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孩童贏一次,至少能认识一些字,这也是极好的。

作为夫子的士子也能贏一次,靠自己本事挣点傍身钱。

过了这村可就没这么容易挣钱了。

“好事。”

贾昌朝是举双手赞成的:“就是不知道要教授这些孩童什么?”

“千字文,百家姓以及加减法和九九乘表,我想要让孩童从一一得一开始学,这样方便记忆。”

因为在大宋,即使是平民也愿意经商,所以加减乘除这些许多人都愿意学。

只不过传下来的九九乘表法都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到二半而一结束。

“一一得一?”

贾昌朝眼里露出疑色,顺著教授,倒是也没什么。

“如此方便记忆,加深孩童从一数到九点印象。”

“原来如此。”

宋煊既然能考中状元,定然是有点能耐在身上的,这点你不服不行。

“这批孩童若是將来有心科举,也算是被咱们给启蒙了。”

贾昌朝頷首。

寻常百姓认识一千个字,再会些算数,那就可以在县衙里谋求工作了。

就算是去了酒楼应聘,机会也比寻常人要大。

因为就算酒楼里掛著许多招牌菜,可大部分人都不识字,还是要靠著博士给他们报菜名的。

“宋状元,如今东京城內粮价颇高,官府賑灾的钱粮若是浪费在购买笔墨纸砚上,怕是会有人说閒话的。”

贾昌朝也对宋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因为读书真的是一件耗费钱財的事。

“无妨,在城外用沙子和树枝来学习就成。”

“妙啊!”

贾昌朝没想到这批钱就省下来了:“还是宋状元头脑灵活。”

“哈哈哈,贾兄谬讚了。”宋煊脸上带著笑意:“这是我从我好友欧阳修身上学来的。”

“好。”

贾昌朝了解完了前因后果,便站起身来:

“既然如此,在广文馆学习的落榜者也就两个班,共计六十人,不知道宋状元要多少人?”

“先招募吧,万一有人不乐意呢。”

宋煊也站起身来:

“这个时节还没有选择回家的,多半是家里有点底气的。”

因为落榜之后,学子们为了省钱都会回家,待到二三年后再返回东京城。

毕竟在东京城生存,那压力可是太大了。

“好。”

贾昌朝让宋煊等一下,他要去把两个班的人都集合在一个班里,等待。

“可是宋状元,在下是张世禹,祖父张美,如今我在国子监担任讲书,去参加过宋状元的婚宴的。”

张美是开国武將,属於搞后勤搞的非常好,受到大周大宋三个皇帝的宠信。

他曾孙女张美人是受到赵禎的宠妃,想要立她为皇后,但是年纪轻轻就死了,等著赵禎亲政后追封为皇后。

宋煊有些诧异。

因为自己婚宴的时候,许多武將世家都携老扶幼的来了,他著实是有些记不清楚人了。

要是张方平在身边就好了,可惜他现在在皇城內上班,就算官家不在,他也得去。

万一刘娥需要他们这群人给出主意参谋参谋呢。

再加上张方平如今只是一个小佐官,不如宋煊在外面是主官乾的痛快。

“张讲书。”

宋煊也是行叉手礼:“未曾想到您竟然弃武从文了。”

“哈哈哈。”张世禹早就习惯了这种说辞:

“族中兄弟太多,哪有那么多位置,更何况当个文官也挺好的。”

宋煊点点头。

开国武將家里安排子孙读书,希望有一部分人能转去科举当文官,也是计划之內的事。

在大宋,文官就是要高人一等。

“方才我听了宋状元的话,倒是有所感悟。”

“请讲。”

“宋状元此意是好的,但是教授孩童怕不是要一整天都要待在城外。”

张世禹摸了下鬍鬚:“不如在国子监安置这些孩童,每日早上差人接过来,天黑之前在给集体送出去。”

“这样既有了桌椅可用,还能间接的让那些来学习的学子也能抽出空来,轮流教授学习。”

“毕竟这些落榜士子,內心还是渴望自己的学业精进的。”

宋煊点点头,倒是可以考虑一下:“国子监能同意吗?”

“毕竟外面的灾民可是不少,携老扶幼的,怕是房间不够用。”

“宋状元放心,反正那帮官员之子的心思也不在学习上,让他们先把教室腾几间,挤在一起,不限制固定位置坐著,他们都不一定什么时候会来学习。”

“能行吗?”

宋煊觉得这个招也不错。

“祭酒那里我去说。”

“多谢。”

宋煊再次道谢,张世禹不愧是武將家庭出身。

他风风火火直接就去找国子监祭酒说此事了。

祭酒就相当於校长。

没让宋煊等太久,贾昌朝把人都给凑齐了。

诸多落榜生瞧著宋煊身著朱服走进来,个个是目瞪口呆。

许多人都心生羡慕。

他们有不少人都是跟宋煊同一届的考生。

瞧瞧人家宋煊,连中三元,是所有读书人的最愿意瞎想的目標。

可惜世上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

原本以为宋煊在东京城担任七品知县,政绩做的风生水起,就已经够厉害了。

今日他都穿上朱服了,这也忒快了。

而且教室里坐著的站著的人,还有更往前届的落榜生呢。

宋煊抬眼扫去,发现大部分人都比自己岁数大。

或者说科举这个事,当真是磨人,能够让人从面相看就看出来愁苦之色。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宋煊,眼里或多或少都是羡慕。

要我是他就好了呀。

谁没有畅想过自己中进士后,意气风发的模样?

也就是这一点支撑著自己继续走下去。

“诸位,我是宋煊,开封县知县,今日是有事来到这里。”

宋煊介绍完之后,就给眾人说了他的条件,当然是在不耽误你们学习的基础上。

顺便又介绍了一下有关教授孩童千字文、百家姓得奖励,另外加减乘除,九九乘法,是给算学学子准备的。

除了基本每日工钱,千字文教会一个孩童便是会奖励两贯,若是教不全,就按照字数给钱。

同样,百家姓也是如此。

可以说宋煊开出来的价码不错了。

每日有基础工资外加餐补,等待结算的时候,还有额外奖励,就看自己的本事了。

“宋状元,我等可是要时刻盯著?”

“我会额外再僱佣些閒汉,老弱妇孺帮忙照看孩子,防止他们乱跑。”

宋煊又笑了笑:“当然了,他们的工钱如何能与你们相提並论呢。”

如今在大宋,教学那也是个技术工种,开价高些也正常。

有人不断的提问,又有人相互交流沟通。

主要是大家衡量,要不要为这点蝇头小利换取自己宝贵的学习时间。

“学生章岷,愿意应聘。”

“好。”

宋煊应了一声,隨手在一旁的纸上记上他的名字。

章岷与宋煊是同一届考生,奈何应天府学生大爆发,挤落了他人名额,导致本该考上的落榜了。

章岷的族兄是章得象,章家在福建浦城家族显赫。

所以不算差钱,只是想要在这里学习。

他也有族兄弟给他写信,让他去应天书院学习,但是章岷就是头铁。

认为根本就不是应天书院的缘由,而是晏殊广发贴,招纳了不少其余各地的英年才俊,才会有如此突出的成绩。

那么多学子都跟风去应天书院学习,人一旦多起来,夫子不够用,教学质量必然会下降。

章岷认为自己在东京城学习也是不错的选择。

再加上有族兄章得象在学士院任职,对他也多有照拂,属於吃喝不愁。

此时第一个应承下来,就是想要看看宋煊想要做什么打算。

这可是近距离接触这位状元郎的机会,章岷不愿意错过。

万一能从他身上学到一些应试的技巧,那也是自己赚到了。

什么钱不钱的,只要宋煊站在这里,那就是一块活招牌。

章岷第一个吃螃蟹后,教室內满满当当的人寂静无声。

因为宋煊只是记录名字,並没有继续加大筹码!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