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陈登虽年迈,却精神抖擞。

纵马驰骋,箭无虚发。

李翊紧随其后,见老友如此豪迈,不禁忆起年少时一起共事的峥嵘岁月。

正当日头当空,

众人欲歇息用膳之际,忽闻林中传来一声震天虎啸。

陈登坐骑受惊,前蹄扬起,将陈登掀落马下。

“保护首相!”

太史亨急令侍卫围成阵势。

只见一只吊睛白额猛虎自林中跃出,直扑陈登而去。

千钧一发之际,李平挺叉迎上,与猛虎缠斗在一起。

那少年勇猛异常,钢叉舞得虎虎生风。

不出十合,便一叉刺入猛虎咽喉。

李翊急忙下马扶起陈登:

“元龙兄伤势如何?”

陈登虽左臂擦伤,却朗声大笑

:“令郎武艺,真不减当年楚霸王!”

“一叉毙虎,实乃虎将也!”

李翊检视陈登伤势,见只是皮外伤,稍安心道:

“小儿匹夫之勇,何足挂齿。”

“倒是兄长年事已高,此等惊险,实不该有。”

遂命停止狩猎,收拾返程。

李平将猛虎捆缚马上,李翊道:

“虎骨虎筋皆为上佳补品,正好为元龙兄补身。”

回至陈府,李翊坚持请华佗再来诊治。

陈登却执意不肯:

“些许小伤,何劳神医再临?”

当夜,

陈登忽觉浑身剧痛,如万蚁噬心,冷汗浸透重衣。

陈夫人大惊,急遣人去请神医华佗。

华佗诊脉后,面色凝重:

“陈相本有内疾,今又坠马受伤。”

“五脏受损,气血逆乱。”

老夫只能尽力而为。”

遂开方煎药,然而陈登服后,疼痛稍缓。

面色却愈发灰败。

李翊闻讯连夜赶来,见陈登病榻上气息奄奄,不禁握住老友之手:

“元龙兄,你……”

陈登强笑道:

“……子玉不必忧伤。”

“登一生纵横,得遇明主,结交知己,已无遗憾。”

“唯愿子玉辅佐太子,延续大汉基业……”

言未尽,

又一阵剧痛袭来,陈登昏厥过去。

华佗施针急救,对李翊摇头叹息:

“陈相之疾,已入膏肓。”

窗外寒风呼啸,烛火摇曳。

李翊立于榻前,望着这位相伴数十年的老友,心中百感交集。

他知道,大汉朝廷,即将失去一位擎天之柱。

洛阳宫中,刘备倚在龙榻上。

听着太子刘禅禀报陈登病况,面色愈发凝重。

“父皇,陈相已病入膏肓。”

“儿臣今日探望时,见他气息奄奄,恐……恐时日无多。”

刘禅声音哽咽。

刘备强撑病体坐起:

“陈相可曾交代后事?”

刘禅拭泪道:

“儿臣问陈相百年之后谁可继任。”

“陈相言可在庞士元、刘子扬、徐元直、诸葛孔明四人中择选。”

刘备长叹一声,对左右道:

“备舆,朕要亲往陈府。”

内侍大惊:

“陛下龙体未愈,岂可轻出?”

刘备怒道:

“元龙与朕患难与共三十载。”

“今当永诀,岂能不见?”

时值寒冬,洛阳街道积雪未消。

刘备乘暖轿至陈府,陈夫人闻讯急迎至门前。

“陛下亲临,臣妇……”

陈夫人跪地,泣不成声。

刘备扶起她,柔声问:

“元龙何在?”

寝室内药气弥漫,陈登闻声欲起。

却被刘备急步上前按住:

“元龙勿动。”

陈登目不能视,颤声道:

“陛下……陛下何以亲至……”

刘备握紧老臣之手,泪落如雨:

“忆昔朕起业徐州时,若无你陈氏倾力相助?朕岂有今日”

“江南之地,皆元龙之功也!”

陈登气息微弱:

“臣本江湖闲散客,得遇明主。”

“辅佐陛下三兴汉室,此生无憾矣……”

君臣相执手,泣不成声。

良久,

刘备见陈登疲惫,方命其好生休息。

出得寝室,刘备对陈夫人道:

“好生照料,需何药物,尽管入宫取用。”

送走刘备后,陈夫人轻声问丈夫:

“夫君可愿用些粥食?”

陈登摇头:

“吾只欲见子玉最后一面。”

李翊此时正在相府议事,闻讯即刻策马赶至。

见陈登双目浑浊,不禁悲从中来。

“元龙兄,李翊在此。”

他握住陈登枯瘦的手。

陈登摸索着从枕下取出一白玉小瓶,正是当年李翊所赠抗生素:

“子玉可还记得此物?”

李翊垂泪:

“怎会忘记?当年元龙兄染疫,翊以此药相赠。”

“此物见证你我相交之始……”

陈登将药瓶放入李翊手中,“今当归还。”

李翊强忍悲痛:

“元龙兄可有未了之心愿?”

陈登喘息片刻:

“吾死后,愿归葬徐州故土。”

“再者……”

他声音愈发微弱,“小女陈瑶嫁与越王刘理,此子虽是陛下之子,却并非是我朝储君。”

“我知你一向主张巩固太子地位,但还是希望你将来……勿要为难他们。”

李翊沉默良久。

越王刘理虽为皇子,然在太子未完全继承大位之前,终究是个隐患。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