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高堂隆难道会叫何晏来吗?若不是高堂隆,那就是雍丘王曹植了?

实在有趣。

何晏身旁站着的一人,也如何晏一般率先行礼。

待此人抬起头后,曹睿笑着说道:“朕早就听说夏侯稚权擅长文学了,卿来此是负责何事?”

夏侯惠恭敬答道:“回陛下,臣也是来崇文观修经的。”

夏侯惠是夏侯渊的第六个儿子,也是当今凉州刺史夏侯霸的弟弟。曹氏如此擅长文学,夏侯惠也是自幼就经受薰陶,随着曹丕一起读过书的。

片刻之后,曹睿已经接见过了在场的众位名士大儒。但曹睿的脑海中,却浮现出前几日在司徒王朗府上、见到的那名腰杆始终笔直的王肃。

修经不是讲经。

擅长郑学的太学博士们,在太学讲郑学当然是应时之举,也是培养人才的必要流程。

但曹睿可是要崇文观掌握儒家经典的解释权的!

若崇文观中都是郑学门人,那如何解释经典、还不是在这些读郑学之书读了数十年的人手里?

王肃……崇文观的经学,看来还是要与郑学有个区分的。学术上的论点不甚重要,重要的是这些论点的解释要归崇文观、而不是已经死了几十年的经神和他的门徒们。

任重而道远啊。

虽然堂中有近三十人,但一人说一两句话,总计起来也费不了许多时间。

到了最后一人面前,高堂隆笑着说道:“陛下,此人是京兆韦诞韦仲将。”

“朕知道你。”曹睿笑着说道:“张芝笔、左伯纸和韦诞墨,可谓天下文人写字的三绝。依朕来看,书法之事也是文学啊!”

韦诞行礼说道:“陛下谬赞了,臣定为崇文观不辞辛劳。”

“好。”曹睿点头应道。

片刻后,曹睿缓步走到正中间的一个矮台上,朗声说道:“今日朕来崇文观,见到诸位名士大儒,也是颇感欣慰。”

“朕此前说的明白,崇文观就是要‘尊儒贵学’、‘经学为先’。除了经学之外,朕也希望崇文观能开始修史、以及整理天下才学之士的文章。”

曹睿扫视了一遍堂中众人,继续说道:“建安年间,武帝下令郡国各修文学,各县之中都要置校官兴学。”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