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二人不和,却未必是私怨,而是大吴內部势力错综复杂、相互倾轧之故。
潘濬要维护荆州本土人的利益,步騭代表的,却是孙权用以镇压荆州人的暴力集团。
二人要是能够和睦相处,上演一出將相和,那该头疼担忧的,就是孙权本人了。
就在去年,步騭移屯沤口,上表至武昌,请求朝廷许可他招募诸郡丁壮以增加兵力。
孙权询问潘濬的意见,潘濬说:
豪將在民间,作乱害民,加之步騭坐镇荆州时日已久,武功昭彰,威势无两,此番要求增兵,必是身边諂媚之人劝诱,不可同意。
话虽说什么諂媚之人劝诱,但矛头直指的就是步騭,以及围绕在步騭周围的那群暴力团伙。
孙权权衡再三,似乎也觉得步騭权势过重,担心尾大不掉,於是不同意步騭增兵,结果步騭这一次非但败军,连自己都搭了进去。
如此一来。
且不论步騭败降在孙权及陆逊、潘濬、朱然、吕岱等各方面势力眼中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至少在以步騭为首的利益团体內部,他们会將此败归咎於潘濬阻止了步騭增兵。
倘若步騭手中多个一两万人,又岂能败於蜀人之手?
於是步騭挚友卫旌站了出来。
至於细作搜罗来的情报,递来的密信,谁知道是真是假?
但只要孙权有哪怕一丁点压制潘濬的想法,那么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把潘濬搞下去,让潘濬也尝尝校事府的十八般刑具。
“君侯,此必蜀人诡计!”廖式用力捏住密信及弹劾潘濬的奏表,忿忿出言。
“蜀人既俘步子山,知步子山素怨君侯,於是便炮製了所谓君侯与蒋公琰交通的密信!
“欲借卫子旗之手,离间君侯於陛下也!”
潘濬抚须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