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问其期。
吴范曰:『明日日中。』
孙权立刻设置测日影的木表,並放下漏壶计时。
日中不至,权问其故。
吴范曰:『时尚未正中也。』
顷之,有风动帷,吴范拊手而赞曰:『羽至矣。』
须臾,外称万岁,传言得羽。
后孙权成为大魏吴王,吴范说:
『据风气而观,魏人表面交好,其实有谋,宜为之备。』
刘备於西陵部署重兵,吴范说:
『后將和亲。』
最终,吴范所言全中。
凡此种种,赫然使得这位道法术数大师,成为了大吴三军將士眼中的风向標。
言出法隨了属於是。
可惜这位太史令前年死了。
在他生前,闞泽、殷礼等江东名儒善士,曾再三屈尊向他求学,吴范保密不言。
孙权亦曾多次向他諮询请教,欲学此等神秘术法,吴范仍旧保密,不肯把道法的核心要领告诉孙权,孙权因此生怨。
先时,这位大师说江南有王气,孙权当封王。
孙权说若真如此,要给他封候,等最后真的成了大魏吴王,吴范当眾问孙权记不记得此事,孙权打了个哈哈,当眾赐他列侯綬带。
而这位道法大师死前还不安生,要最后展示一把自己道法的神奇,告诉孙权:
『至尊某日將丧军师。』
孙权大为疑惑问:『孤无军师,焉得丧之?』
大师答曰:『至尊凡出军临敌,皆须臣言而后行,是以臣乃陛下之军师也。』
至所言之日,果卒。
孙权追思,命荆、扬、交三州向他举荐通晓术数如吴范者。
若证明確实道法高深,则封举荐之人为千户侯。
最终无有所得。
而孙权眼下嘆恨:『若得太史令吴范在此,西线事何至於此?』,实在有种曹操赤壁大败嘆郭嘉,『倘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之感了。
只是郭嘉多少还为曹操出过谋划过策,道法大师吴范,却全凭藉自己言出法隨的道法术数,由是也能窥见江南之人对祥瑞、讖纬、巫蛊、术数之法的推崇。
便是吴县世族顾、陆、张三家的家学传承,都有《周易》,族人深諳天文术数,阴阳卜筮。
曾经的黄巾太平道,如今的张鲁五斗米道,先后成为了江表之地最热门的学术之一。
江表许多豪强子弟在取字时,已开始摒弃能代表儒家之德的『孝悌忠信,礼义仁勇』,而是取了个现下看来有些不伦不类,却蕴含天师道道韵的“之”字。
回到眼下,大吴天子何以要突然在分虎之席上,突然提到得道高人吴范,也就不言而喻了。
而果不其然,在眾臣一阵诡异的默然不知何言后,坐姿有些恣肆无態的大吴天子,突然看向那位坐於末席之上,自吴范死后,江表之地最有影响力的观星大师。
这位道法大师每当有水旱灾害或寇匪作乱,他都能提前预测日期,无不应验。
孙辅觉得奇异,任命他为军师。
军中將士无不敬奉,唤为神明。
“太史丞精通太乙,能望天星之变推演天下之事,穷天象之要妙,术算不下吴范。
“不妨替朕算一算,眼下汉吴战事再起,气运於吴何如?”
太乙之术,乃是如今最高层次的预测学之一,与奇门遁甲、六壬神课合称『三式』。
主要功能是占测天象、国运,也能断灾,如水旱、兵灾、瘟疫,还能占测歷史大势变迁。
因能测定王朝气运与天道规律,被视为帝王之学。
先前孙权將称帝,便是这位精通太乙道术的刘惇为孙权观星望气。
在眾人瞩目下,刘惇站起身来,动作有些迟缓,先是向御座上的孙权深深一揖,而后微仰起头。
其人身在屋室之中,眼下更是白日青天,自是无法观星的,他却眉头微蹙,手指在袖中掐算,脸上浮现困惑与敬畏混杂之色,沉默许久。
孙权並不催促,只紧握酒杯,目光灼灼盯在刘惇脸上。
席间,徐盛、丁奉、留赞诸將,在大吴接连失利的压抑下,也不由得全部屏息凝神,等待这位精通太乙之术的太史丞推演论断。
陆逊垂眸,目不转睛盯著案上孙权所赐虎骨,无喜无忧,而步阐、诸葛恪这两个降將之子,则是一脸悲愤中带著几分忐忑。
终於,刘惇似乎完成了推演,收回望向屋顶的目光,再次面向孙权深作一揖:
“陛下,臣…近来夜观星象,確有所见。”
他顿了顿,似在斟词酌句,又似在回忆近日星象之变。
“紫微垣帝星稳坐中宫。
“其光虽为薄云所掩,然根基未动。
“只是…帝星侧畔,客星犯境,光芒虽不甚炽,却隱隱有侵扰主位之势。
“尤在南方井、鬼二宿分野,有星孛突现,其色赤红,自西扫东,乃兵戈大起,强宾压主之象。”
强宾压主?
孙权若有所思。
强宾自然便是刘禪。
但不论如何,主星仍在其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