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那可是天大的福气!”另一个流民妇人羡慕地说。
“听说将军夫人去年也怀上了小将军,说不得你家娃儿也能跟着沾沾福气!”
提到将军夫人邹婉怀孕,妇人们的话匣子打开了。
“可不是嘛!听说晋阳城里,将军府上下都紧张得不得了!那个叫夏侯的将军亲自带兵守着内院,进出的人查了又查!”
“吃的用的,听说都要医官先试过,连水都要验!”
“张将军远在五原打仗,心里肯定也惦记着,这要是生个小将军,咱们并州就有福喽!”
正欢声笑语着,一个流民妇人抱着个襁褓,从不远处急匆匆跑过来,脸色煞白。
“石家嫂子!王阿婆!快…快看看我家二丫!她…她早上还好好的,突然就抽起来了!浑身滚烫!”
石周氏和王阿婆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围过去。
只见襁褓中的女婴小脸通红,呼吸急促,小小的身体间歇性地抽搐着。
“哎呀!这是惊风了啊!”王阿婆经验丰富,一看就急了。
“快!掐人中!用温水擦身子降温!得赶紧找医官啊!”
“屯里的李医工去隔壁屯巡诊了!一时半会回不来啊!”孩子的母亲急得直掉眼泪。
石周氏当机立断:“快!抱上孩子!今天分粮种,屯里的两头骡子分在我家,让我男人套车,直接去郡城药铺!”
她转头对旁边一个半大小子喊道:“核桃!快去我家里让大牛把车套上!快!”
核桃应了一声,撒腿就跑。
石周氏也顾不得自己身子重,帮着抱起孩子,快步向屯口走去。
车很快套好,石周氏抱着孩子坐上去,王阿婆和孩子的母亲也挤了上来。
石大牛坐在车辕上亲自赶车。
“驾!”
一声吆喝,骡车沿着新修的官道,向着晋阳城方向疾驰而去。
——
晋阳城,前将军府。
后院厅暖房,阳光透过粗糙的毛玻璃板洒入,暖意融融。
邹婉斜倚在铺着厚厚锦垫的软榻上,身上盖着一条轻柔的薄被。
六七个月的身孕让她原本纤细的腰身变得圆润,腹部高高隆起。
她手中拿着一卷账册,正轻声与侍立一旁的管事娘子核对府中用度。
虽然张显让她静养,但闲着也是闲着,所以她依然会管管府上的内务和工坊的督导,只是将更多具体事务交给了可靠的下属。
“夫人,库房新到了一批自产的细布,质地柔软,吸汗透气,正适合给未来的小公子做襁褓和贴身衣物,你看是否…”
管事娘子恭敬地请示。
邹婉温柔地抚摸着隆起的腹部,脸上带着笑意点了点头。
“嗯,挑那最细软的备着,另外再多备一些,昭余泽那边安置的人里听说也多了不少产妇,他们条件艰苦,就以将军府的名义,拨一批布和絮过去,让府上管辖的药房也分发一些胎药,给需要的新生儿和产妇。”
“夫人仁厚!”管事娘子由衷赞道。
这时,贴身侍女小芸端着一个精致的白瓷碗进来,碗里是热气腾腾的炖胶。
“夫人,该进补品了,这是夏侯统领亲自盯着厨下熬的,医官验过了。”
邹婉接过碗,用小银匙轻轻搅动。
浓郁的香气弥漫开来。
“这是何物,之前好似没有见过?”
邹婉开口问询。
陪嫁过来的丫鬟小芸立即接话:“这是胶,去年秋时将军就托人往幽州青州徐州那边寻访了,听说对孕妇特别好,前几天才到了一些,夏侯统领亲自吃过,也让我试吃了没有什么问题才敢给夫人炖的。”
邹婉看着碗中袅袅升起的热气,听着小芸的絮絮叨叨,眼神却飘向了北方。
夫君张显,此刻正在朔风凛冽的五原,与胡虏周旋…虽有家书报平安,但身为妻子,怎能不挂念?
“小芸,五原那边…最近可有新的军报传来?”邹婉浅尝了几口,放下了碗勺问道。
“回夫人,前日荀郡守让人传过信了,提及赵将军和张都尉在云中袭扰顺利,胡虏两部内斗正酣,前将军坐镇九原,一切安好。”
小芸连忙宽慰。
“嗯。”邹婉点点头,低头小口啜饮着补品,心中稍安。
她知道自己的状态牵动着许多人的心,更关系到腹中孩儿的安全,必须安稳。
厅暖房外,廊下。
夏侯兰一身戎装,腰悬长刀,按柄而立。
他面容冷峻,眼神锐利,警惕地扫视着庭院的每一个角落。
自从邹婉怀孕后,他就卸任了所有事务亲自负责将军府内院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