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別给脸不接著
曹利用瞧著这帮人脸上难以置信的模样,特別是一旁的耶律狗儿,心里跟吃了蜜似的甜。
就自己这个好女婿,在大宋有面,在大辽同样也得有面。
耶律狗儿自然不会主动询问是什么诗赋,让曹利用继续得瑟。
但是隱没在人群里的耶律庶成抬著头喊了一声:
“不知宋十二的新词,可否让我也立即鑑赏一二?”
没等宋煊回话,曹利用咳嗽了一声:
“此词我倒是背下来了,只不过若是隨口念一遍,你们也记不住。”
“再加上你们契丹人都不懂的汉字,写出来也没有用。”
耶律狗儿却是不乐意了,直接把耶律庶成给推出来了:
“曹主使,你莫要小我契丹人。”
“耶律庶成,乃是我大辽神童,自幼好学,过目不忘,精通契丹文、汉字,尤擅诗文。”
“你女婿给你做的诗词亮出来他便知道好坏,你儘管说,他一遍就能记住。”
“过目不忘?”
宋煊看向隱藏在契丹人里的刘六。
他也跟张方平一样?
宋煊以为这种人属实是难得一见,未曾想大辽也有这样的人物。
曹利用当然知道宋煊的好友张方平那也是过目不忘的。
而且他有些时候也愿意同张方平聊天了解这些事,许多同僚都想要爭取张方平当自家女婿。
万一也遗传了这种过目不忘的本事,將来对於科举那岂不是简简单单?
但是曹利用也是有些惊,契丹作为狄夷,也有这样的人?
耶律庶成也不再隱瞒,索性站起身来大大方方的道:
“曹主使,宋副使,我自幼仰慕先贤之学,也就比旁人多学习了一点。”
曹利用点头,隨即干分慷慨激昂的吟诵起宋煊给他写的那首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契丹主使耶律狗儿纵然不喜欢中原文化。
可是听著身旁曹利用慷慨激昂的吟诵。
他也感觉自己像是回到了战场上,同敌人廝杀的场景。
尤其是最后一句可怜白髮生,让耶律狗儿抿了抿嘴,一时间心情都有些低落。
这是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
契丹人在诗词这方面创作上,確实不如他们南人。
他曹老狗的女婿怎么能写出这么好的东西来呢?
为什么就不是我契丹人写出来的!
大唐诗人李太白,耶律狗儿是知道的。
尤其是我大辽是继承了大唐的法统。
这种人才应该是我大辽的才对啊!
耶律狗儿內心是一边回味,一边发酸。
耶律庶成等年轻人更喜欢的是这首词的开局前半部分,那可真叫一个有感觉。
他们大多都渴望在战场上证明自己,况且打打女真人,平叛一下韃靶几乎没太大的风险。
要是远征高丽、西夏、回鹊倒是风险不小。
“好词。”
耶律庶成直接讚嘆了一句:
“当真是好词,前半闕听著仿佛身处战场当中,下半闕老將军的形象跃然纸上。”
有了耶律庶成的夸奖,其余契丹贵族也是交头接耳起来。
这首词听著確实有力气,恨不得当场来一次骑射泄泄心中的那股子气。
让他们这些宋人好好瞧瞧,什么才叫真正的骑射。
吕德懋盯著对面的宋煊,因为他们二人都坐在主使的下手。
这首词对於曹利用这种武夫,实在是太贴切了。
甚至传播到大辽去,吕德懋相信契丹贵族对於这首词的接受度也会极高。
总比宋煊的那首什么中秋赏月要传播的更广泛。
那首千古第一中秋词,在大辽可不是谁都能欣赏的了。
主要是契丹人对中秋赏月没有习俗。
他们崇拜的是太阳。
每个月初一都要举行祭祀太阳,重大节日也是如此,诸如新帝登基之类的,耶律阿保机把这件事与皇权结合起来了。
“宋副使当真是写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好词。”
吕德懋也是讚扬了一句,但是对宋煊这样的人还是秉承著谨慎的对待態度。
像这种聪慧之人,心高气傲之外,那也是十分的有心机。
“好叫吕副使知晓,我当时没想那么多,我岳父喜欢这首词,那就可以了。”
宋煊依旧是脸上掛著笑,对於在辽国能入仕的汉臣也是十分警惕。
若是没有脑子之人,他怎么可能会在大辽混的这么好呢?
那耶律狗儿怕不是名义上的主使,一切决断,都是这个副使做主。
双方各为其主罢了。
吕德懋这种人,可不会因为汉人的身份,做事就会对大宋网开一面。
灭宋的主体,那也是燕云等地的地主官宦阶级一举推动的。
况且大宋对於他们也没有什么拉拢之意。
若是稍加拉拢,那更会让契丹人觉得他们有统战价值。
“宋副使谦虚了。”
吕德懋又吹捧了几句。
他发现宋煊丝毫不会为他能做出这些诗词,被旁人吹捧感到骄傲。
这说明要么他真的满腹才华,对於做出一首好词来,没什么太大的感触。
要么就说他小小年纪对旁人捧杀这种手段,早就识破了,没什么太大的感触。
“这宋人怎么总是会有如此沉稳的后辈子弟?”
“难道这中原之地当然是能出能人?”
吕德懋没把心里话说出来,他其实作为辽使来的频繁,时不时的就会发现宋人出现几个人才。
而这样的人,在大辽几乎就不会出现,甚至是汉人都没有。
这让吕德懋百思不得其解,为了维持自家的富贵,他对付像宋煊这样的南人,更是暗暗告诫自己今后需要小心应对。
耶律宗福瞧著周遭人都吹捧宋煊,当即不屑的开口道:
“我早就听闻宋状元善於诗词,今日一见果真不同凡响。”
“不过我又听宋状元说担任了开封县知县,城外那些灾民,可是由宋状元賑济?”
“不知这位?”
耶律宗福再次介绍了一下自己。
宋煊轻微頜首。
原来是韩德让家族的,他听了吕德懋念名字,倒是並没有跟人脸一对一的比对上。
此人看著也有几分契丹人的相貌了。
韩家大部分人都被赐姓耶律,娶的也多是萧家女儿。
宋煊也懒得跟他辩驳,而是点点头:
“你说的对,此事倒是我欠考虑了,等我回去稟报官家与大娘娘再说。”
耶律宗福嘴角上扬。
他可以在大辽保持谦虚,但是这里是大宋。
他若是保持谦卑。
不仅会让宋人看不上,同样也会让契丹人看不上,而且还会认为你与宋人之间有暖昧不清的关係。
大辽的政敌也会以此为藉口攻击你。
毕竟从韩德让开始,韩家的政敌,特別是保守派,一直都十分排斥汉臣。
即使韩德让在高梁河之战获胜,又成为託孤大臣。
可因为他的出身(奴隶),即使被封王,成为皇帝的义兄,跟宋真宗一个待遇。
那他在大辽当中依旧有不少的政敌。
至於韩德让与萧太后之间的私情,宋辽两国都有记载。
当年签订盟约之前,曹利用去辽营当中,也是目击韩、萧二人同坐驼车,与他谈判的最八卦的便是辽国內部一直都有人传言,楚王耶律隆祐是他与萧太后的私生子。
而且耶律隆祐的儿子耶律胡都古都过继给了韩德让。
可是耶律胡都古也没儿子,让耶律胡都古的弟弟再过继给了韩德让。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反正过继给韩德让的儿子孙子全都因为无子,但辽国皇帝一直都是把皇族子嗣过继给他,奉承香火。
直到大辽最后一个皇帝也是这么办的。
正牌有血缘关係的韩家其余子嗣,都没资格成为韩德让的嗣子嗣孙。
宋煊如此整脚的託词,耶律宗福满意。
他就是试探出来了,宋煊真的把那些碍眼的乞写给赶走了。
所以他才没有瞧见,那就成了。
至於宋人怎么对待他下面的灾民,耶律宗福是一丁点都不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