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庶成带着任务来的,心里还在想着合适的说辞,等他进门瞧见还有人在,便顺从的坐在一旁。
“刘六,这位是大娘娘身边侍奉的杨太监,方才我们之间讨论一些事情,你来寻我可是有要紧的事?”
“没有,宋十二,你尽管先忙。”
耶律庶成打量了一下身边的宦官,倒是没多说什么。
杨怀敏对于契丹人来寻宋煊也是有些奇怪。
“若是你们有重要的事,我可以先离开。”
耶律庶成其实很希望旁人离开,但是他又不好开口,只能摇头:
“只是来请教一些有关书籍方面的事。”
“小事,杨太监稍微等待一下。”
宋煊直接盯着耶律庶成面上带着笑意:“不知道刘六你想要问哪方面的书籍?”
“医学。”
耶律庶成只能顺着宋煊的话茬往外说,至于其余的怕是也没什么兴趣。
“医学?”宋煊眉头一挑:
“这方面我倒是不太清楚,我只清楚黄帝内经,还有难经,可是有家人病了?”
“是啊。”耶律庶成连连点头:
“我大辽在医学方面,还是靠着巫医,效果不说也罢,中原医学发达,所以想要来寻一些方子为家人治病。”
“哎,刘六,你不可妄自菲薄。”
宋煊脸上带着笑:
“我对于这些巫医确实是怀有敬意之心的。”
“啊?”
不光是耶律庶成,亦或者是杨怀敏,都被宋煊这个言论惊到了。
杨怀敏可不觉得巫医有什么手段,相反他认为宋煊应该是知道王神医居住在应天府南京城的。
而耶律庶成则是觉得宋煊是在说笑,他自幼没少见识巫医,作为通读汉家书籍的他,对于巫医鄙视的很。
“你们不要如此看着我,二位可是知道苏武?”
“当然,苏武牧羊的故事,我也是听过的。”
耶律庶成不觉得苏武在北海活了十九年,能跟巫医扯上什么关系。
宋煊主动解释道:
“当年苏武不堪受辱,直接自刎而死,本来都没有气息了,但是硬生生被匈奴人的巫医给救回来了。”
他看着耶律庶成道:
“如此危险的病情,放在我中原地带都不一定能活,苏武却被救活了,谁要说巫医没本事,我第一个不答应。”
“要不是这个巫医的手艺,苏武想要在北海活了十九年才艰难返回大汉根本就不可能。”
二人没想到宋煊会找到这个角度,细细思索确实如此。
耶律庶成已经确信过陛下在全国都召集了许多有名的巫医。
最后还是燕云之地的汉人郎中说来大宋碰一碰运气。
万一能够找到偏方,那也是极好的。
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大辽的郎中加一起也不如宋人的郎中,他们在应对一些疑难杂症的时候,是真的可以拿出偏方。
甭管用处有多大,至少能让你看见点希望。
“宋状元说的有道理。”
杨怀敏很快就回过味来,当即赞叹起来,大宋的医书怎么能被契丹人给学了去呢?
就算宋状元他博学多才,可说了两个比较古老的医书外,并没有透露什么唐朝以及太宗皇帝派全国有名的医生编纂出来的医书。
这种事,宋状元不可能不知道的。
杨怀敏猜测宋煊那就是在故意装傻充愣,搪塞眼前这个契丹人。
“多谢宋状元的提醒。”
耶律庶成听了宋煊的提醒,也是觉得有道理。
再加上陛下那种身份,寻常人怕是根本就不敢给予施救之法。
不用想那些巫医绝对不敢在大辽皇帝身上,复刻苏武那种极端救治之法。
只不过契丹贵族大多都喜欢宋人的东西,造成了宋人除了战备方面不行,但是其余方面都比大辽要好上许多倍的感觉。
所以对于这个兄弟之国,有些契丹贵族还是放心的,不耽误自己享受就成。
连皇帝都不可避免以使用宋人的商品为荣,上行下效,这种风气弥漫了很多年了。
如今耶律庶成奉命来大宋这边找医书,那实在是正常。
耶律庶成来的主要任务是这个,但相比于医书方面,他临时发现了一个更加重要的任务。
他好不容易参与进来,一旦能够在此事当中立下功勋,可是要比寻找医书要来的更加直接。
毕竟就算是找到了医书,那也是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按照医书上的方子给陛下治病,那更是一个漫长的时间。
尤其是还不能出现什么错误,一旦方子不对,那对于陛下就是致命的,同时对于自己也是致命的。
这个活纯属收益大但风险也大。
可买下海东青这玩意,收益最大,风险倒不那么大,而且显而易见。
兴许陛下瞧见这件宝物,就会认为是上天庇佑他,他的心气好了,那身体上的病症兴许也能减缓。
耶律庶成咳嗽了一声:“我回去之后会多多搜罗这方面的巫医,但是大宋的医术,全天下都比不过,这是谁都知道的。”
“哎,刘六,话不是这么说的。”杨怀敏轻笑一声:
“正所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医术这方面,每个人擅长治理的病症不一样。”
“至少我大宋可没有什么能够,把人从没了气息那里救回来的手段。”
“是啊。”宋煊连连点头:
“若是害了风寒之类的,我觉得我大宋郎中在这方面还是非常有手段的,不知道你的亲人是何病症?”
耶律庶成也没瞒着:“就是爱喝水,但是感觉到口渴,也容易撒尿。”
“没听说过这种病症。”
宋煊轻微摇摇头:“应该不是风寒类的。”
杨怀敏立马就猜出来是消渴症,宫里的贵人曾经有过,但是他嘴上也摇头:
“我也没听过。”
“东京城名医较多,刘六你可以去询问一二。”
宋煊指了指外面:
“若是不知道地点,我让我的人帮你叫个闲汉,他定然能带你去,保准不敢骗你。”
耶律庶成很清楚宋煊是在催促自己离开,他不知道要与皇太后身边的人商议什么事。
亦或者是有关拍卖会的事,大宋的皇太后也是在关注?
所以宋煊没有时间理会自己?
耶律庶成见没有达到目的,也不好多强留,毕竟是个要脸面的契丹人。
所以只能挂上勉强的笑意,直接离开了,他说自己去寻闲汉。
待到人走后,杨怀敏眯着眼睛道:
“宋状元,他方才说的病症该是消渴症,世上并没有这种病症的根治之法,严重点会眼睛看不见,连脚都会损坏。”
“幸亏杨太监方才什么都没说,要不然坏了人家的希望,反倒会埋怨你啊,在下佩服。”
听到宋煊的夸赞,杨怀敏哈哈大笑。
他在宫中这么多年,靠着就是察言观色,谨言慎行。
该说的说。
不该说的那一个字都不能往外蹦。
“还是不如宋状元所说的苏武例子,一下就把他给诓住了,让他无从反驳,还变相的讥讽他是蛮夷。”
毕竟他们契丹人的习俗与匈奴人也没差太多。
“杨太监,谬赞了。”
宋煊并没有反驳,而是认真的道:
“苏武自杀,逼得匈奴人把保命的手段都拿出来了,要不然等待的便是汉军的问责。”
“哦?”杨怀敏有些不理解:“还望宋状元能够解惑。”
“杨太监也应该知道大汉的使者是最容易死的吧?”
宋煊这个问题倒是把杨怀敏给问住了,他不是很清楚,于是只能点点头。
“大汉讲究的便是一个师出有名,那些汉家使者大多都是逼得其余国家动手杀他。”
“连让太后侍寝这种事都能做得出来,还有什么是汉使做不到的?”
“啊?”杨怀敏当真没听说过这种事:“他们为何要如此相逼啊?”
“当然是为了让大汉师出有名,你杀了我的使者,我就要灭了你的国家,这个汉使的妻儿老小都会受到封赏。”
“啊?竟有此等事!”
杨怀敏觉得自己长知识了。
他觉得还得是状元郎,懂的就是多。
现在还在震惊于汉使的凶猛,竟然能让一国太后陪睡,这在大宋是根本无法想象的一件事。
杨怀敏也不多留,帮助宋煊“赶走”了契丹人,便离开了。
而耶律庶成心里是真的难受,今日没得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