人牧民。

“此乃羌人世居牧场,尔何故驱赶?”

姜维上前大声质问汉人豪强。

豪强却回答的振振有词:

“将军有所不知,这些羌人纵畜毁我禾苗,野蛮难驯!”

羌人老者哭诉道:

“将军明鉴!我等在此放牧数十年。”

“今汉人开垦至此。反说我们毁其禾苗。”

姜维沉思片刻,道:

“吾有一策:划定牧区与农区,立石为界,互不侵犯。”

“另设市集,羌人以牛羊换汉人粮食,各得其所。”

众人皆称善。

姜维又请俄何烧戈至帐中,详询羌人习俗。

俄何烧戈道:

“羌人以青稞为主食,好饮酪酒,崇奉白石神。”

姜维记下,回禀诸葛亮。

诸葛亮笑道:

“欲融其心,先融其食。”

“可令军中学做羌人饮食,亦教羌人种植水稻、麦谷。”

于是,汉军大营中出现奇特景象:

汉军厨夫学习制作青稞饼,羌人则在水田中学插秧苗。

诸葛亮更命人将《诗经》、《孝经》译为羌语、派识字的羌人教授本族子弟。

三个月后,陇西气象一新。

羌汉互市热闹非凡,羌人用牛羊换布匹盐铁,汉人购得皮毛山货。

更有数对羌汉青年通婚,诸葛亮亲自主婚,赐予厚礼。

这一日,

俄何烧戈率众羌人带来一份大礼——

三百羌族勇士,愿加入汉军。

“都督待羌人以诚,羌人愿效死力!”

俄何烧戈慷慨陈词。

诸葛亮大喜,单独编成一营。

命熟知羌俗的姜维统辖训练。

姜维训练羌兵时,发现他们善射好猎,便创新战术。

将羌人狩猎之法与汉军阵法结合,练就一支山地劲旅。

俄何烧戈见姜维真诚相待,感慨道:

“往日汉官视我等如禽兽,今将军待我们如兄弟,羌人岂能不效死力?”

秋风渐末时,陇西已现祥和景象。

羌人学着修建汉式房屋,汉人也学会了羌人的牧羊技巧。

诸葛亮又设立学堂,令羌汉子弟同窗读书。

一日傍晚,

诸葛亮与姜维漫步渭水之滨,见羌汉儿童一同嬉戏,不禁发出感慨:

“伯约可见,文化融合,方为长治久安之策。”

“若以力服人,终难持久。”

姜维深鞠一躬:

“都督教诲,维终身难忘。”

“必当谨记怀柔远人之策,使四海归心。”

夕阳西下,羌笛声与汉家歌谣在渭水河畔交织,谱写着一曲民族融合的新篇。

又过半月,

关中大地银装素裹。

凛冽的西北风卷起细雪,在空中打着旋儿。

诸葛亮率领一众官员,冒着严寒出城百里,静候朝廷使者。

原来,由于诸葛亮在关中的政绩实在突出。

朝廷决定派遣天使过来,亲自嘉奖诸葛亮及其麾下一众官员。

当然,对于任何地方,朝廷都要时不时地派遣官员去慰问嘉奖。

为的就是加强与地方之间的联系。

让属下知道,恩出自于上,而不是地方长官。

“……都督,风雪甚大,不如在亭中暂避?”

姜维见诸葛亮肩披霜雪,不禁有些心疼地劝道。

诸葛亮遥望官道,神色肃穆:

“天使代表朝廷,岂可怠慢。”

正言语间,

远处出现一列车驾,旌旗在风雪中若隐若现。

诸葛亮立即整肃衣冠,率众上前相迎。

车帘掀开,一位身着紫袍的老者颤巍巍下车,

正是开国元老,刘备麾下创业老臣简雍。

他刚踏出车厢,便被寒风呛得连声咳嗽。

“西北之风,果然名不虚传,刺骨寒心啊!”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