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废后之举,齐衡的质问!
御书房。
「江卿,朕要废皇后!」
一句话,惊起千层浪。
「废皇后?」
江昭一惊,擡头望了过去。
主位,赵策英一脸的坚决,眉峰微蹙,眼中尽是不满。
「这」江昭有些意外,说道:「官家登基不久,皇后为结发妻子。若是废后,未免有共苦而不能同甘之嫌啊!」
封建时代,休妻的核心原则是「七出」,也即无子、淫佚、不事、口舌、盗窃、妒忌、恶疾。
凡此七出,丈夫就可一纸休书,休掉妻子。
不过,除了「七出」以外,更有「三不去」之说。
有取无归、更三年丧、先贫后贵!
有取无归,也即妻子已经没有母族,除了丈夫以外没有亲人,一旦休妻将无处可去。
更三年丧,也即妻子曾为公婆服丧三年,相当于对夫家有过贡献。
先贫后贵,也即妻子与丈夫一起吃过苦。
凡此三种,皆「不去」,不允许休妻,合称「三不去」。
这一规定,本质上是一种人文关怀,以及社会道德的约束。
皇帝废后,肯定是不单局限于「七出三不去」,更多的也得考虑政治因素。
然而,这并不代表皇帝就可以彻底无视「七出三不去」。
作为社会普遍价值观,「七出三不去」具有广泛约束力,本质上就是一种社会舆论压力。
赵策英,一介宗室子,一步一步登基为帝,绝对是典型的「先贫后贵」。
要是废后,未免惹人争议。
「朕要废后!」赵策英坚决道。
「先贫而后贵,也要废后?」江昭问道。
「废!」赵策英认真道。
毫不动摇!
显然,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并非一时兴起。
「可否告知微臣,为何如此?」江昭疑惑道。
劝谏外戚入边,致使帝后失和,百余日未行「朔望之礼」。
要是一般的贵妃,肯定一波失误就会被打入冷宫。
可皇后不一样,这可是结发妻子,容忍度肯定要高上一些。
凭藉着「结发妻子」的身份,绝对不至于一次犯错就废后。
自锁院以来,肯定还发生了什幺,让赵策英下定了废后的决心。
「唉!」
赵策英叹了一声,挥手道:「坐下说吧。」
江昭持手一礼,走到下方坐下。
「皇后高氏,干预朝政,私德有缺,偏狭善妒,实无母仪天下之风范。」
说着,赵策英一一予以解释。
从劝谏外戚入边,私下议论边疆失利,说到弃皇子于不顾,堂而皇之的打压贵妃。
江昭默默听着,不时点头。
约莫一炷香。
「如此妇人,怎可母仪天下?」
赵策英重重道:「江卿,朕要废了她!」
说着,赵策英灼灼望下去。
江昭,实为他手下独一档的忠臣、能臣、贤臣!
要是江卿支持他,那废后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反之,要是江卿不支持他,那他
那他就反省一下废后之策是否可行!
毕竟,江卿都反对,肯定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样啊!」江昭有些意外。
皇后高氏,竟是这幺能「作」?
沉吟了几息,江昭面无表情的问道:「陛下真的下定决心了?」
三不去,具有社会普遍约束力。
不过,要是皇帝真的无视,也不是不行。
历史上,枉顾「三不去」的君王不在少数。
废立皇后,「三不去」更多的是偏向于舆论压力,难以影响大局。
真正影响大局的,其实是外戚的影响力。
皇后高氏,母族尚未起势,自是不可能影响废后大局。
是以,但凡赵策英真的下定决心,就一定能够成功废后。
毕竟,赵策英可是有着开疆拓土功绩的君王!
论起民间威望,已经相当接近于暮年的赵祯。
但凡不在意舆论压力,那就几乎等于没有舆论压力。
「朕,已是忍无可忍!」赵策英眼中尽是失望,断言道。
边疆肃清,皇后竟然意欲插上一手,让外戚入边,制衡主帅。
后宫之中,更是说出「边疆失利」的大逆不道之言。
有这样的皇后,他如何可成千古一帝,世宗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