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一时间,所有人倒也安静了下来,将心中关于“年终奖”的想法,都按耐下去。

若是徐璠提出的这“灵气工业时代”,真的被皇上通过并开始在大明推行的话,那与他们在座的每一个人的利益可都是息息相关的。

“为了更好的说明臣的计划,臣将灵气工业时代,分为四个阶段。”徐璠对着嘉靖拱了拱手,然后将目光投向石桌上的卷轴。

“农耕启灵,”这时,随着众人将目光放在卷轴之上,徐璠也跟着开口介绍,道:“此为,灵气工业时代下的第一阶段。”“主旨在于灵气启蒙,”说着,徐璠语气微微一顿,先是朝着嘉靖躬身一礼,然后道:

“最初,臣的设想如下……仙法是从内阁开始向下,继而向民间传授简单的灵气修炼方法,鼓励农民利用灵气改善生活。”

“此举,也完美契合现如今,大明的发展方向。”

听到这里众人也都明白,为什么徐帆在说到这里的时候要对嘉靖躬身行礼。

因为从本质上讲,先保证上层的利益,再惠及下层,层层递进,这涉及到了大明“力量塔”的构筑,而这东西是皇上的意志!

凡事,只要是涉及到皇上的,那么自然是要谨慎恭敬对待的,力量塔这种从未在明面上体积,但朝中心明眼亮,有能力之人都知道的东西,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拿到台面说的。

即便是稍微涉及到,最表层的一点点,都有可能是对皇上的一种冒犯。

见皇上面上并没有不悦之色,反而还点了点头以示鼓励后,徐璠和徐阶心中都松了口气。

最懂得察言观色的严嵩等人,也微微颔首,都没有发表看法,而是静静等着徐璠继续。

这时,徐璠继续开口为众人介绍自己的想法。

甚至,想到自己要乘着大明灵气时代这股风,掀起前所未有的工业时代,他的心就激动的“嘭嘭”直跳。

他虽不能像内阁首辅,又或者是具备变法大才的张居正等人那样,对大明国策进行推演改进,但他有自己的方式让大明变得更强。

而且,他心中还有更大的目标,那就是让徐家重新站起来,并且助父亲重回内阁!

“当然,一切的前提,都是从小范围开始做试点,而这一阶段,其实已经结束。”说到这里的时候,徐璠看了一眼父亲徐阶。

“大明已经有南京城,这座天然的试点,因为它本身就是一座修仙大城。”

“有那几万名修仙者,可以说灵气启蒙阶段的试验,已经成熟。”

“就臣这些年收集上来的讯息,南京城的发展,完美契合‘灵气工业时代’第一阶段。”

“然后下一步,灵气感知与采集。”

“众所周知,灵气的源头是灵脉。”徐璠话音落下,帝玺也配合的在石桌上,形成一个动态的灵脉流向大明山川各处的立体图。

而在这些金色山川内部,透明的灵脉贯穿,然后还有道道气流从中渗出,深入山川土壤,然后上升,遍及山川大地,四面扩散。

一个简单直观的铺设灵脉、灵脉渗入灵气、灵气开始出现,扩散的影像完成。

“而在具体施行‘灵气工业时代第一阶段,农耕灵启’阶段的第一步就是采集灵气。”

“仙器阁要锻造出基础的灵气感知和采集之物,使得普通人借助工具,就能初步感知并收集灵气……‘先攻博物志’中提到空间卷轴。”

提到“空间卷轴”嘉靖自然不陌生。

在场的,当年参与过帮助佳境完成京城灵脉铺设的众人也看到了当年的空间卷轴。

“但此物过于贵重,且制作材料大明可能不具备,因此退而求其次,臣提出一个计划。”

“此计划名曰‘南灵中输’,”说着,徐璠微吸一口气,道:“让炼器修士,锻造一条管道,并辅以禁制法阵,接入南京城。”

“而后让灵气通过管道输入到大明其他境内的农田之中,然后用灵气催熟作物、改良土壤,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如此一来,国力必然会再次上涨。”

徐璠自然知道,皇上出关之时,玉熙宫议政的时候,就拒绝了新党为首的军方,想要在大明境内,铺设灵脉的意图。

其中缘由,他开始想不通,但谁让他背后站着的是父亲徐阶呢?

然后他才恍然,皇上是不想让“力量塔”出现跃层现象,因此他的“南灵中输”计划就有了。

灵气对植被有作用,这是早就验证的,普通的野兽吸食灵气之后会发生变异,成为伪灵兽。

普通的植物、农作物,吸收了灵气之后,虽然不至于变成灵物资源,比如灵米。

但却能让原本亩产约十二石的‘金粒儿’,直接翻倍,亩产二十四石不在话下。

像是三大新粮中的,另外两种,亩产约七十石的‘甘薯’;亩产约五十石的‘黄芋’,都能翻倍,大明粮仓会在一季之内翻倍!

别看现在大明步入仙朝了,可也仅限于朝堂,京城,还有南京城这些地区。

其他百姓,依旧是凡人,人口暴涨之下,这些普通粮食,永远不会淘汰。

凡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

因此,不论何时,农业都不能消失,且要不断壮大发展。

巧了,他提出的“灵气工业时代”的目的,就是从基础,壮大大明。

“南灵中输?”听完徐璠的介绍,众人都来了兴趣,也开始考虑此举的可行性。

“都说说,徐卿提出的,这‘南灵中输’的政策,可行否?”嘉靖抬了抬手,示意徐璠先暂停,而后看向在座的众人。

“皇上,臣以为此举可行!”这时,第一个站出来说话的是海瑞。

“说说。”嘉靖换了一个舒适的坐姿,惬意的看向海瑞,示意他说自己的看法。

“正如徐部堂所言,此举若成,百姓的粮食亩产量将会翻倍,随着翌日上涨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

“不仅如此,还有三大营的兵力,各都司麾下的卫所兵力,也要上调。”

“若是大明土地改制,开启第三阶段,第四阶段,人口恐怕还要继续增加。”

“如此,对粮食的需求就会更大。”

“至于那管道,以大明重工院如今的炼器水准,想必不是什么难事。”

“因此,臣以为此法可行!”身为主管南京政务的海瑞,自然有资格第一个表态。

而且此刻海瑞对徐璠也是愈发的欣赏了起来。

在场众人当中,除了他之外,恐怕也就只有徐璠,此刻还能将底层凡人放在第一位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