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至於现在大街上就他与自己的隨从走著。
为什么宋煊还如此的给自己面子?
他能不能不要目送了?
待到听到门关上的声音后,张利一才止住脚步,头也不回的问道:
“宋状元可是把门给关上了?”
“关上了。”
听到这话,张利一直接往后一倒:
“快抬著我去医馆,太他娘的疼了。”
樊楼掌柜的心中很是苦闷。
盘帐的时候,他就发现了营业额下滑的极为严重。
若是长此以往下去,兴许真的能把给宋煊过目的帐册里的营业额,变成真实存在的。
到了那个时候,樊楼还有什么竞爭力啊?
林夫人那里就硬挺著,根本就不给个说辞,反倒要让自己想办法反击。
钱掌柜的愁的直挠头。
你真以为我没看过西游记是吗?
让我这个奔波霸去干掉“唐僧师徒”?
宋状元何许人也?
那可是东京城新崛起的“立地太岁”!
他都敢在皇帝、皇太后、群臣面前,把开封府尹陈尧佐喷的吐血,都不放过那个杀人犯。
属实是孙大圣大闹天宫之后,屁事没有。
整个东京城听闻此事之人,哪一个不是对他又敬又怕的?
如此一来,宋煊可是比陈尧佐这个开封府尹更能震东京城的那帮泼皮。
再加上宋煊使用犯人去清理沟渠之事。
只要你不犯了杀人等大错误,他是愿意给你改正的机会的。
参加劳动改造,不仅能让自己过的舒服点,兴许將来出狱之后还能赞点钱。
现在已经有人在谋划进开封府的监狱,然后给宋煊干活去。
因为不仅是看那些犯人,是真的能吃饱,就算米不是新米。
整个东京城又有多少人家能吃得起新米的?
光是吃饱这件事,就足够吸引人。
东京城百万人口,可没有这么多的工作岗位供应大批人吃饱穿暖。
这四个字,就足以让许多人趋之若的追隨。
钱掌柜的盘完帐后,更是长长的嘆了口气。
他走出柜檯,站在樊楼门口,望著高阶下面来来往往的黎民百姓。
许多人別说来樊楼了,就算去別脚店吃饭都难。
钱掌柜的想不明白,和气生財,为什么非要跟官府作对呢?
他想不明白。
好好的生意搞成这样。
今后樊楼还能维持“销金窟”的体面吗?
降价寻求更多的客源,那是自寻死路。
左右不过千来贯的钱財,算不得什么大钱。
钱掌柜的脸上已经带不出笑容了,他不明白为什么头脑不清醒的人,还能高高在上赚大钱!
樊楼的生意下降,那是显而易见的。
眾人好不容易得到围攻樊楼生意的机会。
不用宋煊推动,自然有人会持续的掏钱宣扬。
他们恨不得宋煊也能够给自己店里写一个诚信经营的牌子,或者按时纳税的牌子。
以此来证明自家店铺要比樊楼强。
樊楼一年营业额才十万贯,让其余七十一家正店怎么想?
哪家的营业额是这么一点钱,就不要干正店了。
趁早把店铺盘出去,免得丟人。
如今的樊楼便是丟人了,任凭你再怎么解释,酒的营业额没有算进去,可依旧大批人都说樊楼一年营业额不止十万。
那么多达官显贵去钱,钱都到哪里去了?
谣言这种玩意,別说在现代大批人相信,在古代更是极为致命的。
要不然哪也不会有狐狸叫、鱼腹藏帛等种种事例號召百姓响应了。
陈胜吴广、黄幣军起义,大批人都疯狂加入这个组织。
钱掌柜一下子就品鑑出来了,宋煊的执政理念就是只要你守法,那我就罩著你,给你方便。
若是你不守法,那我可有的是法子折腾你,我寧愿把你弄倒闭了,也不愿意你违法做事。
樊楼的情况不好,无忧洞的业务也受到了阻碍。
如今宋煊派人大肆宣扬安全客栈,以至於许多客栈都上开封县说他们也能按时交税,能否请大官人把自家店铺的名字加上去?
他们现在都是主动给县衙送钱,甚至连罚款都准备好了。
看门狗齐乐成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场景。
以至於前院人声鼎沸的。
户房清点钱数的人都忙不过来了,周县丞要求其余房也要抽出人来帮忙。
此时的宋煊就在后堂待著,张利一则是跟著郭恩在后院习武,顺便看看人家做饭。
张利一是一丁点都不猖狂了,他发现自己连年纪不大的郭恩都打不过。
这小子猛的很。
以至於让张利一產生了一种这么多年,他都白练武的挫败感。
而作为“临时知县”的赵禎,则是饶有兴趣的站在前堂。
他瞧著这帮人爭先恐后的来交税。
官府收税,什么时候都是一件难事。
无论是黎民百姓,还是富商豪绅,对於从自己口袋里往外掏钱,交上去这件事,都十分的牴触所以王朝给他们开了口子,成为进士,就有了免税的权利。
其余人则必须要老老实实交税。
但是灾荒年多了,百姓就不能如实交税。
官府收不上来税,就容易出问题。
作为皇帝,赵禎是特別愿意见到有如此多的人来交税的场景。
这意味著朝廷可以拿钱,来做出更多的事。
大宋除了要支付许多俸禄外,最大的支出就是賑灾。
赵禎光是当皇帝这几年,就发现天下各地总是会发生自然灾害。
连东京城每年都会闹上一次洪水,其余各地旱灾水灾的也没少报。
一旦发生灾祸,朝廷自是需要大笔钱支出。
以至於如今久病成医,大宋针对自然灾祸的处理,当真是比前朝强上许多。
不说大宋的百姓有福,至少比前朝运气好上那么一星半点。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情况不能避免,但隨著厢军制度的建立,也大幅度减轻毕竟加入厢军,也就是让你混个低保,吃不饱也饿不死,不至於去造反。
赵禎想要平定西夏、修黄河,收復燕云十六州。
但这都需要很多钱才能办成嘍。
別说国库的钱不多,就算赵禎想要用自己的內库支援,都拿不出来十万贯。
赵禎观看了一会,便带著人去后堂了。
他是有些不理解,以前这些人都不主动来交税,
如今宋煊就是发布了一个简单的布告,便许多人来爭前恐后缴纳欠税。
赵禎走进门,瞧著宋煊颇有些悠閒的看著开封县的各种帐册。
“十二哥。”
“回来了。”
赵禎一进屋子里就感觉凉爽许多,他坐在一旁:
“那么多人来交税,你都不去看看?”
“有什么可看的?”
宋煊开口道:“不过是为了瞧著旁人吃肉,他们只能喝汤,所以为了长远利益,才主动来缴纳欠款的,求我给他们当个守法百姓的名声罢了。”
赵禎挥舞著扇子,给自己扇风,回味著宋煊话中的深意。
如此想来,那些提前缴纳完税款的商人,吃到了肉。
现在这些没有按照规定的人一瞧有利可图,所以也来“效忠”。
“那十二哥打算怎么处理这批人?”
“就算交完税后,让他们回去先等消息。”
宋煊放下手中的书册:
“这可是官府,什么时候能够立即把流程给批完啊?”
“他们交税之后,就想让本官给他们在官府的布告上加个名字嘛。”
“有没有想过先前主动交税的那批商人怎么想?”
“你如何保证这批守法之人的利益?”
赵禎被宋煊一连几问给问住了。
相比於许多政务都是刘娥处理完,给出结果后,让赵禎去看著学习。
赵禎更喜欢宋煊这种遇到问题先让你思考,等你思考完说出自己的想法,他再说出自己的想法。
並不是所谓的教导你,而是叫做“想法”上的碰撞一人智短,三人智长。
同一个问题大家相互討论后,然后再做出拍板决定去执行。
而不是我是皇帝你必须要听我的,不充许反驳。
我是知县,你也不许反驳我,
赵禎发现宋煊是鼓励手底下的人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若是他觉得有用,就要给手下记上一笔功劳,待到“发补贴”的时候,额外给手下一笔赏钱因为赵禎以为宋煊是那种独断专行,把所有事都安排的妥妥噹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