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在下赵受益,还不知道几位未来宰辅的姓名。”

他六岁之后就改名赵祯了。

故而最开始的名字,被人知道的极少。

文彦博点点头。

他虽然不清楚赵宋世谱的辈分排名,但可以确信此人便是宗室子弟。

于是欧阳修等人纷纷报上名。

赵祯对于其余三人都没什么印象,但是记住了他们的名字。

同时瞥了一眼同样身材高挑的韩琦。

因为十二哥落榜那次的解元便是韩琦,让赵祯有些印象。

其实赵祯的余光一直都在盯着宋煊,当自己爆出名字的时候。

他看见宋煊拿起那紫苏饮子喝了几口,像是陷入回忆的模样。

那年自己六岁,十二哥八岁。

还有狗哥儿,以及没有名字的孩童,一同从鬼樊楼里跑出来。

十二哥还骗自己说,他叫宋温暖!

别说那个时候,就算是现在,在鬼樊楼讨生活厮混的歹人,也不会管你是不是富贵子弟。

若是富贵子弟就更好了,能够狠狠的敲诈一笔。

尽管真宗皇帝因为丢儿子的事,大发雷霆想要剿灭鬼樊楼。

可就算是皇帝发话,依旧没有什么太大的进展。

但是宋煊喝完饮子后,只是上下打量了一下赵祯,并没有多说什么。

赵祯也接收到了宋煊打量的神色,只是笑笑,也没有说什么。

反正今日算是重逢,以后有的是时间叙旧。

况且宋煊近几年的事,赵祯也都掌握了不少。

文彦博对于赵祯的怀疑更深了。

因为他们四个人是籍籍无名之辈,爆出名字,他没反应也实属正常。

可旁边这位是谁啊?

名动三京的宋十二!

就算不认识宋煊的面容,可是一般人听到他的名字也能反应过来。

这个少年郎没有反应,那便是他早就清楚的知道十二哥儿的身份。

他到底是谁?

文彦博在心中盘算着,奈何他对赵宋的宗室子弟并不认识。

而且听着也不像是八大王的儿子!

毕竟赵允迪的亲兄弟,那也得是允字辈的。

况且此人的姓名,是真是假,他们也无法判断。

而且一向善于辩论的宋煊,无论是在听到那个相士的话,还是此时凑热闹的赵宋宗室子弟,都没有要详谈的意思。

反而是三缄其口,默默的喝着自己的饮子。

不知道再想些什么。

哪像欧阳修以及张源两个落榜生,城府太浅了,想什么都能一眼瞧出来。

至于韩琦,他一直都沉默寡言,更是不知道他心中再想些什么!

文彦博随即也有模有样的学着不言语,就听着赵受益不断的追问几个人一些问题。

宋煊瞥了一眼这个赵受益,心中疑惑更甚。

但是他深知言多必失的道理,懒得多说。

倒是一旁的小厮提醒赵受益时间差不多了,若是回去晚了,主母还是会过问的。

赵祯这才瞧了瞧天色,极为爽朗的笑道:“其实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极为好奇。”

“小哥儿尽管询问,我自是知无不言。”

张源已经沉浸在将来能够当上大宋宰相的场景了,故而即使落榜了,心中也极为意气风发的。

“方才那个相士所言,几位哥哥觉得有几分是真,几分是假?”

赵祯的询问,让有些豪迈的张源都愣住了。

其实他心中也是有些打鼓的,但是潜意识的会相信那个算卦之人的话!

毕竟那算卦说的,当真是有利于自己啊!

赵祯见几个人都没有反应,随即脸上带着笑意:

“十二哥,你觉得呢?”

文彦博一听这称呼,果然他是知道宋煊的。

宋煊轻飘飘的吐出几个字:

“尽信卦,不如无卦!”

赵祯闻言一愣,随即放声大笑,他只觉得今日极为高兴。

不光是亲身经历了“五人为相”的稀奇事,更重要的是与宋煊阴差阳错的建立了联系。

若是没有今日算卦这个事,他还不知道要如何找到切入点呢。

“多谢几位哥哥方才的解惑。”

赵祯站起身来极为有礼貌的道:

“咱们青山不改,绿水长流。”

欧阳修等人自是起身相送。

反正随便聊聊又没有什么损失。

宋煊听着这话,倒是觉得颇有些效仿江湖中人的中二感,他忍不住摇头笑了笑。

赵祯整个心都在飞。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便是他们当年告别之前,最后说的话。

十二哥便带着狗哥儿他们出了东京城。

自从赵祯便再也没有出过宫门。

实在是真宗皇帝就剩下这一个人儿子六哥儿了。

若是再出现意外,大宋江山还能稳固下来吗?

真宗皇帝好不容易成为几百年来第一个正式继位的太子,难不成又要走到老路上去吗?

他在怎么不着调,喜欢玩乐,再加上寇准、王旦的叮嘱,也不敢带着亲儿子出去疯了。

“十二哥,这宗室子弟,也并不全都是纨绔啊!”

欧阳修瞧着赵祯远去,忍不住夸赞了一句。

此言惹得张源连连赞同:

“上次遇到那个宗室子赵允迪,险些让我道心不稳,惊骇的无法参加省试,还是十二哥力挽狂澜的。”

文彦博、韩琦、欧阳修连忙看向宋煊。

你也配姓赵这件事,在东京城流传的很广。

但是大家都不知道呵斥赵允迪之人是谁?

只是传闻长得面相英俊,即位雄壮,不知姓名。

那胡姬甚至愿意主动佩寝之类的。

反正事情传着传着,就会改变了原始事件的面貌,这也是即位正常之事。

“好啊,十二哥儿,你瞒我的好苦!”

欧阳修率先开口道:“此事发生如此长的时间,你愣是一点都不往外透露!”

“是啊。”

韩琦这些日子可都是住在宋煊家里,他也不曾听说过此事。

“连我都不知,那次询问,你还隐瞒起来了。”

韩琦更是在一旁吐槽。

文彦博盯着宋煊,其实当他听到这个传闻的时候,第一反应便是宋煊。

但是又因为要全力备考省试,也就没有那么强的八卦之心。

“考完试那晚,我本想说来着,结果你们一个个喝的烂醉如泥。”

宋煊两手一摊:“况且这本就是小事,不值一提。”

“不值一提?”

欧阳修目瞪口呆的瞧着宋煊,要是他干出此等事来,必定是要大肆宣扬一番的。

如此刚正不阿,又能鼓舞后来者不畏惧权贵。

如何能不宣扬?

“十二哥可曾听闻孔子劝子贡赎人之事?”

欧阳修连连劝解道:

“若是十二哥儿做了类似之事,当然要大肆宣扬,依照十二哥儿的名望,那定会引领诸多学子效仿,如此一来,我大宋的吏治才会越来越好。”

“那些权贵子弟,才不敢肆意的欺辱百姓啊!”

“是吗?”

宋煊倒是不这么认为。

尤其是欧阳修他性格是有问题的。

稍微有点信念感的都是对事不对人,诸如包拯。

但是欧阳修嘛,他这个人不仅不对人,而且还不对事。

对的是他心中的道德和原则。

不管是政治见解,还是自己的朋友,只要违背了他自己个认为的道德和原则,他就开始攻讦。

范仲淹、晏殊、狄青都被他攻讦过。

文彦博也是不赞同欧阳修的话,他觉得依照欧阳修目前表现出来的性格,就算他真的做到了宰辅那个位置,怕是也很难干的长远。

欧阳修听到宋煊的反问,随即一愣:

“十二哥儿是觉得我说的不对吗?”

“对,也不对。”

宋煊喝了口饮子:“别用如此清澈的眼神看着我,世上许多人与事都是很复杂的,并不是非黑即白。”

“我等还年轻,没有经历过官场上的一些事,故而对有些事的定义,也是有失偏颇的。”

文彦博闻言暗暗点头。

他知道宋煊不是出身官宦之家,可是似这等官场心得,他是怎么获取的?

韩琦也是认同宋煊的话,虽然总会说一是一,二是二,但实际操作上果真会这样吗?

欧阳修则是身体后倾,双手开始抱胸,进入对峙状态:

“十二哥儿,此言大谬!”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