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江子川,怎幺突然下场了呢?
都不通知一声的吗?
这跟老母亲的纵横谋划,好像不太一样啊!
丹陛之上,赵策英向下扫视,望向一些反对废后的臣子。
足足六十余天的争议,哪些人跳得最欢,他都有印象。
江昭持笏,躬身一礼,徐徐道:「启奏陛下,皇后为六宫之主,当以『坤德』为范,承宗庙、母仪天下。然今皇后干预朝政,妒忌成性,举止失仪,有违祖制;此非独失妇德,更乱后宫纲纪,动摇国本。」
「为正礼法,安社稷、顺天意。伏望陛下,下诏废后!」
话音一落,凡是支持废后的臣子,齐齐下拜。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附和之声,不绝于耳。
仅是一刹,就几乎下拜了六七成的人。
其中,不乏一些本来持反对态度的人,毫不迟疑的下拜。
内阁大学士入局,无疑是一种强烈的政治信号。
这个时候,凡是反对,都是找死!
「臣附议!」
大相公韩章走出,持手一礼。
「臣附议!」
「臣附议!」
余下五位内阁大学士,相继附议。
官家废后之心,几乎人尽皆知,反对根本没有意义。
特别是几位入阁不久的「新人」,几乎是毫不动摇的支持废后。
作为入阁以来的第一道重大决议,他们不可能跟皇帝对着干。
六位内阁大学士,齐齐支持废后。
大局已定!
「臣附议!」
不少尚在观望的人,连忙下拜,持笏附议。
约莫十余息,大殿上下,仅有几人站立。
「不可。」
「皇后正位中宫,乃宗庙所定、天下所瞻,其位关乎国本,不可轻动。」齐衡持笏,坚持道。
「衡儿!」齐国公低呼一声,心头暗慌。
这会儿怎幺能站出去呢?
丹陛之上,赵策英向下扫视。
仅有几人站立,注定影响不了大局。
「准!」
赵策英挥袖道:「着皇后高氏,降格华妃,长居瑶华宫,法号「安素」。」
一言,定下结局。
「陛下圣明!」
文武百官,齐齐下拜。
赵策英颔首,目光向下移去。
最终,注目于一紫袍大员。
「王世平。」
王世平一望,心头大慌。
单独点名?
为何啊?
「臣在。」顾不得什幺,王世平连忙爬出班列。
文武百官,齐齐悄然注目。
王世平,为何被单独点名?
莫非是官家考虑到了王老太师的贡献,要单独给予特殊待遇?
「王老太师,曾为朝廷重臣,其功绩朕亦铭记于心。」
赵策英开口,一副失望的样子:「然其后人,罔顾国法,肆意妄为,罪不可赦。近来,单是王氏一门的罪行弹劾,就有足足几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