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世子殿下一番话,若是在以前,我必然会毫无顾忌的辅佐世子殿下,可是……”说着,张居正摇了摇头,发出一声叹息。

“然则,吾非不知此,实则有更深一层之考量。”

被朱翊钧说狭隘、迂腐,张居正面上没有分毫的色变,面色始终沉凝。

只觉得眼前的裕王世子,是不是疯了,才能说出这么一番癫狂的话来?

他的变法,还在完善,按照他估计,很有可能到了那个时候,皇上早已成仙隐退。

看着朱翊钧这一副自信笃定的神情,这次,张居正眼底倒是有了几分兴趣了。

“这是自然。”朱翊钧也知道,张居正和顾宪成、申时行都不同,看似是自己今日找上他,要他效忠于自己,实则自己才是那个被考察之人,想及此处,朱翊钧再次开口。

他已经没兴趣继续跟朱翊钧浪费时间了。

“嗯?”见此,张居正目露疑惑,拱了拱手,道:“世子所言何意?”

“在大明,自然是天道,也是皇族!”

一时间张居正陷入了两难之地。

可是何曾听闻,太子是太子,太孙是太孙的?岂不是胡闹吗?

“何必盯着太子之位不放呢?”

当然,没有人知道的是,此方世界或许有天道,但大明是大明,世界是世界。

一方修仙王朝若是埋下滔天的隐患,到时候将会是真正的生灵涂炭,万族悲痛。

“你效忠于我,实则是效忠于社稷之未来,效忠于百姓之福祉。此非僭越,而是顺应天道,遵循自然之理。”

“在回答先生这个问题之前,本世子也有一个问题想要问张部堂。”朱翊钧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先生要的是自己的治国理念和抱负得以实现,还是要一个太子,太孙?”

“况且,纵观史书,不乏辅佐储君,共图大业之忠臣。”说到这里,朱翊钧又补充了一句,道:“我是裕王世子,未来会是国君。”

“今日跟部堂聊的很开心,”说完,朱翊钧缓缓从座椅上起身,道:“虽然不能直接得到部堂的支持有些可惜,但本世子倒是想与部堂做一笔交易。”

他如何看不出,朱翊钧如此一副表现,就是想要用他自己的“势”压自己,从而让自己臣服。以势压人,上位者惯用手段。

一方面往近了说是自己可以选择一个皇子,并且很大可能助其成为储君。然后自己就可以在未来,实现自己的治国理念。

而且这也是如今内阁诸老的基本要求,否则凭什么追随皇上的脚步,共赴长生?然而朱翊钧却不管张居正此刻平静的神色,继续缓声开口说了起来。

如果他接下来的言论,还是陈腐旧儒那一套的话,那自己怕是可以下逐客令了。

“太子的权力,可以让任何一个官员,实现自己的治国理念与抱负……”然而张居正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朱翊钧挥手打断。

另外一方面往远了说,他又担心未来大明的国本之争,会变得更加复杂与多变。甚至一个搞不好,很有可能埋下更大的隐患。

内心深处有个声音告诉他这么做不对,可张居正还是鬼使神差的问了一句。

不过,这些朱翊钧也不是没有准备,他看中的人,他是不会轻易放弃的。

“如此交易,张部堂以为如何?”

朱翊钧说话间,眼底透露着的神色,仿佛是在告诉张居正,自己看重的人必须要得到。

“因此,张部堂效忠于我,非但无僭越之嫌,反而是忠于国家、忠于皇族之体现。”说完,朱翊钧微微一笑,道:“张部堂以为如何?”

“不错,如今的大明,可以有太子,但也可以有太孙,至于是不是一脉相承,又有什么关系?”朱翊钧在张居正瞪大的双眼注视下,说出了自己此前对裕王说的那一番话。

“昔日高高在上的儒宗,如今只是百家学说之一而已,皇爷爷废掉的东西,我自然不会再捡起来,”说着,朱翊钧继续道:“部堂方才言,只效忠皇上,此诚为法度所定,然则法度之外,尚有天道循环,有自然之理。法家云:‘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此法之公正,然亦需知,法之根本,在于维护社稷之安稳,百姓之安宁。”

“如此,你既不失忠诚之本,又能顺应天道,实现个人之治国理念与抱负。”

而听到这话,张居正眉头微微挑了挑,却也没有说话,而是静静的听着。

朱翊钧说话间,俊朗儒雅的面庞上,透露着一种俯视一切的自信,盯着张居正的目光,好似一个猎物一般。

工于谋国,拙于谋身。说白了这种人,可以为了自己的治国理念完成与落实,可以不择手段,甚至完全不顾及旁人的评价。

而下一轮继承皇帝位的,是别的诸王之子,如此一来,未来大明会颠成什么样?

“自然是什么?”

“先生的顾虑,可是父王有可能被皇爷爷放弃,未来不可能成为储君,因此我这个世子在未来也不可能成为太孙。”

这算是,朱翊钧答应了!

目的达成,张居正,入吾毂中……想及此处,朱翊钧轻笑着,大步从张居正身旁掠过。

听着身后的笑声,张居正怔在原地,久久不语。

“……”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