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向游走于顶级圈子的他,庞籍阁老肯定是有些印象,望一眼也实属常情。
庞籍一走,赵祯不免举目望向十几位考官。
「此次科考,所录之土,皆经明行修,器识阔远,功在社稷。」赵祯说着,不时点头,表示认可。
礼部尚书王尧臣上前一步,恭声道:「此臣等分内之责。」
「嗯。」赵祯点头,挥了挥手:「赐金五十两,帛二十匹。」
主考官王尧臣与副主考官海承晏连忙行礼道:「谢过陛下。」
余下十七位考官,有一学一,齐齐行礼。
赏赐的东西不多不少。
不过,锦帛肯定是轮不到十七位普通考官。
普通考官的赏赐,还是集中于金两。
具体究竟是多少,就得经过主、副两位考官商议再分配。
「都下去吧。」赵祯罢了罢手。
召见考官,主要就是适当嘉赏。
既是赞誉了几句,那考官们也就有了擢升的资历。
赏赐的金、帛,则是锦上添花。
这都是惯例。
从唐时,主持科考就是大功一件,往往会赏赐些东西。
大周一朝,自太宗定下制度,该赏赐什幺,都有祖制,
十几位考官,一一走出去。
就在江昭也要走出去的那一刻,赵祯又说了话。
「江卿且留下。」
此言一出,十几位考官都有些惊,江昭也有些意外,连忙止步。
「陛下。」江昭走上前去,行了一礼。
立储的事情已经解决,官家找他干什幺?
「坐。」
说着,赵祯捞起几本书,轻轻翻阅起来。
江昭端正坐下。
「朕最近在读史书。」赵祯说了句莫名其妙的话。
江昭心中疑惑,沉吟道:「读史可明智,官家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