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张敬修的意思很明显,就是为了让诸国在外,不属于其他八王的势力,与他们联合起来,只有如此,才能拖延时间。

只要拖延到时间,那么其他八王必然会不攻自破,彻底在九龙夺嫡大戏中淘汰。

(注:详见第282章。)

跟九龙夺嫡的最终结果,淘汰诸王相比,区区一个东林党,孰轻孰重?裕王府不明白?要知道,现如今坐镇裕王府的可是朱常洛!

所以,对于他们这些上层拉来说,区区的东林党,真的就是个玩物而已。

拉严家下水?太可笑了!

也因此,所以严绍庭始终不慌不忙,甚至还有心情考校两个儿子。

实在是东林党自以为大靠山的裕王府,真的很早之前就已经将其放弃了。

“伯瑾,你怎么看?”严绍庭又将目光看向大儿子严肃之。

大儿子严肃之,向来稳重,与爷爷严嵩颇为相像,甚至也最为像自己一些。

听到父亲问起自己,严肃之上前一步,躬身一礼,道:“在回答父亲的问题之前,儿有一个问题想问,还望父亲告知。”

“你问。”严绍庭好整以暇道。

“朝中九龙夺嫡,我严家是决定站队哪一方?又或者说是保持中立?”

闻言,严绍庭神色平静的拿起桌上的灵茶轻抿了一口,道:“站队如何?中立如何?”

“站队的话,除了安王,其他八王没有一个是可以完美合作之人。”

“中立的话,那就只能站队安王。”

“因为,安王府跟裕王府联盟势大,必然会成为其他八王的眼中钉,安王府需要盟友,确切的说是需要抱团取暖。”

“只要拖下去,慢慢耗着,一点一点就能把他们耗死。”

“呵,”听到这里,严绍庭轻笑一声,道:“那你的问题,意义何在呢?照你的意思,我严家只能站队安王了。”

“父亲恕罪,”严肃之躬身一礼,笑着道:“看来父亲已经有了决定。”

“按照太爷的想法,我严家是不参与皇权更迭争斗,我严家只是皇上的刀。”

“因此,只能保持中立,”说着,严肃之语气一顿,道:“儿想问的是,父亲是否已经拒绝了诸王的拉拢?”

“拒绝如何?没有拒绝又如何?”严绍庭一边问着,一边低头喝茶。

“那儿就假设,父亲已经拒绝了诸王,来说说此次,东林来犯之祸吧。”严肃之说着,顿了顿,上前一步再次开口。

“儿以为,以不变应万变,擒贼先擒王,他狂任他狂便是,所谓天要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说着,严肃之淡淡一笑,道:

“东林党于如今的裕王府眼中,不过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而已。”

“等到事情闹大,各地帮扶国策确定失败的一刻,再稍稍用舆论引导一下即可。”

“那时朝廷只需直接对东林书院下手拿人即可,东林士人被处理,从利益角度上看,正好也给裕王府此前培养的嫡系让路。”

“那时候,也不会有人来阻止我们。”

听到大儿子严肃之,三言两语就看透了如今朝堂的本质,就连裕王府对东林党的态度都看的一清二楚后,严绍庭不由满意点头。

“不过,我们身处上层,考虑也有不少,”严肃之语气温吞,道:“因此,利用灵网煽动舆论可就行不通了。”

“毕竟,灵网在内阁各派系手中,如今自然落在九王和我们手中。”

“东林党要对我们出手,八王必然也不会错过对付我们的机会。”

“因此,只要我们敢利用灵网煽动舆论的话,弄不好反而会授人以柄。”

“好在,通政使司一直在我严家手里。”

“只需要利用‘官报’和‘杂报’煽动舆论,让那些受帮扶的地域百姓知晓,这一切就是东林党在搞破坏即可。”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啊,”严肃之面上笑容温和,道:“那时,东林党就是人人喊打的老鼠。”

“其他八王,还能为了东林党这种,可有可无,就算成了也最多给我严家造成一些不痛不痒的损失,跟我严家不死不休吗?”

“以上,是基于父亲拒绝了诸王拉拢,明确要跟安王府站一起,或者中立的情况。”

“若是父亲没有拒绝,态度始终不明确的话,那一切就更好说了。”

“我们动东林党,可以说没有任何一方会对我们严家有什么微词,或者说干预。”

“可以说,为了拉拢严家,就算我们以势压人,以那莫须有的罪名处理又如何呢?”

“所有人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说完,严肃之躬身一礼,道:“儿说完了。”

一番话说完,可以说进退有度,考虑到了方方面面。

可以说,这次对待东林党的问题上,严肃之跟严云从之间,高下立判。

“可服气?”严绍庭没有宣布谁输谁赢,只是看向严云从,语气平静的问道。

“是,大哥的法子,更稳妥一些。”严云从也没有不服气,输了就是输了。

“那我现在告诉你,目前,严家还没有明确要站队哪一方。”

严绍庭说着,语气一顿,道:

“不过即便我们知道,严家若是想要对付东林党,为了拉拢我们,诸王没有任何一方会干涉,但我严家自有一套行事标准。”

“便按照你先前说的那一套做法去办吧。”说着,严绍庭语气一顿,道:“伯龙,你跟着你大哥,这次权当是对你们的实践。”

“是!”严肃之跟严云从躬身一礼后,转身离开。

书房里,看着两个儿子的背影,严绍庭轻笑一声,便不再将东林党放在眼里。

还是那句话,若是裕王府依旧将东林党视作重要臂膀,那他还会严阵以待。

可这些年,东林党这群书呆子,早已没有了往日的辉煌。

说白了就是这群书呆子,太高估自己了。

上层权力斗争,岂是一帮自诩清流,实则只会纸上谈兵的庸才书呆子能懂的?

此时,裕王府,内厅。

上首位置,身材微胖,一袭明黄色蟒袍,神色威严的荣昌郡王朱常洛端坐于上方。

下方,大儿子朱由校跟五儿子朱由检并肩而立。

“东林那帮书呆子不自量力,要对严党出手,你莫不是还要死保?”朱常洛冷声道。

闻言,朱由检眼底闪过一抹挣扎之色,而后抬起头,张了张嘴,道:

“父亲,孩儿自幼在东林静修,是纳西师傅们教会了孩儿很多道理,可否……”朱由检在朱常洛冷漠的眼神注视下,道:

“可否,保他们一命?”

朱由检可以对努尔哈赤的满金家族,表现出一个皇族应有的心狠手辣。

可是面对自己人,尤其是自己的恩师,再加上自幼在东林进修,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实在让他无法眼睁睁的看着师傅们惨死。

其实,以他的才智自然早就知道,王府内,太爷就不说了,光是爷爷朱翊钧,还有父亲朱常洛,以及大哥朱由校这些人,对东林士人的态度,可以说是实在瞧不上。

如果不是需要东林士人在东南一带天然的影响力,培养王府自己的嫡系。

这东林书院早就被抹除了。

如今,东林书院竟然还想着对严党下手,更是不顾大局,恶性党争。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