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甚至,在儒宗众人看来,严世蕃“抬出”的所谓的“启思革新”国策,根本不像他当初嘴上说的那般是为了解放民众思想。

现如今的“启思革新”国策,能成为一条持久国策推行,影响深渊至此,完全是因为皇帝的意志不可违,再加上朝廷确实需要。

否则,所有人都明白,严家父子肯定不会真的把“启思革新”这事给办成了。

其实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严世蕃当初最先提出“启思革新”国策的时候就没打算把这当回事,完全就是为了借题发挥,动孔家。

也是严嵩老谋深算,做事老成持重,这才把这事给做成了。

所有人都知道“启思革新”虽然名义上是严世蕃提出的,但朝中但凡有点势力的人都知道,这不过是严嵩在给严世蕃铺路罢了。

提出并完善“启思革新”国策的人,就是严嵩。

当初严嵩以为自己大限终至,不会看到家族兴旺的那一天,才这么做的。

因此,让以东林士人为首的天下儒宗众人,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革新?革的是什么,毫无疑问就是天下儒宗!

换句话说,其实严嵩和东林党之间,真正的仇恨,是要追溯到天下儒宗这个根源上的。

“因此,儿以为,此事绝不能妥协!”严云从说着,眼底隐隐有杀机闪现,“必须要趁着这一次的机会,将东林党赶尽杀绝!”

“我们必须要给下面的人通知下去,立刻对东林党展开反击!”

这是严云从对此事的态度,很激进。

不过负责考校的严绍庭,却是从始至终,面色都不曾有过一分一毫的变化。

对两个儿子,他可是太清楚了。

两个人,两种性格会做出什么样的判断,他心中基本都有一个数。

之所以考校,是想要看看,这二人是打算如何对付东林党。

“那依你之见,我严家若是与东林党开战的话,我们该怎么做?”严绍庭看向严云从。

知道接下来就是父亲对自己真正的考校后,严云从身体一怔,严肃道:

“东林党此次采取的行动就是破坏帮扶国策,从而让我严党一系的官员彻底成为拖整个朝廷的后腿,然后被清算。”

“此举,若是在十年后,闹到皇上跟前的话,那么双方都别想有好果子吃。”

“东林党必然也会受到重创!”

“如此做的后果,东林党必然也清楚,”说着,严云从语气微微一顿,道:

“因此,在儿看来,他们必然会选择在十年之期抵达的前几年把事情办成。”

“因为他们必须要在皇上出关之前把所有的事情解决,并做出完美的弥补。”

“而对于东林党众人来说,只要能将我们严家一系所有官员铲除,赢得这次的党争胜利,那么自然会有裕王府出面帮忙。”

“不仅如此,届时,还会有其他势力,比如诸王,参与瓜分严家。”

“那时,等所有人上桌分肉,等到把肉吃完了,必然也会帮忙收拾。”

“而等到皇上出关后,即使我严家再怎么得宠,必然在皇上心中留下个无能的印象。”

“一边是党争的胜利方,且这些人还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一边是无能之辈。”

“皇上会怎么选?”严云从说着,手背拍打着手心,道:“难不成,还要为了我严家,再把东林党这罪魁祸首砍了不成?”

“然后让大明进入动荡之中?最后再浪费时间精力,处理朝中党争内斗?”

“这是不可能的,皇上向来是结果导向,只要不影响大明的利益,不影响大明。”

“那么,任何的党争,皇上可是从来都没有干涉过的。”

“所以,”说着,严云从深吸一口气,眼底似乎隐隐有精光闪过,冷声道:

“父亲,我们必须要先下手为强!”

“直接就将东林党那些与我们严家一系官员有帮扶国策有关之人,全部铲除!”

“届时,再给裕王府一个姿态,比方说可以与其他诸王走近一些。如此一来,裕王府必然会明白我们的意思。”

“哼!”说着,严云从发出一声冷笑,道:“有些道理东林党那帮腐儒看不清。”

“可是裕王府必然能看得明白,我严家即便损失了那些执行帮扶国策的低阶官员又能如何呢?吏、礼、户三部,都在我严家。”

“这三部,就足以影响大局!”

“权力,终究是高层而下的,东林党太天真了,以为铲除一些低阶官员,就能架空我严家?或者说是,让皇上觉得我严家无能?”

“因此,快刀斩乱麻,直接以势镇压,将东林书院铲除,将火苗直接踩灭!”说完,严云从深吸一口气,道:“儿说完了。”

依旧是那套激进霸道的作风。

严绍庭看着严云从,心中毫无惊讶意外。

这个儿子的脾气性格,以及处事作风,可以说跟父亲严世蕃年轻时无比的相像。

一贯的嚣张跋扈,霸道蛮横。

不过严云从看问题还是很成熟的。至少分析上,头头是道,倒也没有让自己失望。

确切的说,严云从的做法,其实也是一种方法。

不过行事作风上,在严绍庭看来,却已不适合现如今的严家了。

若是以前还没有确定家族未来方向的严家,行事作风自然可以如此霸道,不讲道理,可是现在,严家早已经超出“刀”的范畴。

严家“这把刀”,皇上自然可以用,可是皇上不用的时候,“这把刀”是具备玩弄众生资格的,行事作风上不需要这么没水准。

仙族世家,到最后拼的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战力了,而是底蕴。

底蕴是什么?是沉淀!沉淀什么?高端战力,强大的修为,只是一部分,还有体面!

尤其是在一方王朝之中!

一个体面的世家大族,以超然的姿态俯瞰一切,于无声中扫灭一切才是道理。

如果还跟莽夫一般行事,那太不应该了。

东林党确实势大,当初严嵩也说过任其发展,有成党之势。

可东林党说白了在严党这等体量的势力面前,不过是个年轻后生而已。

再说的直指本质一些,东林党不过是当初世子朱翊钧一手扶植起来的玩物而已。

东林士人这些年,看似是裕王府发展文官势力的臂膀,可裕王府早就培养出了自己的文官土壤,这部分官员才是王府嫡系。

那些出身各大仙府书院,身世清白,天资卓绝,年纪轻轻就坐上一县县丞之位,甚至是知县的年轻官员,才是王府的真实力!

可惜,可悲,那帮书呆子至今还看不清局势,沉浸在东林势大的环境中。

实则,所有的东林士人在官场的活动,都不过是为那些王府真正嫡系铺路罢了。

这次的事闹大了,正如严云从所说,严家只需要做出一些姿态,裕王府就会坐视不理。

正好,东林士人全部被铲除了,那些裕王府真正的嫡系官员才会上位。

甚至,裕王府还要感谢严家!

这点,从世子朱翊钧对东林书院的态度,先是交给儿子朱常洛当甩手掌柜,放之任之,之后朱常洛又将天资最好的朱由检放过去,让他成为东林书院众人的少主就能看出来。

东林书院,对于裕王府的价值,也就是个教书育人的地方罢了。最重要的是,很早之前,严绍庭早就收到了张敬修的拉拢,安王府有意结交严党。

众所周知,安王府跟裕王府是联盟。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