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一个略显倒霉的刘基,在病中听说陆瑁欲要谋反、泄露消息后在狱中自尽,刘基自己也因忧思过度死了,其余再无牵扯到身家性命的人。
薛综等五名尚书被下旨斥责,但也除了斥责外,再无多余的处罚。顾雍被解除了软禁,重新允许从府内外出,继续履行丞相和在尚书台做事的职责,一如往常。校事吕壹也继续得用,被孙权派往荆州巡视各处,了解太子孙登、大将军诸葛瑾、车骑将军朱然、骠骑将军步骘这些重臣的思想状况去了。
丞相顾雍也只是装傻,亲自入宫谢恩,连话都没有说上十句,便离开宫内继续当值去了。
表面上一如往常,但所有人心中都明白,终究是回不到过去的时候,人心中的裂痕一旦产生,又如何会继续缝合上呢?就如同先汉时汉武帝杀太子、废卫氏,都到了这种时候,谁还会认为汉武这位天子有半点人情味呢?
大臣们也只是做官罢了,只不过是得过且过的一天天捱过去。
陆家之人被送走后没两日,远航的船队就回到了建业。贺达、卫温、唐咨三人也各自得到了孙权的褒奖,那些斩获的首级和俘获的人口,也作为吴国黄龙三年的一大战绩而被官方认可。
……
益州,白水,丞相府。
从成都来的传信使者到了丞相府外,将书信亲送到了长史杨仪的手中。杨仪仔细问了几句,不敢怠慢,站起身来向外走去,去相府正堂中去寻诸葛亮。
如今相府占了白水关城中接近二分之一的地方,往来人影络绎不绝,繁忙至极。丞相诸葛亮开府治事,益州上下的大事小情尽皆决于相府,军政、民政无一例外,包罗万象。
相比之下,成都的尚书台和九卿就如同摆设一般,只是作为相府决策的执行者,宛若空壳。若有人问一问他们,估计也只会得到‘大汉自有国情在此的’的回应。
在魏国是太和七年,对刘禅和他的臣子们来说,年号则是建兴十一年。
严格的说,诸葛亮的相府分为两个部分。
一为白水相府,是由最初驻扎在汉中沔阳的相府沿袭过来而成,诸葛亮本人就坐镇于此。
二为成都留府。这种略显奇怪的政治模式,可以简单理解成丞相府始终是在成都驻扎的,只不过随着丞相本人不在成都,分出来一个驻在白水的分支机构。留守在成都的这一部分自然就唤作留府。
留府的负责人也是丞相长史,故而丞相诸葛亮一直是有两个长史的。
前任留府长史张裔亡故之后,参军蒋琬被诸葛亮点为新任留府长史,在两年前的冬日就驻在成都。
如今这封书信,也是蒋琬派人从成都送来的。
诸葛亮素来勤政,杨仪寻来之时,他也正在桌案后批阅简牍。似乎对杨仪的到来并不惊讶,听闻蒋琬在成都有书信传来,诸葛亮也只是略微点头以作回应,伸手示意杨仪将书信放下,回去做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