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原来这就是读书的好处啊!

他只听说过读书人骂人不会说脏字,今日总算是见识到了。

包黑子早就习惯了,但是吕乐简确实是被菜就多练搞红温了。

吕乐简最喜欢开别人玩笑,可是别人开他玩笑,还是有点端着玩不起。

毕竟是宰相的儿子嘛,吕家又是一个大家族。

于是吕乐简气冲冲的说不与包黑子一个驴车回去。

包拯哈哈笑了两声,转身就上了宋煊的驴车。

王泰听完了过程后,笑嘻嘻的主动下车,跟韩琦换了过来,他必须得好好给吕乐简上一课。

三个时辰才构思出来,真是够菜的!

等回了家门口后,吕乐简整个人都有些颓废。

看样子这帮人答的诗赋都没难住,就他自己难住了。

幸亏如今不是以诗赋作为取士的主要依据,要不然吕乐简都不用参加明天的策论考试了。

直接被淘汰了!

省试的竞争越发激烈。

虽说不是百里取一,可能来参加省试的人实力都差不了的。

焦明依旧是早早的就把饭菜做好了,等着他们回来吃。

“对了,十二哥,你觉得明日的策论会考什么方面的?”

听到张方平的提问,宋煊稍微思考了一会:

“有关政治的前面已经考了,策论嘛,我个人的想法要么就是经济、伦理方面,要么就是军事方面占比较大。”

押题这种事。

从古至今都是一件很常见的事。

张方平轻微颔首:“我是觉得经济方面较大。”

这种事谁能说的准呢?

反正就是目前这个情况,就算猜到了大概的方向,但是具体的细节方面也需要调整。

“你们说会不会有关水利方面的呢?”

包拯端着碗,一本正经的道:

“前几年朝廷下令沟通各处运河,环绕着东京的几条水系,都做了梳理,虽说大部分完工了,但是黄河依旧不好治理。”

宋煊点点头:“大概也是一个方向。”

“但是咱们在发解试的时候考过这道题啊!”

张方平记得这道题,当时是晏殊就是出了这道策论,但是并不是以策论取士的。

“地方上的发解试,与省试又不是一个出题人,他们全都是结合实事来出的,有些相同那也是正常。”

宋煊解释了一遭,反正也没什么太大的可能。

吕乐简却是连忙开口道:“若是真的考这道题那就好了,咱们可都做过。”

“反正闲来无事,不如找找有关黄河的资料。”

范详最为激动,他是喜欢押题的:

“上次晏知府考的是运河,如今东京城距离黄河如此之近,若是考水利,定然会考黄河有关的。”

“押一个题,不如押两个题。”韩琦也是看过邸报的:

“如今朝廷与西北回鹘是有过买卖,万一出的是西北边境的策论,也未尝不可?”

宋煊放下手中的碗筷,把老仆人叫来,想问他有没有关于黄河一些修缮的资料以及在西北的回鹘资料,在东京城可以买来吗?

老仆人想了想:“请十二哥儿给老朽半个时辰,我去问问。”

“多谢,若是问不到也无所谓,大家只是突发奇想要押题玩耍罢了。”

宋煊笑了笑。

根据曹利用的跟自己说的一些有关朝廷上的近况,他觉得考有关与西夏关系的面大。

老仆人自是点点头,退了出去。

宋煊也不着急,又叫侍女帮他把洗澡水给准备好了。

他一会要泡一会澡,时间是来的急的。

曹利用听说是宋煊等人押题,明日最为重要的策论,当即吩咐人手在一个时辰内立即去搜罗。

他直接去工部借阅有关黄河的一些数据。

像宋煊他们这样的押题的学子并不在少数,而且许多人都热衷于这种游戏。

从前两天开始,东京城就有不少闲的人卖“押题”这种玩意。

买的人也不再少数。

宋煊在泡澡的时候,其实他对于西夏、回鹘的想法,是以夷制夷,表现好的给他们发大宋的国籍,是有一定的可行性。

他心中早就有了草稿!

至于修缮黄河的题目,这个难度太大了。

毕竟几千年来。

无数人想要驯服这条母亲河。

但是母亲河不听你这个儿子的话,只是一味的突然肘击你这个好儿子!

让你知道她的存在,不容小觑。

宋煊努力回忆着那些历代的修缮黄河的手段。

诸如元代的贾鲁,为了纪念他,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贾鲁河,流过郑州,但是也迸发出了莫道石人一只眼,搅动黄河天下反的事。

明代的刘大夏,传闻烧毁了郑和下西洋的等等资料,但是在治理黄河上也是做过贡献,修筑堤坝,阻挡黄河北流,使得河水南下入淮。

其中潘季驯三次治理黄河都取得不小的成效,但是就是给死去的张居正的家人求情,被明神宗怪罪,直接削籍为民。

直到黄河再次肘击大明,明神宗才启用潘季驯,但是因为缺钱,在第四次治理黄河没什么建树,反倒因为洪水决口淹了大明祖陵,被再次弹劾。

清代的时候,黄河在顺治的时候大概十五次大决口,康熙初期十五年间,决堤次数足有六十七次,之后康熙决心派遣靳辅主持进行修缮黄河。

但是此时的北宋黄河水道,同南宋与元、明清故道都是不一样的。

宋仁宗后期庆历八年,黄河就决口改道了。

宋煊擦了擦长长的头发,又包裹头发好一会,这才听到仆人来汇报。

说是找到了一些资料,先送过来让十二哥儿看看,其余的还在整理当中。

“好,我这就来了。”

宋煊穿好衣服,走出门,去了书房。

张方平等人已经坐在那里开始看资料了。

“直娘贼。”

吕乐简只当是宋煊搭上了大宋第一宠臣枢密使张耆的线,连工部存的册子都能借过来观看。

至于有关西北战事的资料,曹利用都用不着别人,他这个枢密使都能做主。

“十二哥儿哎,十二哥儿,你要是不考状元,真他娘的浪费如此助力啊!”

吕乐简抓起一本册子看了起来。

宋煊倒是也不以为意,只觉得自家老丈人是真的给力。

现在他突然理解了宋慈他老丈人是官居一品的礼部尚书,多次利用职权为宋慈提供支持。

要是没有这个老岳父撑腰,他早就死了不知道多少次。

朝中无人莫做官,朝中有人好做事,可不是白说的!

韩琦等人也是又惊又喜。

他们在东京城可以说是两眼一抹黑,就算一时兴起,想要去找押题的资料,可是整个东京城也找不到的。

宋煊倒是没有那么大感悟。

他内心深处只是觉得权力,当真是让人有些着迷!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宋煊就开始看有关黄河的资料了。

众人分散看了许久,直到夜深了,这才各自休息。

昨夜过的很是充实,没有胡思乱想,而是完全把脑子用起来了。

今天一早,宋煊吃饭的时候,便对让老仆把官府的资料先还回去,总归是要注意些影响的。

待到考完试,自己再去致谢。

有这些人在,宋煊也没有露底。

老仆人只是笑着希望十二哥儿能过高中,大家就不算是白忙活。

待到几个人排队的时候,听着闲聊。

针对宋煊昨天睡觉的事,倒不全是嘲讽的。

甚至有人觉得只要把策论考好了,诗赋随便写写也不会拉下太多的排名。

就如同以前一样,诗赋写的好,你才能进入第二轮,后面的考试不至于太差,便能通过。

各自前往各自的考场。

宋煊坐在椅子上,开始磨墨,思考者在如何在西北关系策论上写的更加出彩。

但是当举着牌子的吏员出现的时候。

宋煊有些发蒙。

西北太远了!

唯有东京城近在咫尺,才会越发引人关注。

因为此番省试的考题,当真是有关黄河治理的。

宋煊想到了包拯,不是说脸黑运气不够好吗?

如何他就猜中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