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大手笔,太子之位?送了又何妨!交易!
张居正的面色沉凝了起来。
眼前的世子朱翊钧,早已经不是自己印象当中那个懵懂的孩童了,细细算起对方的年龄,如今怕是二十有八,已将近而立之年。
二十八岁,别说是现如今的修仙王朝了,就算是此前的凡人王朝,如此年龄之人,心智城府也早已成熟、定型,可以独当一面。
像是皇家的孩子,更是比同龄人还要早熟。
可见,世子朱翊钧这些年也在暗中有所谋划,因此才会在自己回到京城后主动上门。
并且,还说出让自己效忠的话来,足见其心中也是有一番底气的。莫非,近些年裕王府,对军中的所有动作,他也有参与?一瞬间,张居正想到了很多,不过面上却始终一副沉凝之色,而后用一种不亲近也不生疏的语气,对着朱翊钧拱了拱手道:
“世子,你僭越了。”
“忠者,两类也!”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因此,他支持的人,必须是太子才行,至于太孙是谁,他不在乎了。
“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一壶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以近论远。”
听到张居正的问话,朱翊钧却是嘴角勾起一抹笑容来,语气温和道:“我会对天道起誓,签下血契,帝玺可以作证。”
“部堂岂不闻,儒家有云: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他看出来了眼前的裕王世子,想要与自己就“效忠”一词上,来一番论道了。
“张部堂,明智的选择,”朱翊钧对着张居正拱了拱手,道:“裕王府不会让你失望。”
以朱翊钧的表现来看,他能说出自己未来会是国君,这番话倒也不奇怪。
“你效忠于我,并非效忠于我个人,而是效忠于我所代表的法治精神,效忠于我所承载的治国理念。我若即位,必将秉持公正,推行法治,使国家昌盛,百姓安乐。”
“再者,法家强调‘法治’,而非‘人治’。”
“张部堂效忠于我,实则是效忠于皇家之未来,效忠于这永世不变之江山社稷。”
“你倒是说说,本世子殿下如何就僭越了?”朱翊钧也不是那么容易被人用话堵住的,不但没有因为‘僭越’二字色变,反而一副好整以暇,还带着几分考校意味的询问起来。
他心中的治国理念和抱负,在他看来,甚至要比修仙更为重要。
一瞬间,张居正想到了很多,也想了很远,可若是回归交易本身的话,那就相当于是,自己选择的皇子,得到了裕王的支持。
“此时你手中若有更好的治国之策,想来皇爷爷不会拒绝。”
“不错!”张居正没有拐弯抹角,直接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甚至接下来还要面临着残酷的诸王之争,以及来自裕王府和景王府的攻击。反之,有了裕王的支持,胜利的可能性就更大了一些。
听到这里,张居正明白,这位裕王世子,是要从法家的角度来诡辩,说服自己。
若是裕王不被放弃,再以朱翊钧的表现来看,未来大有可为,只是……可惜了!
“皇室之基业,非独赖一人之智勇,乃需子孙承续,群臣辅佐,方能共筑江山之固。”
“那你效忠太子有何意义?”
一人、一家、一姓、一天下?何解?意思是,姓朱的天下,忠于朱姓某家的某个人!自然,现在可以忠于朱翊钧,未来他会忠于那个未来他要支持的太子。
原来他并不是真的“自大”,而是想要以此等方式,来引起自己的注意,折服自己。索性如今要扶持的人选未定,不如就听听他的想法。
说完,张居正以手抚须,深邃的眸子里,尽是对朱翊钧的满意之色。
可是如今的大明已经走出了一条新的道路,且在短时间内不需要再变法了。
“交易?”张居正眉头一挑,看着朱翊钧。
裕王府,可以不考虑皇位,只关心自己的发展,可身为人臣,张居正不行。
听到张居正的话,朱翊钧眉头微微一挑,他有设想过,听到自己要他效忠时,这位张阁老会有的各种反应,却没想到他会说自己僭越。
好了,太子之位争不到,那争太孙之位……这,大明会乱成什么样?
“吾作为世子,虽未登极,却也是皇家血脉,未来社稷之托。”
“所以,先生留在裕王府,是毫无未来可言的,我说的可对?”朱翊钧凝视着张居正。
说出这句话,意思很明显了,张居正想要继续考校一下这位裕王世子。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