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断案~如神?
此时旗杆上挂着一个人,引起了众人的好奇心。
听着曹利用宣扬是耍杂耍的,许多人都相信了。
至于那个人穿着低品级官服。
倒是也没有几个人在意的。
能来现场的哪一个不是五品以上的高官以及家眷。
唯有宋煊那一个特邀七品小官。
但谁让人家是连中三元的状元郎呢?
在许多地方都有着“特权”!
高继勋知道事情的全貌。
他也不是刘太后的人。
高家父子三代都是效忠皇帝的。
要不然高继勋也不会如此被信任,从边疆调进宫中护卫大宋皇帝赵祯。
此时高继勋更没有往外透露什么的想法。
在天子身边,最重要的便是嘴要严。
该知道的知道,不该知道的也别瞎打听。
高继勋只是觉得宋煊这个状元郎。
不像是普通读书人那么简单。
他心中唯一的疑问,就是宋煊他习不习武?
看样子是有身手的意思。
那赵德想要反手推宋煊,结果被宋煊给反制。
光是这一点,便让高继勋怀疑。
可是曹利用却没有夸赞过宋煊这方面上的事,天天嘴上挂着自己女婿连中三元,文采名动三京之类的。
光是在这一块夸。
高继宣认为曹利用这是自己个越缺什么,他就越夸宋煊有什么,以此来达到他装逼的目的!
当然了,有一个进士女婿就足以让武将家族十分羡慕眼红。
更不用说还是如此年轻就连中三元的状元郎了。
武将集团们咬牙切齿,可还是得给曹利用陪笑脸,希望他能通过宋煊这个女婿,给自家也找一个进士女婿。
毕竟石家能与三尾相公结亲,便是宋煊从中撮合的。
石元孙从来不忌讳自己是怎么与三尾相公范详搭上话的。
范详他省试最后一名,京中哪家权贵会搭理他?
结果被石家捡了便宜。
让人后悔的直拍大腿啊!
甚至连皇太后与官家都对石家表示祝贺,三尾相公当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宋煊的牵线搭桥。
高继勋也是有女儿的,他那日也去找张方平发出邀请来着。
只不过张方平可能应约比较多,没有排到高家门前呢。
不赖张方平奇货可居,实则是其余进士都不看武将集团一眼呐。
他们想邀约都没得机会。
在其余进士看来就算是当驸马,那也比跟武将集团结亲强上不少。
像宋煊他们这类在大宋的“顶级小镇做题家”,倒是还没有坠入到当赘婿的悲惨境地。
东京的权贵们他们巴不得能与这些小镇做题家们结亲呢。
因为水患频发,朝廷以赛龙舟祭祀龙王。
祈求平安。
要不然大宋皇室也不会如此重视端午节。
毕竟东京城每年到了夏季,那可太容易被水淹了。
从朝廷到民间,谁不重视龙王爷啊?
在万众瞩目当中,随着哨子声响起,湖里的二十艘小龙舟破水而来。
一时间许多参与了扑卖之人,全都大声喊着自己所购买的龙舟号码。
赵祯面无喜色。
他怀里放着陈大郎用性命准备向自己呈现的账本。
可是他回想了一会。
不对啊!
朕记得为了彰显皇家气质。
龙舟是由珍贵的金丝楠木打造的,形制极美。
怎么账本里记载的,能是松木制作出来的龙舟呢?
关键还定了一百根松木,就实际用了三十根。
连松木都要偷工减料,可见他们是多胆大包天!
赵祯努力的回想:“如果朕没记错的话,应该是一百根金丝楠木。”
皇室是偏爱金丝楠木的。
因为经久耐用,历经千年不腐。
可以寓意着帝王朝代,也能够千年不倒。
龙椅龙床也不是纯金打造的,坐着躺着容易导致变形。
那多不“威严”啊!
故而皇室专用金丝楠木来做这类东西。
一传就传到王朝覆灭,用不着换新。
而且新朝建立,开国皇帝会下令重新做,除了传国玉玺之外,没有人愿意住前任皇帝的龙床龙椅。
金丝楠木经过打磨之后,形如金,润如玉。
再加上数量稀少,皇帝们如何能不喜欢?
况且金丝楠木在大宋是极为珍贵的。
一个原因是百年成材。
就算你出生时父母为你种下,可等你顺利活到八十岁,这棵树才进入幼苗期,就如同人参果一般。
几乎不可能让你这辈子获利,只能让你儿孙获利。
另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生长环境。
主要在云贵川的莽莽原始森林当中,采伐非常难。
到了明代中期,就很难找到像样的成品了。
然后便有乾隆借着修缮明陵,掉包里面的金丝楠木的说法。
毕竟作为十全老人,没有金丝楠木的棺椁下葬。
算不得体面!
赵祯听下面的臣子说过一个谚语,叫做“进千出百”,以此来劝谏自己不要过度采用金丝楠木。
就是上千人进山去砍伐金丝楠木,但是出来的人数只能以百来计算,可见采伐之难!
结果耗费这么多人命采伐来的金丝楠木,没有用到皇室,反倒被人给贪污了!
想到这里,赵祯拉过宋煊,语气当中又带着几丝恼怒道:
“十二哥,你也被那赵德给骗了!”
“啊?”
宋煊一时间有些发蒙:
“还望官家能够详细告知我如何被骗了。”
“朕记得建造修缮龙舟,工部报批用的是金丝楠木!”
“我艹!”
宋煊忍不住嘴里吐槽一声。
他方才也觉得用贪墨松木,实在是有些价钱少。
但也是有价值的。
因为唐宋以来许多建筑都使用松木,导致松树大量减少。
天圣元年建成的许多寺庙,报上来用的是松木,但在斗拱的有些节点构件全都使用了槐木。
甚至到了金元时期,因为西南大部分地区松木资源减少,他们只能选用更为常见的乡土树种,杨树、榆树之类的来建造宫殿庙宇。
但是这一百根松木加在一起,也不可能与一根金丝楠木相比。
赵祯只认为宋煊在说家乡俚语,他也明白那话的意思。
“金丝楠木,我都没见过。”
宋煊眉头紧锁:
“官家,这件贪腐案子是小不了的。”
“就看能掏出多少人来了。”
“您觉得呢?”
“查,严查到底!”
赵祯咬着牙十分愤怒:“我会暗中派皇城司的人配合你的。”
“好。”
就在他们二人交谈当中,六号龙舟已经领先一个身份,直接过了线。
“官家,是六号龙舟夺得第一了。”
张茂则连忙过来恭喜。
方才官家没有让他们几个跟随,此时见他们不言语了,这才上来禀告。
“是朕赢了!”
赵祯恢复了几分神采:“倒是忘了与十二哥约定赌注是什么了。”
“下次吧。”宋煊随即摆摆手:
“方才被那陈大郎所吸引,忘了此事。”
“额,哎。”
赵祯虽然没有过于强调,但是他内心还是有些失落的。
朕这赢了,又跟没赢似的。
没有点彩头,一点都不兴奋呢!
赵祯出面奖赏了六号龙舟的船员,众人谢恩。
侍女们便开始送上粽子。
宋煊接过后,就靠在栏杆上。
其实这粽子口味没怎么变。
南方咸肉粽,北方甜粽。
此时宋煊手中的便是蜜饯的。
蔡伯俙主动走过来与赵祯行礼,瞧着宋煊眼里满是妒忌之色:
“这位便是鼎鼎大名的宋状元吧?”
宋煊瞧着眼前这个年轻人,他看向赵祯:
“还未请教?”
赵祯虽然不重用蔡伯俙,但是对于这份关系还是认可的:
“十二哥,此乃我的发小,蔡伯俙,三岁时便是进士出身了。”
好家伙,神童哥啊!
连晏殊在他面前都算不得神童。
他在尿都控制不住的年纪,就能当上官。
不得不说大宋实在是太“爱神童出世”了。
“好家伙,在下佩服,我三岁的时候还尿床,他三岁就考中进士了。”
“哈哈哈。”赵祯忍不住大笑数声。
宋煊微微拱手,瞧着眼前比自己还年轻的蔡伯俙。
蔡伯俙微微得意的挺起胸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