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还记得取襄阳是谁的计谋吗?”孙权转身看向随行的一众臣子们。
诸葛瑾、全琮、步骘、孙奂、潘濬等将都在各自船队之中,而随在孙权身侧的众人,除了胡综和最近得宠的隐蕃隐叔平,以及诸多随行臣子之外,还有孙权的吴王太子孙登。
孙登拱手朗声答道:“禀父王,取襄阳是吕子明的计策。”
吕子明,说的就是吕蒙了。
孙权点头,略微叹息了声:“若吕子明尚在,襄阳必在大吴手中,何至于还要孤亲自提兵来取?”
胡综在一旁插话道:“早些晚些,襄阳都会是大吴的疆土。此番至尊亲提劲旅北征襄阳,必然能将襄阳拿下。”
太子孙登时年二十一岁,久在宫中和都城之中,对军务并不相通。是以孙权此番将孙登带出来,也存了一番考校他的心思。
孙权朝在场众人看了一眼,而后出言问道:“子高,孤且问你,大军几日可至襄阳?”
襄阳对于吴国来说,也并非什么陌生的地方。算是一道中规中矩的问题。
孙登想了几瞬,拱手说道:“启禀父王,从武昌经沔口入汉水,行至襄阳差不多有九百多里的距离。”
“由于是逆流而上,船队每个时辰大约可行四十里的距离。若按每日行军五个多时辰算将下来,第五日中午,也就是九月十日中午,大吴水军就能抵达襄阳。”
孙权又问:“若大吴水军到了襄阳、樊城之间的汉水江面之上,又该如何作战?”
这就有些超纲了。
孙登既然为吴王太子,自然也是有属官的。
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四人,正齐齐站在孙登身后。体型白胖的诸葛恪欲要出言提醒,刚刚张嘴,就被孙权一个凌厉的眼神给吓了回去。
孙登想了一想:“禀父王,儿臣以为凭借大吴水军之利,首要之事当是借助汉水分隔南北,使北面魏军不能南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