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迅速传达下去。
很快,沟外响起新的挖掘声,一条浅浅的导流沟快速成型。沟里的工人则开始用木桶接力传递泥水。
烈日灼烤着湿泥,蒸腾起难闻的气味,但没人抱怨。
大家都知道,地基不牢,城墙就立不稳,这是关乎全城安危的大事。
许冒抹了把汗,看着忙碌的工人,目光投向远方正在逐渐延伸的地基线。
这仅仅是开始,两米宽、四米深的地基要挖通十五里,还要层层夯实。
然后,才是内外两层、厚达两米的混凝土墙浇筑,中间还要填充并夯实数米厚的黄土墙。
每一道工序,都容不得半点马虎。
他想起韩暨站在规划图前对他说的:“许冒,这城墙,是虑虒的筋骨,是数万百姓的倚靠,它要能扛住天灾,更要顶得住人祸,千斤重担,交给你了。”
压力如山,但许冒眼中却燃烧着炽热的火焰。
从桃源村的围堰,到虑虒的水锻厂,再到眼前这前所未有的宏大城市骨架,他许冒,一个泥腿子出身的工头,竟能参与到如此伟业之中!
这份信任和重托,让他浑身充满了使不完的力气。
他深吸一口气,对着清理积水的队伍吼道:“加把劲!天黑前把这水洼子给我弄干!晚上加餐,每人多一勺肉汤!”
“噢!”工人们的回应带着疲惫,却更充满干劲。
晋阳。
一身短打装扮靠在窗柩上阅读着书籍。
赵云的神情十分的认真。
及冠后,这本春秋便是显哥给他的及冠礼。
让他有事没事就品读一番。
对于显哥的话,他素来都是听的,所以来了这晋阳后便时时细读。
这段时间里他还真从这本书里悟出了一些道理。
历史循环,兴衰有凭。
“晋文公流亡19年终复国称霸,却因后世卿族内斗导致三家分晋,当今唉。”
“郑国子产改革税制、铸刑书,虽遭贵族反对却使郑国中兴,显哥”
对比一下当今朝野,赵云不由的摇了摇脑袋。
“何其相似也。”
“少郎君!”
院门推开,走进几名身材魁梧的汉子,他们朝着赵云拱手一礼。
被下了校尉,他也没脸继续让人称呼将军,如今潜藏晋阳索性便用‘少郎君’称呼。
“如何?”
赵云放下书籍细心的收进怀中抬头问道。
“谷家弟兄传来了消息,这几日郡所已经在调度祭祀所用了。”
“好!看来今年的祭地官王泽也是要进行的,收拾东西,我等先去西河闹出一点动静!”
他的眼中闪过几抹狠厉,骑营二百一十一条人命,必须血债血偿!
“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