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等顽抗,还有何意义?!”
“速速开城投降!饶尔等不死!”
“我大汉將士陆地行舟,水师早已至下游切断巫县与秭归的联繫,巫县大败的消息传不到秭归,秭归旦夕可下,休要再盼援兵!”
“降者生!抗者死!”
劝降声如同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城头吴军本就脆弱的神经。
潘濬环顾四周,脸色愈发惨白。
突然,汉军阵前一阵骚动。
八牛弩再次被推出阵来!
巨大的弩箭闪烁著寒光,遥遥指向城头。
那几名孙韶亲卫见此情状,顿时回忆起昨日关城恐怖的景象,嚇得魂飞魄散,失声惊叫:
“不好!”
“是蜀人妖弩!”
“快跑!”
“快躲起来!”
这些人的反应莫名其妙,却是加剧了城上吴人恐慌。
潘濬惊疑不定地望著那巨弩,心中升起强烈的不祥预感。
“放!”关兴冷峻的声音下令。
“嘣——!”一声沉闷却极具穿透力的巨响在巫县上空响彻。
“呼——!”一道巨大的黑影破空而来,以一种几乎不能捕捉的速度悍然扑向城头。
城上吴人只觉得眼前一,耳边恶风呼啸!
下一刻!
“轰!!!”
一声更沉闷的巨响在城墙炸开!
砖石碎屑四溅!
眾人惊骇望去。
只见一名夹在潘濬、孙秀中间的亲兵,竟是被一枚巨大的…枪桿直直钉砸在后方夯土墙壁之上!
巨弩的铁製尾羽仍在剧颤,发出令人心悸的“嗡嗡”之声。
血似泼墨,从那亲兵被撕裂的胸腔、后背喷溅而出,瞬间染红大片夯土墙壁,又顺著墙面汩汩流下。
那亲兵头颅无力地垂向一边,眼睛瞪得滚圆,脸上凝固著最后一刻的极致惊骇与茫然。
整个城头,剎那间死寂无声。
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近在咫尺的恐怖杀戮嚇得呆若木鸡。
时间仿佛凝固。
潘濬、孙秀更是僵在原地,脸上一丝血色也无,瞳孔放大到极致。
那枚巨弩,適才几乎擦著潘濬和孙秀身体飞过!
荡寇將军孙秀身体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冷汗瞬间湿透內衫。
死亡的阴影,从未如此真切地笼罩在他头顶。
城下汉军的劝降声再次响起。
这一次,带著最后通牒的冷酷:
“给你们最后半日时间!”
“日落之前,若不开城献降!”
“待明日城破,除巫县本地士民查实可赦外,余者尽数屠尽!鸡犬不留!”
恐怖的死亡宣言,配合著那钉在墙上的悽惨尸体,终於彻底击溃了吴军最后一丝意志。
汉军阵中又有人追加喊道:
“潘承明!”
“我大汉相府长史蒋公已有书信至此,恳请陛下饶你一命!你若能幡然醒悟,开城归顺,陛下必保你性命无忧!”
所有倖存吴军將士的目光,瞬间齐刷刷地聚焦到了潘濬身上!
目光复杂,有恐惧,有绝望,有怨愤,有痛恨。
潘濬感受到周围投来的目光,如同被针锥一般。
最后却是猛地挺直腰杆,似要抓住这证明其人气节的机会,嘶声力竭朝城下大吼:
“我潘承明世受……深受吴恩!乃大吴之臣!有死而已!休要多言!儘管来攻!”声音虽大,但任何人都能听出外强中乾。
然而,他的话音刚落。
“潘濬!你这祸国殃民的逆贼!还敢在此大言不惭!”一声暴喝突然从旁边响起!
只见数名校尉、军侯猛地拔出刀剑,红著眼睛,带著数百名彻底崩溃、只求活命的士卒围了上来。
潘濬和他的少数亲信被团团围在中间!
一时间城头剑拔弩张,气氛瞬间爆炸。
一名偏將直接转向嚇得魂不附体的孙秀,厉声逼迫:
“荡寇將军!”
“建武將军已降!”
“镇西將军已死!”
“潘濬这廝,才是城下汉军最恨之人!”
“若不是他屡屡失策,我等何至於此?!”
“但能擒他献城,汉军…或可信守诺言,饶我等性命!將军!请速做决断!”
孙秀环顾周围这些充满求生欲、几要喷出火来的眼睛,再看看城下那森严的汉军与恐怖的巨弩,嚇得几乎瘫软。
自己一个孙氏旁支,真要为了那个远在武昌的所谓大吴天子,陪潘濬这廝一起死在这里,甚至累得全城被屠?!
求生的欲望终於压倒一切。
脸色惨白、汗出如浆的孙秀,紧握手中镇西虎符,嘴唇哆嗦了半天才终於对著那偏將吐出一句:
“你…你们,你们把我和潘濬一起绑了罢。”
此言如同赦令,瞬间解开了“起义”最后的束缚。
潘濬闻言,惊愕地看向孙秀,气得浑身发抖:
“孙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