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宋状元所言,倒是如此。”

马六那也不是本地人。

若是家族富贵,他如何能远走他乡求活呢!

宋状元不愧是平民出身,爱戴百姓,否则也不会说出蝼蚁之词。

马六倒是觉得传言不虚,自己这步棋算是走对了。

宋煊说这些,直接把马六给带歪了。

他也不想听马六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

合作,倒也不是不行。

宋煊确实想要知道无忧洞在地面上的联络站都有哪些。

最好能找一个代理人。

毕竟无忧洞是历史遗留问题,而且按照大宋的模式,也会继续存在下去。

宋煊的计划是打算从内部攻破,帮助他们“改朝换代”,尽量把这些人往正道上引领。

若是东京城的工作岗位多,没有那么多的失业人员,加入无忧洞的人也不会那么多。

赵祯是觉得大宋每次都尽心尽力的救灾,绝对没有放弃任何一个子民。

那些百姓加入厢军那就是低保。

只不过是有人不满足现状。

“宋状元当真是心怀百姓。”

马六赞扬了一句:

“小人是有罪,可也不敢在大官人面前提要求,只希望能够不死也不要流放。”

宋煊扯闲篇,马六是没太多底气待在这里的。

今日他化妆前来,也是防范着县衙里的眼线。

“那确实问题不大。”

宋煊端起茶杯笑了笑:

“整个东京城,谁不知道我宋十二心善,很少会判人死刑以及徒刑的。”

马六嘿嘿的笑了两声,没敢反驳。

宋状元若是心善,如何能有立地太岁的绰号?

外面清淤的泼皮无赖越来越多,他们连跑都不敢跑,谁不畏惧眼前这位状元郎?

“那小人就多谢宋状元郎。”

马六随即就把苍鳞的场子给报出来了。

“醉仙楼?”

宋煊确实是有些惊诧,因为醉仙楼是七十二家正店之一。

在自己下令补税的时候,醉仙楼也是老老实实的补税,并没有搞什么幺蛾子。

可谓是合法的很,属实被宋煊判定为随大流的那波经营者。

“你确定?”

“小人确定。”

马六连忙说了苍鳞是青龙堂堂主,年岁较大,处于洞主以及军师之下的第一人。

要实力有实力,要人脉有人脉。

作为醉仙楼的实际掌控人,他与官员都有交集。

寻常人怎么可能知晓他是无忧洞出身呢?

宋煊听着马六的话,看样子这个苍鳞已经洗白上岸了。

拥有明面上的身份,如今还在背地里享受着无忧洞带给他的好处。

“其余的呢?”

“先前大官人端掉的陶然客栈,乃是白虎堂堂主啸风的地盘,他是四个堂主最年轻的,资历最浅,不过三年。”

宋煊轻微颔首:“另外两个堂主的地盘,你可是知晓?”

“玄武堂的我不清楚,但是朱雀堂的我清楚,他开的是解库,专门从事放贷,与大相国寺等抢生意做。”

赵祯觉得马六这个人可以用。

一般反贼在大宋都是有统战价值的,俘虏之后不会直接弄死他们,反倒给个官职养着。

“原来如此。”

宋煊放下手中的茶杯:

“你为何不与无忧洞的人合作,从而顺利的在林家那里拿到大批金子,成为你再次起家的资本?”

马六一下子就被问住了。

他其实是打算隐瞒这件事的。

因为没必要提,现在被宋煊这么一问,马六刚刚放松的心情,一下子就提起来了。

本来是主动投靠,若是被问到这里,那岂不是走投无路来投靠到?

那自己的“投诚”的份量,岂不是很低?

马六伸手抹了一下额头上的热汗,他盯着宋煊,见宋煊毫不在意,就等着他的回答。

他还在纠结,要不要隐瞒。

最终马六长叹一声:

“倒是瞒不过宋状元,我是提前与苍鳞聊过,本想着事成之后五五分成,但是他想要全都要。”

“走投无路之下,我只能来宋状元这里求活路。”

“嗯,我倒是欣赏你的诚实。”

宋煊展颜一笑:

“既然你实话实话了,那本官也就不会继续防备你了。”

马六长长的吐了口气,幸亏自己没有自作聪明。

人家宋状元能够年纪轻轻连中三元,那定然是世上顶聪明之人。

否则也不会问出这种问题来。

“多谢大官人,我马六定然不会辜负大官人的信任。”

“手里还有钱吗?”

“有。”

“行,不够用的话,找门口的齐乐成就成,他与我汇报后,我批给你些钱财用。”

“多谢大官人。”

马六下意识的想要摸索自己的光头。

宋煊轻微颔首:“那林仲容的事,最近风头很盛,你不要轻易露头,实在不行就回你老巢去猫着。”

“明白。”

“你去给我打探清楚无忧洞玄武堂的主要地面联络站在哪里就成。”

“大官人,这是何意?”

马六不理解,毕竟最大的醉仙楼已经暴露出来了,如何还要抓住其余小角色。

“那苍鳞正经经营买卖,正经纳税,我也没有什么借口去突然拘捕他。”

宋煊身体微微靠前:

“但是我想要知道朝廷部门藏了多少无忧洞的人,这件事才对我很重要,事关官家的安危。”

“此事你若是办好了,我包你无罪,兴许还能给你讨个官当当。”

“啊,这敢情好。”

马六颇为激动的站起来。

若是自己这只阴沟里的老鼠,摇身一变,也能成为大宋官员。

旁人也唤他一句大官人。

光是想想,就觉得这种滋味美妙极了。

“小人一定用心办事。”

“嗯。”

宋煊让王保把他从后门送走,今后若是沟通,就化妆找齐乐成就成。

待到他走了之后,赵祯从屏风旁出来。

“十二哥,你要招安他?”

“当然了。”

宋煊只不过是使出大宋朝惯用手段“招安”。

像宋江这种人,在大宋那是极为普遍的。

别说通过科举考不上的,就算是没本事走到科举场上的人,寻常百姓也会畅想若是自己成了官老爷,那得多爽啊!

像这种事,宋太宗就亲自操刀过。

当年京城外有一伙贼人,常常骚扰百姓,赵光义就下旨,免除他们的罪名,且保证不会杀死他们。

这帮人立马就接受了,为了表示对他们的信任和重视。

赵光义给他们赐予钱衣,提拔他们当官。

然后这一优良传统就被后代皇帝给继承下来了。

宋真宗、仁宗都有过如此操作。

不仅皇帝喜欢干,诸如不少文臣,苏轼、李纲是十分赞同的,尤其是李纲还亲身实践。

“依我观之,十二哥不是不相信他方才的言谈吗?”

“不错。”

宋煊又给自己倒了杯凉茶:“但并不妨碍我用他去做事。”

“像这种贼子出身的人,若是给了官职,今后怕是会更加认同自己的身份。”

属实是皈依者狂热了。

“尤其是他走了捷径,不被人怀疑,那才叫怪呢。”

宋煊请赵祯坐下。

赵祯知道自己不必什么事都劳心劳力。

但是若是让他像汉高祖那般只抓住一些重点事去做,其余的都放权给下面的臣子,他当真是做不到。

就算是把事情交代给下面的臣子,赵祯自己也得心里有谱,知道来龙去脉,他才能安心入睡。

至少刘邦那份豁达的心思,赵祯就没有。

他有的只是能“忍”。

可以说,忍字,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