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诸位同窗,我叫张方平,其实我对自己中了探这件事非常高兴。”

“因为十二哥他在考试之前就扬言要中探,可惜他惜败了,中了状元!”

张方平的话音刚落,便是让下面的学子一番大笑。

什么叫惜败中了状元?

这几个词是如何组合在一起的。

“为何你们不争夺状元,反倒是要争夺探?”

众人都不解,倒是有胆子大的学子发问。

张方平就是等着呢,不紧不慢的开口道:

“十二哥曾言考中状元简单,但是考中探难。”

“为何?”

张方平侃侃而谈:

“因为考中探可不简单,探郎是榜单当中第四名往后进士当中学问最好的人,我赢了一次。”

“状元与榜眼主要看他们成绩好不好,面容的评判不是十分关键。”

“但是我这个探可是前三名当中,面容最为英俊的!”

“可见我张方平在官家心中,相貌是优于宋十二与韩六郎的,我又赢了一次!”

“如此赢了两次,我如何能不高兴!”

张方平的解释倒是让众人耳目一新,纷纷笑了起来。

“倒是有点意思。”

“原来宋状元真正的目标是探郎啊!”

“你能信他说的?”

“反正我是不信的。”

许拯连连摇头:

“谁不愿意中状元呢?”

刘子墨也是点头附和。

他们两个当初脑瓜子昏了头,诬陷宋煊,发解试都没通过。

张方平又鼓舞了几句之外,希望大家能过好好学习,就算中不得状元,也要考中探。

王洙见张方平说完了,又请韩琦上去。

韩琦站在高台上,瞧着前方密密麻麻探过来的眼神,其实还是有些紧张的。

他本就是不善言辞。

只不过在宋煊身边呆久了,不再像以前那么沉默寡言。

可是往外说话也是不多。

韩琦只是讲述了自己如何刻苦学习。

同时举例当初宋煊成立的青龙互助学习小组的例子。

范详这个同桌,也就是传闻最为广泛的这个三尾相公,也在互助学习小组里面。

一甲前五名可以说都是在这个学习小组的。

尤其是策论,根本就不是闭门造车能够提升自己的,大家还是要多加讨论之类的。

当然了。

互助学习小组也不是人人都考中进士的,他们就有一个人没考中。

“青龙互助学习小组?”

章释之轻微颔首:

“有点意思,怪不得范详他在入院考试排名最后一位,三次考试也全都是在最后一位,是有点运气和实力在的。”

“啊?”

曾易友眼里露出异色:

“他连入院考试都是最后一名啊!”

“当然,这件事我印象深刻,因为我入院考试排名也在后面。”

章释之倒是没有压低声音:

“而且我还记得当初宋煊策论、诗赋第一,张方平墨义帖经第一。”

“我想起来了,这科举考试怎么改革,都逃不过他们二人之手。”

曾易友轻微颔首,他是曾巩的叔父。

如今年岁尚小的曾巩跟着他爹去赴任当知县了,是天圣二年的进士。

章释之他爹是章得象,如今是翰林学士承旨。

为翰林学士之长,是最容易升任宰相的。

对于刘娥派内侍来办事,章得象根本就不给他面子,或者直接一言不发应对。

总之,也是个十足的帝党。

毕竟如今太后执掌朝政,像章得象这样的臣子,实在是少数人。

可以说是屈指可数。

“好家伙。”

有了章释之多爆料,倒是让许多书院学子回忆起来了。

当时他们这批新生,当真是被宋煊张方平二人联手镇压的。

“怪不得王尧臣都没有考过他们三。”

韩琦说完自己的学习方法后,这才致谢,众人一阵讨论。

许多人都跃跃欲试,也要搞青龙互助学习小组。

如此一来,大家相互督促学习,查漏补缺,共同进步,兴许能过早日金榜题名。

王洙请韩琦下去休息,然后又隆重的介绍了一下宋煊。

从他第一次参加发解试落榜,到如今的连中三元,可谓是大宋立国以来最为年轻的状元郎。

榜眼探无论说的再怎么天乱坠,大家的目光依旧是放在状元郎身上。

于是在一阵欢呼声当中,宋煊接过木质喇叭,先是做了自我介绍。

“其实方才王夫子说错了一点,我也是后来才知道的。”

宋煊悠悠的叹了口气:“我以前吊儿郎当,在家乡勒马镇被称为三害之首小周处。”

听到宋煊自曝丑料,众多学子登时笑倒一片。

这便一下子拉近宋煊与自己之间的距离,原来他不是圣人啊!

宋煊倒是也没有制止,简单讲述了一下当时自己与张方平在私塾的排名,张方平第一,自己倒数第一。

那个时候只想着每日快活就得了,骑驴射猎,最喜欢打野猪,这玩意皮糙肉厚,又是祸害庄稼之类的。

韩智轩瞧着宋煊,在他记忆当中,宋煊确实是个浪荡子,明明有在私塾读书的机会,他却是不好好珍惜!

要不然自己也不会产生让自己弟弟顶替他的想法。

这种人就是不懂得知足。

然后宋煊钓鱼的时候,遇到了知府晏殊。

他是去请范院长出山的,非得要跟自己比拼钓鱼。

结果晏相公一条都钓不上来,还是自己请他吃的烤鱼。

如此有趣的旧事,更是让众人欢笑一团。

期间宋煊还嘀咕了自己成为晏殊的一句之师的事,然后晏殊就鼓励他与张方平去考取应天书院之类的。

“竟然是真的。”

黄湜也是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

“其实我第一次参加发解试并没有落榜,晏相公还是等我考中状元才给我说了实话。”

“我其实通过了,但是他看不惯我那种吊儿郎当的样子,认为我该受到磨砺,所以才选择罢黜我。”

宋煊此言一出,更是让满场之人都是感到惊讶。

张师德却是知道这件事的,因为晏殊与范仲淹他们说来着。

宋煊明明有连中三元的天赋,却是只肯把两分心思放在学习上,如何能行?

毕竟他还年轻,家里当爹的又是个烂赌鬼,他自己懒散惯了,必须给他这颗小树苗梳理直喽,让宋煊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宋煊哼笑一声:

“其实我当时就怀疑我通过发解试了,但还是因为年纪小,被晏知府给哄骗过去,我只能选择刻骨学习,才一步一步的走到今天。”

“所以我个人认为,在科举考试当中想要取得好成就,就要有一分天赋,加上九分努力才可以成功。”

这种说法,诸多学子还是头一次听。

但是宋煊的鸡汤,偏偏还是十分的受用。

大家能在应天书院学习,那就说明你拥有那一分的天赋,剩下的便是九分努力。

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

原来宋煊他是被晏殊慧眼识珠给发掘出来的,并且宋煊没有浪费自己的那一分天赋,更加刻苦努力才有来今天。

但是在下面听着的王拱寿面上却是有着极大的狐疑之色。

他是了解一点宋煊的。

十二哥他浑身上下都是天赋,哪有一丝努力的模样?

不过自己人微言轻,又是靠着宋煊的关系,才能在书院当中读书。

他很识相的没有把自己的想法与身边的同窗说。

没瞧见他们都是一脸热切的目光,瞧着十二哥呢吗?

欧阳修听着宋煊的话,悠悠的叹了口气,自己的伯乐又在何方呢?

宋煊挥挥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大家或许觉得奇怪,为什么张方平他不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

“因为他是有那个过目不忘的天赋!”

“这一本书,只要他看完了,就能全都记住,你们谁可以?”

有了宋煊的提问。

广场上更是一片嘈杂之声。

过目不忘的天赋!

这样的人竟然是真的存在的。

“怪不得他那两科可以全对,谁都考不过他。”

许拯啧啧称奇道:

“幸亏他们考上进士了,要是我跟他们一起考,当真是要被刷下来的。”

“是啊,咱们在发解试不就被他们给刷下来了吗?”

“根本就到不了殿试那一步,跟他们同台竞技!”

许拯没好气的瞥了一眼刘子墨。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