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又问:“如何分隔南北?把船横在江面之上,让魏军不能渡汉水向南?”
孙登摇头:“魏军也有水军,首要之事是攻克魏军水军,焚其码头和水军营寨,而使大吴水军在江面上畅通无阻。”
孙权这才露出了一丝笑意:“好,就算孤用子高之言,平灭了魏国在襄阳附近的水军,可又要如何攻下襄阳呢?”一题比一题超纲,孙登一时只觉有些为难:“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儿臣以为,大吴在围住襄阳之后,应劝诱魏国襄阳守将归顺,如同昔日大吴在江陵劝诱糜子方投降一般。若其不肯投降,再引诱其出城作战,若再不应,则强行攻城。”
孙权哈哈大笑,指着自己的太子向众人说道:“孤的子高也懂兵法!子高所言不错,军事上的道理就是这般简要。”
“伐谋、伐交、伐兵、攻城,攻城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手段。不过子高还是想得有些浅了,大吴与魏国相争了这么多年,彼此之间已经十分熟悉,魏国守将又岂能轻易投降?当攻则攻,非要让魏将丧胆才是。”
“至尊圣明。”
“此番出征,敌将必然授首。”
“定会拿下襄阳。”
孙权看着自己眼中还算不错的太子,又听着身边臣子们的赞美,倚在栏杆旁,一时竟也颇为自得。
方才孙权循循善诱,引导孙登思考如何攻下襄阳的问题。孙登提到兵法,孙权又在一旁指导。没错,孙权是懂兵法的。
孙权真懂。
孙权自从继承江东基业三十年来,若真一点不懂兵法,早就在不断的战争中被人吃干抹净了,那还能轮到他据有如今的基业?
兵法容易懂,但临阵指挥更难,作战最难。
昔日孙权在逍遥津面临张辽时的窘迫境地,岂是因为孙权不懂兵法吗?兵比张辽多,将比张辽多,就是临阵之际的疏忽和迟疑,使得张辽率军突到了孙权脸前,几乎成功。
一旁的隐蕃笑着拱手道:“禀至尊,若大吴围了襄阳城后,臣愿替至尊劝降守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