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就这些了,换半升米可行?”
老板拈起一枚钱,轻蔑地扔在地上:
“这等轻薄如纸的直百钱,还想换米?”
“如今只有蜀锦和粮食才是硬通货!拿不出布帛,就拿金银来!”
年轻人绝望地跪地:
“家中老母已三日未食,求您行行好.”
街巷深处,忽有浓烟升起,伴随着喊叫声:
“抢粮啦!东市的官仓被抢了!”
人群顿时像潮水般向浓烟方向涌去。
曹宇面色一沉,立即分兵前往镇压。
是夜,
曹宇在临时府邸中审阅城防图,副将匆匆入内。
“将军,抓获几名试图翻越城墙者。”
“其中一人似乎是齐人的细作,说是有要事相告。”
曹宇挑眉:
“带上来。”
一个衣衫褴褛但气质不凡的中年男子被押入厅内,他微微躬身:
“在下李聪,今冒死求见,为将军,也为满城百姓。”
曹宇屏退左右:
“讲。”
“将军可知,成都存粮仅能维持半月?”
“而刘永军队最快三日内必到。”
“更危险的是,城内已有百姓密谋,三日后放火为号,开城迎敌。”
曹宇眼神锐利:
“你为何告诉我这些?”
李聪说道:
“下人虽是一介草民。”
“然也听说刘永残暴,若他破城,必是血雨腥风。”
“将军若信我,我愿助将军稳定民心,但求将军一事。”
“讲。”
“开西城门一日,让老弱妇孺离去。”
“他们于战事无益,留之徒增伤亡。”
曹宇闻言,立刻拔剑,以剑指之喝斥道:
“汝果然是齐人细作!”
“说!是谁派你来的!”
李聪正色答:
“小人愿意性命担保,小人是地地道道的蜀人,绝不是齐人细作。”
“只是将军若看得明白,就应该知道,成都民心已失。”
“若是将军能够识大体的话,就应该为百姓做点实事。”
“等将来齐军打进来清算之时,将军也好给自己留条后路啊。”
曹宇沉思良久,摇头:
“开一城门,则防务有破绽。”
“且百姓离城,更壮敌军声势。”
李聪长叹:
“将军执意如此,恐酿大祸啊!”
正当此时,外面忽然传来喧哗声。
一个士兵满身是血冲进来:
“将军!城南暴乱!数千百姓冲击官仓,守军快挡不住了!”
曹宇率亲兵赶到城南时,官仓前的景象已如战场。
百姓们拿着菜刀、木棍,甚至徒手与守军搏斗。
地上已躺着十几具尸体,有百姓,也有士兵。
“放粮!放粮!反正都是死!”
人群疯狂地呐喊。
守军将领见曹宇到来,急忙报告:
“将军,乱民凶悍,已杀我士卒多人!”
曹宇看着那些眼冒绿光的百姓,看着他们瘦弱的身躯和疯狂的眼神,心中一阵刺痛。
他策马向前,高声喝道:
“住手!”
人群暂时安静下来,无数目光聚焦在这位魏将身上。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走出人群,直直跪下:
“将军!城内已有易子而食的惨剧!”
“朝廷既然无力赈济,何不放我们一条生路?”
曹宇沉默地看着眼前这些面黄肌瘦的百姓,他的手紧紧握住剑柄,指节发白。
他想起离宫前曹叡的嘱托,想起自己“以城为先,以民为本”的承诺。
此刻这两者却如此矛盾。
“开仓。”
曹宇的声音不大,却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守将大惊:
“将军!这是军粮啊!”
曹宇厉声道:
“民不聊生,何谈守城?开仓!”
“分发粮食,但须有序。”
“有敢抢夺者,斩!”
命令一下,百姓们顿时跪倒一片,泣声震天。
然而就在这时,一骑快马飞奔而至,使者高呼:
“魏王手谕到!!”
曹宇心中一沉,跪地接旨。
“闻成都民乱,孤心甚忧。”
“然军粮关系社稷,不得妄动。”
“着曹宇严控四门,敢有擅言开城者,杀无赦!”
手谕如冰水泼面,曹宇怔在原地。
那些刚刚升起希望的百姓,眼神再度暗淡下来,继而转为更深的绝望与愤怒。
分发少量粮食后,暴乱暂时平息。
但曹宇明白,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深夜,他登上门楼,眺望漆黑的城市。
零星的火把如同鬼火,在街巷间游移。
远处,隐约传来汉军逼近的消息。
副将悄声报告:
“将军,今日之乱,死者四十七人,伤者逾百。”
“官仓虽保,然民怨沸腾。”
“据报,有人密谋明日午时,同时冲击四门。”
曹宇面无表情:
“我军中情况如何?”
“士卒连日镇压,已显疲态。”
“更有人私下议论,认为朝廷此策不仁……”
“还说……还说……”
“还说什么?”
“还说我军跟汉军王师相抗,是逆天而为,大逆不道。”
听到此话,身为宗室的曹宇却并没有勃然大怒。
反而内心非常平静,继而长叹一声:
“我年少时,读《孟子》,有言‘民为贵,社稷次之’。”
“今日方知,此言至理。”
“将军的意思是?”
“我欲违旨开城。”
副将大惊:
“将军!这是杀头之罪啊!”
曹宇苦笑:
“以我一颗头颅,换万家生路,岂非值得?”
“且城破之日,我曹宇同样难逃一死。”
“横竖是死,何不择善而行?”
他望向远方,想起离宫时儿子的笑脸,想起妻子叮嘱他早日归家的温柔。
而今,这一切都将成为永别。
“传令,明日辰时,开西城门,放百姓出城。”
“愿留者,与我共守此城。”
“愿去者,自寻生路。”
副将怔怔地看着曹宇,最终深深一躬:
“将军仁义,末将愿誓死相随。”
次日清晨,
当士兵们搬开西城门的门栓时,百姓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城门缓缓开启,外面是朦胧的晨雾和自由的道路。
然而,人群却迟疑了,没有人率先迈出那一步。
曹宇站在城楼上,高声道:
“今开西门,至午时关闭。”
“愿去者,速去!愿留者,随我守城!”
终于,有人小心翼翼地踏出城门,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
人流逐渐扩大,如同决堤的洪水,向西涌去。
许多经过城门的百姓,自发地向城楼上的曹宇跪拜磕头。
“将军恩德,永世不忘!”
“愿将军平安!”
“苍天保佑曹将军!”
人群中,也有不少人选择留下。
那个昨日在官仓前跪求的老者,带着几十个青壮年来到城楼下:
“将军,我等愿留下,与将军共守成都!”
曹宇看着这一切,眼眶微热。
午时将至,城门即将关闭。
突然,一骑快马从远方飞驰而来,马上骑兵高举红旗——那是敌军逼近的信号。
“关城门!”曹宇下令。
沉重的城门再次闭合,将成都分为两个世界。
城内,是选择坚守的人们。
城外,是寻求生路的百姓。
曹宇按剑立于城头,远望天际处隐约扬起的尘土。
汉军来了,而他的命运,这座城的命运,都将在不久后揭晓。
“备战!”
他沉声下令,声音在突然寂静下来的成都城头回荡。
两个时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