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尤其是修仙之人,更是忌讳对天起誓。

“张部堂,当以国家社稷为重,以皇族传承为念,想社稷黎民所想。此乃私忠,亦是公忠,效忠于我,岂不美哉?”

“张部堂觉得,日后,大明的生灵,可以违逆帝玺吗?”

“因此,你效忠于我,非但无僭越之嫌,反而是顺应天道,遵循法治,实现理想与抱负的明智之举。”说完,朱翊钧深吸一口气,这才意识到自己竟不自觉的释放了修为气势。

“而张部堂,您将得到的是整个裕王府的支持。这太子之位,我裕王府送与他有何妨?”

“世子所言不错,可臣也有顾虑……”索性说开了,张居正便把自己的顾虑说了一遍。

先给自己强行安上一个储君的名头,然后一切倒是顺理成章了。

说到这里,朱翊钧与其微微一对,而后又跟着道:“虽然这份效忠有些迂腐就是了。”

朱翊钧表现出来的有些自大了,在他看来,这位裕王世子,对自己可以说是毫无了解。

“但是,这大明仙朝的太孙之位,必须是本世子殿下的!”

看着自信而笃定的朱翊钧,张居正此刻心中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荒诞!从来都是,太子的儿子便是太孙。

尤其是这些年的起起落落,十八年的沉淀,让他更为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为了达到目的,他可以不在乎手段如何。

“私忠者,忠一人一姓。公忠者,忠一家一姓,亦或是忠于天下。”

若是洪武朝有这种“前卫”的操作,那太祖要是在当初在朱雄英去世的时候,直接把仁宗皇帝立为太孙,未来又岂会发生靖难之役?虽然朱翊钧说了,为了国本不动荡,他只要裕王府的权益,届时会辞去太孙之位。

自己用来说服父王那一套,太子和太孙可以不是一脉之承的理论对他也不适用。

可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压住自己的。

这种感觉,这天下没有几个人能懂。

“哈哈哈。”然而让张居正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说出自己的顾虑没一会,就听朱翊钧突然朗笑着开口,道:“看来有些道理,部堂还没有想明白啊。”

“我欲与张部堂共谋国是,非为个人私欲,乃是为天下苍生谋福祉,为皇上分忧解难。”

大明的天道意识,就是嘉靖的本命意识。只可惜,现在的本命大明,意识还没有形成。

大明境内的修士发誓,就是对皇帝起誓,皇帝就是天道之主。

血契,天道起誓,这些修仙之人基本常识,如今早就已经普及到了每个百姓心里。

“我作为世子,虽未即皇位,却也是社稷之未来,百姓之希望。”朱翊钧继续侃侃而谈。

东陵书院的顾宪成、如今已去瀛州府赴任知府的申时行,还有眼前的张居正都是必不可少的人才,尤其是张居正,他势在必得!

以势压人!厅间站着的张居正双眼轻眯了眯,打量着朱翊钧的同时眼中有好奇之色。

甚至,若是给了他权力,他还会演变成超越严嵩的绝顶权臣。

听到张居中用自己之前说的“公忠”和“私忠”之论,并将二者结合回答自己,同时一口一个“臣”,朱翊钧笑了。

而他,想要变法,这是短时间内不可能实现的。

儒家的理念他现在已经考察过了。

可这个口子一旦开了,就别想轻易缝上,如此深渊的影响,将是大明皇族千秋万代的。

通过刚才的交谈,他知道眼前的裕王世子,绝对是一个心机城府极深之人。甚至,从他的身上,自己还看到了一种独属于皇者的霸道。

朱翊钧的话,像是给了张居正安全感,实则是张居正心里想要有人推自己一把。

“此言差矣,未免狭隘。”朱翊钧轻声说着,微微摇了摇头,道:“不过,却也不失为我大明仙朝之臣子典范,你能对皇爷爷效忠……”

“我求私忠,亦求公忠。”

换句话说就是一朝双太子!

“再者,儒家又有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有何区别?”张居正微微摇头,道:“太子储君是皇帝之下第一人。”

“皇上之基业,何以绵延万世?”说时间,朱翊钧眸底有自信之色浮现。

“请。”张居正抬手,示意。

“若是世子届时不辞去太孙之位呢?”

看着眼前这位六十多岁,但身形样貌依旧一副中年人模样的张太岳,朱翊钧微微一笑,上前顺手抄起桌上的灵茶轻抿的同时入座上首。

张居正没指望朱翊钧现在就能说出更新的东西,只要他的理念不偏于现如今王朝体制,在他这里就算是过关,达到合格标准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