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黄初年间,先帝又重新恢复太学、在鲁郡重新为孔子设立庙宇。”

“如今朕设置崇文观,已经选了三人负责。”

曹睿用手指了指下方站在前列的三人:“崇文观祭酒高堂隆,负责修汉史;副祭酒雍丘王曹植,负责译五经一事;副祭酒吴质,负责整理天下文学文章。”

曹睿笑了一声说道:“此三人都是朕的腹心之臣。崇文观办的好与不好,只靠他们三人是不够的。”“诸卿都要实心用事才对!”曹睿缓缓说道:“若是文事做得好,朕看也是可以封爵的。”

果然,空口白牙说再多字,也不如‘封爵’二字来得打动人心。

……

从崇文观离开之后,曹睿特意叫了曹植与自己一并回宫。

路上,曹睿直言直语的问道:“皇叔觉得郑学如何?”

“郑学?”曹植皱眉问道:“臣不太懂陛下的意思,如今士子均修郑学,已经成为风气有数十年了。”

“那朕换个问法好了。”曹睿说道:“皇叔认为郑学都对吗?”

曹植答道:“郑学即使再好,又岂能都对?就臣所知,孔文举、王仲宣、邴根矩等人都对郑学有过质疑。”

若曹植也如此说,那么想必前几日王肃所说的、郑学并不全对一事,想来也是合理的。

曹睿问道:“若郑学有不妥之处,皇叔能不能为朕搞出一种新的经学来?”

新的经学?曹植一时有些发愣。自己不是按照皇帝的要求,将五经译成白话吗?又如何要做新的经学了?

曹植有些犹豫的问道:“陛下想怎么做?臣实在不懂。”

“这样,”曹睿压低声音说道:“朕问皇叔一个问题,自汉以来五经注解如此之多,人人又岂能都像郑玄一般学究天人、将古文经、今文经都学了个遍?”

“能不能五经中,每一经都做一个标准版本的注解。学通了五经、学懂了注解,大约也就够了!”

曹植皱眉说道:“那之前的谶纬之类,都不必学了?”

“皇叔自己觉得学谶纬有用吗?”曹睿反问。

曹植答道:“臣以为用处实在不大。”

“那就对了。”曹睿继续说道:“朕再问皇叔,朝廷要学子们都学五经,这是为了什么?为了都读成博士吗?”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