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此番被天子从庐州召回来,他还不想来呢。
谁承想到了之后得知包拯通过省试还挺高兴,特意叫他前去许久。
未曾想今日在殿试时竟然会遇到如此“蒙冤”之事。
孙奭额了一声,突然想笑是怎么回事。
其实瞧见刘筠吃瘪最高兴的人,还是属于张茂则。
他本以为宋煊是因为自己是个宦官,所以才鄙视自己,不肯相信自己的话。
未曾想宋十二他连当世大儒刘筠都不相信!
他是平等的不相信每一个人。
张茂则一瞧见当时大儒刘筠都被如此对待,他心里立即觉得好受多了。
并且拿出太宗朝的旧例子来防范。
愿不得宋十二卷子里有那么多案例,他都写的极为清楚。
张茂则还觉得宋煊有脑子,并不轻易相信他人。
毕竟这里可是殿试,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甚至全家祖的命运所在,不得不防!
赵祯却是脸色阴沉,他并不是因为刘筠的事生气。
而是把一个学子逼到这份上,足以见到此事对宋煊的压力有多高!
那被冰水冻红的脸颊以及打着哆嗦的双手,强撑着说自己没事。
还有为了让自己的脑袋处于清醒状态,极快的答完卷子。
就是避免药效再次上来,便无法更好的答卷!
以及现在宋煊接二连三的拒绝提早交卷的谨慎!
一幕幕在赵祯心头闪过,他除了愤怒就是愤怒。
因为没有证据这件事,他本来想要找机会敲打陈尧咨一二。
可如今看来,这波火气在赵祯心中一个劲的燃烧,怎么扑都扑不灭。
张茂则收敛笑容,因为他看出来官家脸色微变,多年的侍奉便明白官家是在生气。
他猜测不是在生宋煊的气!
那陈家怕是要被记在小本本上了。
“哎。”
刘娥叹息一声:“竟然把堂堂会元逼到这个份上,可见此次殿试做的有多过分!”
如此一来,更是给赵祯积攒了怒气。
这可是他当皇帝以来,第一次亲自主持的殿试!
结果竟然有人在这种场合给他上眼药。
如何能够让他高兴?
晏殊也慢悠悠的走过来,主动询问:
“大娘娘,我听刘侍读说要让宋煊提前交卷,此事是否为真?”
“是真的。”
刘娥回了一句:“那宋煊的卷子到底写完没写完?”
“回大娘娘的话,臣不知,也没有去看他的卷子。”
刘筠却是冷哼一声:“定然写完了,否则墨迹不干,他如何敢翻面不让人瞧呢!”
“你与宋煊相熟,又是点的他为应天府解元。”
刘娥瞧着晏殊:“想必他应该是相信你的,老身想要瞧瞧他这个大才子不足三刻写完的试卷。”
晏殊闻言眉头一挑,他有些不敢置信:
“大娘娘所言不足三刻就写完,是真是假?”
“万一这期间有人传错话,也不是不可能。”
张茂则当即站出来躬身解释,他是陛下专门派过去看的。
就怕宋会元出现什么问题,一直都在盯着。
所以他很确信时间以及宋煊试卷上的字数。
大宋又没有规定宦官不得读书认字,尤其是他要陪着赵祯一块学习的。
晏殊明白了,看样子是陛下安排的。
“那我去与他说一说。”
晏殊开口给宋煊解释道:
“宋十二有些时候性子很拗,他自幼没了娘,爹又是赌徒,大哥过继出去,二哥也是跟他爹一样。”
“所以宋十二他八岁便自立门户在街上厮混。”
“若不是被家庭所累,想必他跟臣一样,早早的就参加童子试了。”
“他戒备心是有些重的,还望大娘娘勿怪。”
刘娥知道宋煊的情况,宋庠给她说过此事。
赵祯也是知道宋煊的身世,他后来才知道,兴许是家庭出现变故,才导致八岁的宋煊来东京城溜达一圈,兴许是来寻他娘的。
二人这才有机会相遇。
大概是宋煊他娘欺骗了他,并没有来到东京,而是在南京待着,不想与他见面。
直到宋煊出息了,考中解元,她才舔着脸带着同母异父的儿子想来认亲,但是被宋煊客气的给拒绝了。
倒是刘筠、孙奭以及张茂则是头一次听说。
刘筠脸色变的好看多了,也是悠悠的长叹一声:
“倒是我误会他了。”
孙奭眉头微挑:“没想到宋会元竟然会有如此悲惨的身世。”
“去吧。”
“等等。”
赵祯喊住晏殊:“还是朕亲自去吧。”
晏殊也没有拒绝,他知道官家的心思。
方才亲自出手把宋煊弄醒,便是明证。
不过宋煊确实是胸有丘壑,将来能够帮到官家治理大宋。
只不过他们君臣二人想要颁布政策,大干一场,还需要搬动头上的那座与无法逾越的大山。
赵祯在前头走,张茂则亦步亦趋的跟在后面。
宋煊还想着刘娥会派谁来呢,自己好好恶心恶心他,加剧对陈尧咨的坏印象。
反正一个人要积累好名声,兴许需要十几二十几年的时间才能达到。
但是要坏了一个人的好名声,那所需时间很短。
或许你的办法只是一瞬间,甚至张嘴诬陷那一刻,就能败坏了他一辈子积累起来的好名声。
没想到来的是天子赵祯。
赵祯走到宋煊跟前,压低声音道:
“十二哥,你是否答完题了?”
“回官家的话,我不敢欺骗,确实是写完了,只不过方才。”
“不用解释。”
赵祯伸出手制止宋煊的话头:“我知道此事的原委,今后定然回给你一个交代的。”
“多谢官家,我真的从来都没有受到过这种委屈。”
听着宋煊的话,赵祯赞同的点点头。
依照你在家乡的行为,以及到了宋城闯下偌大的名头,甚至刚入应天书院对抗强权的翰林学士窦臭时,你都没有吃亏。
今日确实是受到了天大的委屈,且一时半会还拿他们没辙。
“大娘娘想要看看你写的策论如何?”
宋煊面露疑色:“官家,这是否不符合规矩,毕竟有太宗皇帝的例子在。”
张茂则嘴角上扬,差点就绷不住要笑了。
原来十二哥当真不是看不起自己这个宦官,他连官家都要防上一手。
上哪说理去!
赵祯也没想到宋煊会如此坚持己见,又宽慰道:
“十二哥,反正试卷朕总归是要亲眼瞧的,不过是早一会,晚一会又算得了什么?”
赵祯倒是没想到宋煊还坚持己见,倒是有些欣赏他了。
宋煊并没有因为自己这个皇帝亲自过来讨要,他就马上交卷。
毕竟这是先祖定下的规矩,他这个作为臣子的,还是要遵守的。
说明有原则!
朕喜欢有原则的人。
“既然陛下开金口了,那我自是可以交卷。”
听着宋煊的话,赵祯满意的点点头。
他让宋煊把卷子卷起来,先不着急离开大殿。
“你感觉自己写的如何?”
宋煊把自己的卷子卷起来笑道:
“正常发挥。”
赵祯脸上带着笑意。
正常发挥,那就说明十二哥他信心很足啊!
因为这句话,让赵祯心中更加期待他写的是什么内容。
随着赵祯拿着宋煊的试卷离去。
吴育有些发蒙。
宋会元的试卷如何就叫官家亲自给拿走了?
官家定然不是陈尧咨的同党!
所以,难不成真的是十二哥儿他策论写的极好,所以陛下才会亲自来瞧一瞧?
其实并不是只有吴育一个人瞧见。
倒是有不少附近抬头发愣的学子也看见这一幕了。
毕竟题目太难,一时间没有破题思路。
左右看看,也实属正常。
方才那当时大儒刘筠过来的时候,又气的拂袖而去,便让众人瞧个满眼。
如今穿着龙袍的官家亲自来取宋煊的试卷,更是让众人大感意外。
一时间心里都犯嘀咕,不知道出了什么事。
宋煊只觉得浑身轻快了不少。
这次直接把陈尧佐架在火炉上烤,我看你还能嚣张几日。
不管是不是他做的,宋煊觉得先揪出来一个狠狠的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