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祎夙来心思凝重,赶不上蒋琬举重若轻。
蒋琬拍了拍费祎的肩膀:“此事陛下与丞相自有计较,非你我所能决定的,做好分内之事就够了。”
两人一边谈着,一边走进了相府之中。
如今蜀汉行政、军事大权全都集在白水相府之中,连带着相府参军成为了蜀汉一等一的重要之职。若能做相府的官,就没人愿做成都的官。
这般景象,倒也和当年曹操的丞相府有七分相似。
蒋琬也是丞相府的正经参军,只不过负责外事、许久难得回相府一次,此番进城入相府,不知被多少人先后拦下寒暄。
二月中旬蒋琬从武昌离开,用时一月就赶到了白水,一路上着实辛苦。
诸葛亮从桌案后起身走到蒋琬身边,如同费祎般端详着蒋琬的面孔,感叹道:“国事繁复,辛苦公琰了。”
蒋琬肃容以对,郑重其事的躬身行了一礼:“属下此番去武昌,总归是不辱使命。”
“公琰且坐,与本相坐得近些。”诸葛亮道:“孙权是如何说的,陛下又是如何说的?”
蒋琬简明扼要的将此番出使的经历陈述了一番,而后总结道:
“孙权愿攻襄阳而非合肥,且欲要在九月称帝。”
诸葛亮在听蒋琬讲述的过程中,始终眉头紧皱:“他欲攻襄阳吗?”
蒋琬点了点头,解释道:“属下也与孙权宠臣胡综交流过许多。东吴攻合肥多次未下,加之三年前又在庐江皖城一带损兵折将。上至孙权、下至诸将,都不愿再攻淮南。”
诸葛亮叹道:“此前孙权攻淮南之事,大汉朝廷上下都以为是那曹休军略得当。前年在陇右作战,方知魏国中军和那曹睿不可小视。孙权不愿往攻淮南,本相也大概能理解他的心情。”
诸葛亮顿了一顿,微微仰头有些感伤的说道:“曹孟德生得好儿孙!”
蒋琬与费祎对视一眼,出言安慰道:“丞相莫忧,曹氏僭越乱党之徒,终究会有天罚降下,天命还是在大汉一边的。”
诸葛亮道:“本相当然知晓。孙权的外孙在魏国封了王,东吴之人又是如何看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