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赵祯都没有想到自己会出这个主意。

因为在他看来,天圣五年一甲榜单传扬出去,应天书院必定名扬天下。

只不过大多都是去求学的,极少数会想着要去当夫子。

范仲淹调到东京为官后,继任院长的压力还是挺大的,夫子也是不够用的。

就算这群人有不少考不中进士,赵祯觉得去地方上充当夫子也能吃得开,将来兴许能为大宋培养更多的人才。

祝玉听着皇帝的话,忍不住笑了笑,看样子十二哥对天子的影响还真不小。

如此安抚人的手段,可不是一般人能过想出来的。

在场的有几个人,能甘心不在参加考试了?

科举考试对于读书人的吸引力,纵然是赵宋皇帝都无法掌控的。

更不用说刚刚从他们眼前走过连中三元的宋煊为代表的新科进士。

听听皇宫外百姓的呼啸声,谁能遭得住这种露脸的诱惑?

名利双收啊!

随着皇帝的离去,这群学子也被放出了宫门。

赵祯站在城墙上,望着皇城外的百姓。

此时大多数人都走了,全都跟着游行队伍走了。

赵祯负手而立,脸上的笑意止不住。

今年真好啊!

朕年轻,十二哥他们也年轻。

连中三元与连中三尾竟然同时出现,可谓是千年难遇!

赵祯心中便觉得自己当皇帝的运气也会极佳。

那大宋王朝的气运能差的了吗?

虽然他接受过自己父皇世界上没有仙人的叮嘱,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赵宋皇权稳固。

但是气运之说,在大宋还是挺有市场的。

赵祯瞧着外面人声鼎沸的东京城,只觉得雄心壮志充斥在他的胸膛,恨不得大干一场。

“可是朕什么时候能够亲政呢?”

没有人回答赵祯的心声,他只是回头望了一下宫城内的情况。

百官各自散去,该办差的办差,该回各自府衙的回各自府衙。

“范希文,朕把你调入京师,谁可接替你充当应天书院院长啊?”

“王洙。”

范仲淹极为肯定的道:

“此子虽然年轻,但是敢想敢干,张师德等先生垂垂老矣,不是患病就是精神不济,可让张师德为院长,王洙为副院长,书院具体之事由王洙操作。”

“王洙?”

赵祯眉头上扬:“朕好像是听过这个名字。”

“天圣二年的进士,宋煊、韩琦、张方平、王尧臣以及范详等多名金榜题名的进士,全都出自他教授的甲班。”

“也好,朕是愿意相信范希文的眼光的。”

赵祯轻微颔首。

毕竟应天书院在晏殊的努力下,已经成为官学了。

如今前五名直接霸榜,只会把应天书院推向天下第一书院的宝座上去。

范仲淹的继任者有能力,还是进士!

赵祯决定亲自给王洙下一道圣旨,勉励他,顺便给他封了贴职官以作鼓励。

都是无实际职务,只是作为文官的荣誉衔,还能多领一份工资。

可以说王洙一下子就成为整个大宋最牛逼的“老师”了,一甲前五名有四个都是出自他的班级。

连此时在东京厮混的大儒刘筠、冯元都没有如此成绩。

他们只是自己个学问好,教授的学生足够多,但是还真没有遇到如此扎堆出色的学生。

宋煊等新科进士到了大相国寺,在礼部官员蔡齐的引领下,开始拜孔孟圣人,举行一系列的仪式。

东京城百姓自是围的水泄不通,要不是金吾卫的刀枪晃眼,真有敢掳走进士,直接把他们塞到女儿的被窝当中去。

石孝孙站的笔直,自家妹夫成了千百年来第一个“三尾相公”!

石家以前被杯酒释兵权,也不需要“三元相公”来拔高,因为他们都不敢想。

只是想着能有一个进士妹夫就成。

他们兄弟几个都没想到宋煊给他们介绍的不仅是进士!

光是这份气运,就不是寻常能够比拟的。

石家这几兄弟满意的不得了。

石元孙直接就不当差了,小跑着从皇宫跟了出来,此时站在弟弟身边:

“回头得送重礼谢谢状元郎啊!”

“待到他成亲的时候,咱们家定要送上厚礼。”

石元孙根本就不拿钱当钱。

只是等他不再缺钱,又站在东京城这个名利场的漩涡当中,他深刻的理解有些时候钱并不能解决许多问题。

甚至能不能保住家族海量的财富,都是一个未知数呢!

权力才是最重要的。

投资新科进士,是大宋官场的惯例。

大多数都是要在通过省试之后,然后在殿试开盲盒。

否则等人家中了进士,自是有了足够的底气,这个时候你再想贴上去,那意义可就削弱了许多。

宋煊作为“带头大哥”,在礼部官员蔡齐的指引下,充当领头羊,零零碎碎的活是真的多。

到了这个时候,都该吃中午饭了。

不过好在礼部也给准备了餐食,或者不想吃也可以走。

等待官家召开的琼林宴再次相聚。

宋煊倒是没率先离开,都这个点了,外面人山人海的,吃上饭都不知道什么时候。

他直接接过属于自己的“盒饭”,就是在大相国寺吃了起来。

韩琦等人全都围坐过来。

阮逸脸上带着笑容:“十二哥儿,我当真是没料到我能上榜。”

跟他同住的胡瑗以及张源等人全都是落榜了。

再加上之前阮逸都病的要死了,谁承想会有今日?

可谓是一脚天堂,一脚地狱了。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阮逸脸上带着笑,他都没想到会有今日!

外放到镇江军节度推官,从八品,也不错了。

阮逸闻言当真是会心一笑。

当时宋煊递给穷困潦倒自己一片金叶子的时候,他都觉得是在做梦,更不敢想能挺过来,还有今日的成就。

“十二哥说的对。”

范详脸上的笑是怎么遮都遮不住:“官家可是夸我是三尾相公!”

“呦呦~呦!”

宋煊打趣道: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你范详可是蝎子粑粑独一份啊,只有朝堂那些高官才能被称为相公,你小子钱途无量啊!”

范详嘿嘿笑着,今日他已然被巨大的惊喜给砸了。

随即包拯又主动开口:“我是没想到祝兄弟他能落榜。”

“是啊。”

韩琦也附和了一声。

他平日里虽然不爱说话,但是对于祝玉的实力也是有过了解的。

“祝大郎许是不擅长这道策论,毕竟咱们一个都没有压中考题的。”

宋煊给解释了一遭,很快就略过去了,众人陷入激烈的讨论当中。

待到吃完之后,他们还要骑马返回东华门,至少自己的衣服还要拿回来,军马要还回去。

这些马匹可是相当的珍贵!

今日游行之后,许多新科进士都极为兴奋。

宋煊等人也不例外,回去之后晚上更是不醉不睡。

新科进士的消息,自是有官府快马加鞭的传回家乡去。

宋煊考试写是户籍上的地位,消息没有送回应天府宋城的书铺位置,而是直接本着宁陵县而去。

同时也是通知了本地知县。

知县一听自己治下出了一个连中三元的状元郎,当即大喜,这不就是要升迁了!

“宋状元家在何处?”

知县连忙叫人给他准备官府以及出行的轿子,另外仪仗队也要安排上。

作为本地的“土皇帝”,一声命令之下,大多数人都转动了起来。

“哪位宋状元?”

“可是宋煊宋十二?”

“正是。”

高捕快呆愣了一会,他连忙开口道:

“吴老爷,我素来与十二郎有旧,知道他家在哪里!”

“哦?”

吴知县连忙把高捕快叫进来:

“你速速与本知县说一说宋状元的事。”

高捕快当即就开始为宋煊吹嘘起来了,什么自力更生,义薄云天,一日除两害之类的。

这下子连在县衙当小吏的宋煊堂伯父都坐不住了,连忙追着同僚问。

可是叫宋煊?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