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不来洛中,还真是不晓形势啊。”蒋济略略感叹了一句,拱手道:“多谢正方兄提点。”
李严笑了一笑:“不必。蒋使君先忙,我领人上船盘点去了。”
“好。”蒋济应声。
方才欲与李严在口头上套些近乎,李严却半点与自己拉近关系的意思都无。
也罢,毕竟是一降将,且让他在台中操劳着吧。
蒋济是中午到的孟津港,待李严领人盘点好铜料,此处吏员又将船上除了铜料以外的货物卸下,已然天黑了。
蒋济令人在孟津处的驿站宿了一夜,第二日清早方才朝着洛阳行去。
与太和元年蒋济刚刚上任扬州的时候不同,太和十年的洛阳城简直换了个气象。
城北、城东的诸多地方建起了成片的中军营房,校场的规模也比此前大了数倍。洛阳城的城墙也全面整修过,百姓们居住的区域漫过城墙,向城外延伸了十数里,各地口音的士民和商贾往来不断,端的是一片盛世景象。
蒋济是扬州人,出生又晚,没见过桓灵时洛阳的繁盛之状。不过想来,当下的洛阳倒是与灵帝时的洛阳差不多吧?
蒋济在路上思考不停,他的车队入城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来到了宫城西北面的少府官署。与九卿中的其余众官相比,少府负责天子私库、供给皇家等等重事,故而官署的面积也是最大的,与洛阳武库几乎仿佛。
新任的少府是昔日的吴国尚书纪亮,听闻蒋济将至,早已在官署正门外迎接。
“蒋使君,许久不见。”纪亮拱手笑道:“还没来的及恭贺蒋使君得封公爵,失敬失敬。”
“纪少府莫要说这般见外的话,都是扬州乡人,你我之间不比旁人。”蒋济呵呵笑着,伸手朝着自己身后一指:“此前我已经给洛中来信过了。后面这六十余辆大车之中,十三辆是孙权昔日的违制僭越之物,去年没来得及一并运往寿春,眼下我一并带到洛阳来了。”
“还有三十辆是昔日吴地各处府库中的财物、绢帛、宝货等等。余下十几辆有吴国旧时私铸的铜钱、钱范、各类旗帜盔甲、种种典籍文书、还有吴地各处的谷米、物产……总而言之,能带的东西我都带来了。”
“这十余辆车里的东西,少府先挑,挑过有用的物什之后,我再将余下的送到尚书台去。”
纪亮是昔日的孙氏臣子、吴国尚书,但毕竟改换了门庭、又在大国得了九卿之职,仕途顺遂,倒也不在乎昔日效力孙权的尴尬资历,笑着拱手:“这些东西,还请蒋使君与我一同归入少府库中吧。蒋使君曾经来过此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