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口,他找了到看门之人齐乐成,上气不接下气的递上自己的纸条。
齐乐成瞧著眼前这个跟黑猴似的人,打开纸条一瞧是宋大官人的私印,再看內容,让他等著。
於是去了门內专门给他建造的门房,齐乐成同样写了一个纸条,盖上了自己的私印。
如此才交给了眼前这个人,让他回去。
池三又气喘吁吁的跑回樊楼,钱掌柜的別的也没干,就专门等著呢。
两张纸条到手,钱掌柜的叫人给他上一杯香茶解解渴,要上好的茶叶。
他把两张纸条收起来后,拿起池三登记的货物册子:“不知道这位客官想要什么时候拍卖?”
池三坐在椅子上,喘著粗气:“能给我安排提前三个月吗?”
“当然了,就算是客官想要安排进下场,那也能给你安排进去。”
“可是才的规矩不是?”
“哈哈哈。”钱掌柜大笑几声:”不错,是谁来都得等著,可也有例外。“
“那就是宋大官人的规矩,便是规矩。”
“你有宋大官人写的条子,程序正確,那自然可以插队。”
池三是第一次切实的感受到什么叫做“权力”!
这可是东京城,而不是像广州府那样的偏远地区。
所以他愣神了好一会:
“下期不,我的货,还在三十里外的码头上,要卸下来还需要排队。”
“就算是加钱,无论是码头的搬运工还是车马行都不愿意。”
“行了,你不用说了。”
钱掌柜的喊来一个人,让他跟著眼前这位客官跑一趟。
先把货给卸了,运到城外给官府先上一次税后,再给引导到宋大官人指定的安全客栈去居住。
待到办完这件事,等晚上在来樊楼。
届时就可以拿著宝贝,直接来找刘知州交谈商议生意。
池三浑浑噩噩的跟著做完,没想到所有摆在他面前的难题,全都迎刃而解。
其余跟著他的兄弟们,都觉得池三哥儿当真是有本事的人。
去了东京城一趟,就能搞定所有关节。
他们也能在东京城好好瀟洒几日,甚至连船都会有人专门看管。
池三带著眾人住进客栈,一时间还是有些发蒙。
他知道这些便利之处,不是他自己带来的,而是那位宋大官人。
池三不知道宋大官人为什么要帮助自己,他心里其实挺没底的。
可是又十分渴望与宋煊建立更长久的关係。
因为这种“特权”的感觉,可真是让他著迷啊!
先不说那条码头上有多少人都老老实实的排队,光是面见刘知州详谈这件事,可就没几个人能够做到的。
池三见了刘从德拿出登记过的宝贝,若是被刘从德抢走,他也没什么办法。
可是有宋煊在这里做推荐,连刘从德都高看眼前这个黑猴一眼。
不知道他怎么就入了十二哥儿的眼了?
刘从德对於这宝贝从什么四方蛮夷来的,根本就不在乎。
这些外国来的琉璃,有哪一件做的比那件海东青还要好的?
根本就没有!
於是刘从德只是打听了一下有关海外贸易的事,並没有多说什么,让他自己定什么时候参加哪一场。
至於费用,无论卖出什么价格,就抽一成。
池三大惊,他可是提前打听了樊楼的佣金,至少两成以上。
不光如此,若是卖出底价,多的那部分要对半分。
池三晕晕乎乎的从樊楼出来,又被东京城夜市的热闹所裹挟。
无论如何,他都要等著宋煊回来。
反正这次出海大赚一笔,他也正想享受两年呢。
刘从德站在窗户边,瞧著那个黑黢黢的池三郎走进人群当中,消失不见。
他有些不明白,宋煊为什么会对出海贸易感兴趣?
那可是九死一生的活。
虽然获利不少,可是一旦遇到事,连跑都没地方跑。
刘从德是不愿意冒这种险的。
在陆地上倒是有地方可以躲避,还能跑路。
大海。
他没看过,但是听说过,更何况刘从德也不会鳧水。
刘从德知道宋煊是回家乡去参加张方平的大婚,相比於海贸之类的事,他更担心的是如今东京城的风言风语会传到契丹人的耳朵里去。
这都是四月了,契丹人还没有凑够钱到达东京城呢。
而此时的大契丹中京。
皇帝耶律隆绪听著眾人的匯报,十万金已经凑好了。
因为加税的行为,確实又导致了一些反叛事件发生。
不过耶律隆绪他也不在乎。
就算不加税,这些四方部族,什么时候也都会想法子反叛大辽的统治。
如今的藉口又不用重新找了,直接反叛。
耶律隆绪也能理解,他要是作为部落首领,瞧见曾见的渔猎民族当上皇帝,那心里也会不服气。
凭什么大家都是渔猎,就你统治我们呢?
耶律隆绪对於中原文化也是十分嚮往的,对於四方蛮夷,骨子里他也是鄙视的很。
他完全不认为自己也是蛮夷。
宋人的使者对於他们的评价也都是蛮夷,但是契丹皇帝一直都在力证自己不是蛮夷。
相比於宋朝嘴上说说鄙视蛮夷,契丹人的皇帝,对於蛮夷那可是用刀子说话的,根本就不把他们当人看,全都是会说话的牲畜。
现在他这个当皇帝的需要牲畜提供自己的皮毛供他享乐,谁敢反抗,大契丹的士卒,必然会把他们全都砍成粉末。
至於他说要加税十万两黄金,下面给偷偷加到二十万两。
耶律隆绪也没有太大的情绪。
大家都是一个盘子里吃饭的,利益这方面都是共有的。
他不会割了自己基本盘的利益,只要有利益,契丹人就能紧紧的围绕在他们身边。
周遭部落虽然没有多少黄金,但是牛羊甚至马匹以及珍珠等东西,全都可以拉到榷场换钱。
以至於从去年开始到今年的榷场,交易十分频繁。
宋朝为此也收了不少税钱,同样的羊肉价格也稍微有些回落。
这可是好事。
宋人得到羊就会赶到东京城二次发卖,养羊那也有专门人去养,否则这些羊便会掉膘,更卖不上价钱了。
耶律隆绪很谨慎的没有让人把搜刮以及买卖来的铜钱再给运回大宋。
而是让他们拿著九万两黄金去。
金子他们可以再挖,再搜集铸成金鋌。
但是铜钱送回去,那契丹人可就不能再铸造精美的宋钱了。
就算是收上来的是铜钱,那也要换成黄金。
耶律隆绪又把耶律狗儿叫来,仔细交代了一阵。
此番运送宝贝,务必小心,寧愿费的时间长一些,也不能急急躁躁的。
这件事任务艰巨,绝不能出现一丝的紕漏。
对於这件宝贝,耶律隆绪已经思念了许久,他可害怕这玩意到了他手里,因为一丝的紕漏出现任何问题。
“陛下,此事若是出现丝紕漏,臣提头来见。”
“朕不要你的头,朕的要是这件宝贝,不能出现一丝的差错。”
“喏。”
耶律狗儿连忙应声,拍著胸脯保证。
耶律隆绪又递给他国书:
“你让宋人派军队护送,防止有宵小之辈给偷盗走,或者出现什么紕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