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待到了我契丹边境,朕是差早早的在那等待护送你们。”

“喏。”

耶律狗儿再次应声,接过国书,在皇帝的注目下,自是拉著大批金子,直奔东京城而去。

这一次,他定要把宝贝给夺回来。

皇太妃萧耨斤经常能看见皇帝观摩那副画,可是她不明白这幅画有什么好看的?

不就是一个琉璃製作的海东青吗?

据她所知,大食国那里的琉璃製品也不错,中原地带有什么好的呢?

大辽的皇帝几乎个个都仰慕中原文化,但是后族的人却不这么认为,而是努力维护契丹的文化。

甚至还因为儿子倾慕汉文化,直接搞事让次子上位。

结果次子同样也仰慕汉文化,把大辽的皇太后都给搞无语了。

中原的汉文化到底有什么好的?

我们可是契丹哎。

当年攻破汴京城,结果在汴京城都无法立足,一个个还如此仰慕,著实是让她们不理解。

萧耨斤看著皇帝耶律隆绪满心期待,暗暗瞥了瞥一旁的皇后以及自己的长子。

她想不明白皇后都背叛了皇帝,为什么皇帝会容忍,不相信?

难道就因为她是皇太后的亲侄女出身吗?

现在人家一家三口其乐融融,搞得萧耨斤成为外人,她自然是极为不忿。

萧耨斤看见他们幸福的模样,心中暗暗打定主意,今后一定要夺回自己的儿子,狠狠的报復萧菩萨哥。

绝不让她好过!

如今陛下身体越来越不行了,萧耨斤认为自己还需好好等待时机,方能一雪前耻。

耶律隆绪虽然知道西夏有称帝之心,但是他现在没有心思去管西夏了。

因为接连两次的战败,著实是打击了这个皇帝的雄心,他第一次认识到自己老了,还病了。

现在只想享受享受,至於西夏的问题,要么就留给宋朝去处理。

总之,西夏称帝这件事,对於宋辽两国都不是一件好事。

要么,耶律隆绪就准备让自己的儿子去处理,他知道自己的儿子是有这方面的能力,只不过年岁算不得大。

將来在皇后萧菩萨哥的引领下,定然会处理西夏等麻烦问题。

总之,耶律隆绪在自己没有手段与时间的时候,选择相信后人的手段和能力。

毕竟每一个大辽皇帝初登帝位,都会雄心勃勃,威震四方。

这便是大契丹一直能够强盛的缘故。

耶律隆绪丝毫没有考虑过若是他看走了眼,后世子孙不如他的那一面。

毕竟整个大辽是从他这里开始到达鼎盛,紧接著等他年老,辽国又开始不断的衰落,直到覆灭。

耶律隆绪觉得宋人定然不会允诺西夏党项人称帝,要不然他们这自詡中原大国的脸面往何处去放?

所以耶律隆绪是非常愿意看到宋朝与西夏党项人开战的,让他也瞧瞧宋朝的军力,有没有下降?

毕竞双方以前打生打死的,大契丹也没有占到太多的便宜。

在耶律隆绪的脑海里,宋將也有许多悍不畏死的。

这也是他愿意善待那些宋朝降將,就是为了告诉那些宋將,不必如此拼命,你们投降到了我大契丹,那也能过上富足的生活。

甚至还能给你赐姓耶律,划入皇族呢。

这种待遇,是宋朝根本就无法给你们的。

契丹人的使者带著筹集好的金子上路了。

而应天府宋城,探郎张方平大婚。

虽然此番成亲的排场不如宋状元,可杨家还是凑了不少嫁妆给自己女儿。

对於这件亲事,他们简直是意外之喜。

谁都没想到张探郎应约“相亲”了那么多的小娘子,结果看上了已故名將杨六郎的女儿。

杨家小娘子此时坐在轿当中,杨家没有那么得瑟去租赁皇室用的轿子,那也是財力不足。

主要是杨业死了,宋太宗赏赐布帛一千,粮食一千石。

长子杨六郎驻守边关二十多年,与將士同甘共苦,也没有留下太多的钱財。

但是真宗比他爹出手大方,在杨延昭死后,赏赐给杨家不少钱財,直接让他的三个儿子以及杨延昭的一些亲隨、门客为官。

杨文广特意告了假,骑著马为妹妹送嫁。

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还是不敢相信的。

紧接著便是杨家上下狂喜,再三確认是真消息,而不是玩笑话。

此事一经传出,一下子就让边军杨家风光无限,连皇帝与大娘娘都有些惊讶。

为什么探郎张方平看上了他们杨家的姑娘,听闻杨家女子身手那也是不错的。

此时宋煊也骑著马跟在一旁,主要是负责男方这边的工作。

至於挨打的宾相,自然是由昔日同窗可以代替。

王修永等人乐在其中。

探郎成亲,自是引得许多应天书院的学生来看热闹。

不为別的,主要是看看探郎,希望自己也能考中探。

宋浩也在围观的人群当中,对於弟弟宋康去东京城投奔宋煊的事,他也有所耳闻。

那些贼子就算是绑人,也只会绑宋康这样的烂赌鬼,而不是他这个在殿试当中落榜的哥哥。

如此事情发生,让宋浩大受打击。

主要是在这件事他都输了,那些贼子根本就不认为他是宋煊的亲哥了。

“五哥,五哥。”宋铭指了指骑著马的道:“弟他果然回来了。”

宋浩定睛一瞧。

他就知道依照二人的关係,宋煊定然会回来参加张方平婚礼的。

宋煊在东京城是何等的威风啊!

每次有什么风吹草动,都会传回南京城引起一阵热议。

而且本地客商去了东京城,人人都愿意说自己是宋状元的同乡,我等自是会老老实实交税,绝不会给宋状元丟脸。

结果应天府的客商被宋煊专门安排在一个客栈內。

许多人都是同乡,大家做的买卖可以相互沟通,有了更多的商路和生意。

现在这种地域性的商人乡党建立会馆,几乎没有出现过。

如此一来,许多应天府的商人都觉得脸上有光,认为宋状元照顾乡党。

仅仅是提供了一处落脚之地。

不光是在东京城,他们回来之后也会说,宋状元照顾他们经商,还保证了安全。

不像以前去了东京城小心翼翼,生怕得罪许多人。

“是他。”

宋浩点点头,那日也是瞧著十二弟在东京城跨马游街,好不威风,羡煞旁人。

他虽然不用再从头开考,可是在殿试当中,把握也不是那么的多。

因为那一次的殿试,官家公开宋煊的试卷,让许多考生都觉得胆寒!

他怎么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內,就引经据典的写的如此好,还能让官家与大娘娘都满意的?

连中三元这件事,参加过当年殿试,看过宋煊试卷的人,无论中榜还是落榜,都极为服气。

自此以后,旁人与宋浩打招呼,话题都会不自觉的带到宋煊身上,让他颇为无奈,又有些“兴奋”。

至少自己也成为眾人的焦点了!

只不过压力依旧很大,他这个当大哥的,什么时候也能中榜跨马游街啊?

现在宋浩的心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猖狂,妄图想要得到状元。

就算是像范祥那样,掛在榜单最后一名,就心满意足了。

千万不要名落范祥,那可就让人徒生悲嘍。

宋浩兄弟瞧著颇为“寒酸”的婚礼队伍走过,可就算是寒酸,依旧能让满城的人围观毕竟那位可是探郎啊!

前途无量,谁不羡慕?

张方平今日也是身著华服,骑著高头大马,走在街道上,向著周遭贺喜。

成亲撒的喜钱。

全都是张方平自己积攒下来的俸禄。

他在东京城几平没有什么开销,反正宋煊也不会跟他算帐。

张方平感慨万千,他都没想到自己能如此早就中进士,还能娶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