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若是写歌功颂德的,很难出彩。

反正是奔着会元来了,不拼一把如何能行?

《吹律听河西军声》,宋煊直接以安西军为主。

苦守西域四十二年的唐骏全军覆没后,下一次汉人军队出现的时候,已然是千年之后。

至于诗赋更是写的阴阳,如今天圣五年,刘太后垂帘听政数载,宋仁宗赵祯已经是十七岁,还未曾勤政。

再加上这个题目还有韵脚陷阱,坤德代表太后。

宋煊挥笔而写明着捧太后,暗里推皇帝。

应试技巧被他运用的炉火纯青。

至于坤德直接被宋煊代指为大地,而非太后。

在一帮学子们抓耳挠腮,冥思苦想的时候,宋煊已经把诗赋全都写完,静等墨干了。

坐在最前面的主司瞧着第一排的举子宋煊一蹴而就,顿感惊奇之色。

昨日的应试他这里虽然能看见宋煊全都写完了,可也是细细思索了许久才下笔。

今日的诗赋,可是一丁点都不简单。

这个举子如何能这般迅速就写完了?

主司按耐住自己想要去看宋煊试卷的心思,不去多想。

省试都是统一进场出场的时间,全部落锁。

宋煊想要早交卷都没得机会。

于是在等到墨迹干涸后,宋煊直接把试卷整理好,只带时间一到就能把试卷投入箱子里。

随即宋煊直接趴在桌子上开睡,打发时间。

像宋煊这般特立独行的举子,当真是少数人。

旁人自是面露不解,这题目太难,他直接放弃了?

还是随便写一通,自暴自弃了?

当然没有人相信宋煊面对诗赋这种难题后,会马上写完的。

大多数人都愿意相信他们内心所想的事。

张源也瞧见了宋煊的操作,轻笑一声,他明白眼前之人是以诗赋名动三京的宋十二。

旁人在这场考试当中急的抓耳挠腮的,可是宋煊如何能被难住?

旁人羡慕都羡慕不来的天赋。

张源叹了口气,随即又埋头开始苦想,该怎么歌功颂德,却又不明显。

文人的风骨,还是要有的!

作为出题人的孙奭与冯元二人,静坐在屋内。

一壶茶气慢慢升起。

虽然日子有些烦闷,但总归就要到头了,只要过了今夜,明天的策论题目一公布,他们便自由了。

“宗古,这次你出的题目也忒难了些吧。”冯元给他倒了杯热茶。

孙奭只是点头致意,笑呵呵的道:

“难点好啊,这样到了殿试的时候,官家才不会过于纠结。”

冯元不可置否。

旁人不清楚这些题的难度,冯元相信作为宰相的王曾等人是理解的。

至于刘太后懂不懂的,不重要。

没有人会告诉她真正的含义。

读书人,许多时候面对外力的时候,都会自然而然的团结在一起。

眼瞅着天子逐渐长大,再加上宠臣当道。

众多臣子自是希望能够拨乱反正,让朝廷恢复到原本的轨道上来。

更是要以刻苦考试挑选出志同道合的后辈来。

孙奭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没言语。

身为皇帝的赵祯也不知道今日的题目考什么。

还是考试开始后,皇城司的人前来抄录,随即让人给送回皇宫去。

赵祯拿到纸条后,展开仔细瞧了瞧。

他又回想起孙夫子给自己讲课的时候,自己一旦走神,孙夫子就不再讲解,直到自己回过神来。

最终赵祯没有说些什么,只是轻轻的叹了口气。

朕确实是长大了!

肩膀上也可以担起更多的担子来,可惜母后她一丁点都不愿意放权。

作为孙奭最为用心教授的学生,赵祯拿到今日诗赋的题目,便明白他的深意。

只是夺权?

赵祯的心中又没有狠辣到那个份上,只能选择一步一步的试探。

他最终把纸团揉了揉,让自己的心腹宦官把纸条烧了。

赵祯又想到宋煊,不知道十二哥的选择会是什么?

待到交卷时间,宋煊是第一个投箱子的,顺便站在门口等待兵丁打开贡院的大门。

此时贡院外面也是有不少看热闹的闲汉,来询问宋煊考的如何,题目叫什么之类的。

许多人都是靠着贩卖消息来赚取银钱。

宋煊只是说挺难的,至于题目没记清楚,问后面的人。

他快速的通过围观的人群,过去找王珪的驴车。

省试为了防止学子之间相互作弊,许多同府之人的举子,即使不认识,也会分别放置在别的考场里。

就是为了以防万一,相互配合。

“十二哥,考完了。”

王珪见宋煊第一个出来,自是满心欢喜。

他知道,诗赋这场考试,根本就难不成宋煊。

“嗯。”

宋煊伸了个懒腰笑道:“明日再坚持坚持,就算完事。”

这其实与参加高考并没有什么区别,考着考着时间就过去了。

王珪瞧着宋煊在那里蹦蹦跳跳的松筋骨,一整天都要坐在那里,也是够憋屈的。

“睡了挺长时间,脑瓜子都有些发蒙,我怀疑今夜该精神了。”

“哈哈哈,不愧是你。”

王珪也觉得依照宋煊的本事,几乎很快就能写完。

剩下的就是十二哥所谓的垃圾时间了。

不能左摇右看,只能选择睡觉这种活动来打发时间了。

包拯脸上神色有些凝重,但是依旧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了过来。

大家只是打招呼,十分默契的没有询问考的如何。

“哎。”吕乐简一蹦一跳的过来,十分八卦的道:

“方才排队的时候,你们听说了吗?”

“听说什么?”宋煊搭了句呛,他还挺爱听八卦的。

“有一个学子不会做诗赋,直接胡写一通,睡了好长时间呢。”

“哪像我啊,构思了三个时辰,这才下笔的。”

吕乐简笑嘻嘻的分享着自己排队出门听到的八卦。

“哪个场的?”

宋煊没想到此番考试,竟然会有如此强敌。

“甲午场的(第三十一场)。”

“巧了么这不是?”宋煊指了指自己道:

“我也是甲午场的。”

吕乐简一下子就不乐了!

这场考试赋。

对于宋煊而言过于简单,他定然是一蹴而就就写完了,然后闲的无聊闷头睡觉。

旁人不了解,自己还能不了解吗?

宋煊拍了拍吕乐简的肩膀:

“一首构思三个时辰,啧啧啧,小老弟你知道池中十朵莲,我采一朵莲,你采九朵莲的事吗?”

吕乐简眉头微挑:

“十二哥儿,你这话听起来像是让我占便宜,可我觉得不是那意思呢!”

“菜就多练。”

包拯当然听过宋煊说这话,他自己早就知道了。

“哈?”

“包黑子,你太坏了!”

吕乐简当即叫起了包拯的绰号。

包拯则是无所谓的道:“菜就多练!”

至少他在构思诗赋的时候,并没有像吕乐简那般构思那么长的时间。

王保听不懂,但是听到王珪给他解释,登时眼睛一亮。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