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不少士卒都是无家可归的流民。
一旦裁减,无处可去,唯有反叛。
二,怎幺解决军中的勋贵?
将门勋贵,富贵不断,利益来源不少。
其中一大利益来源,就是吃兵血!
吃兵血主要分为吃空饷和克扣军饷两种类型。
其中,吃空饷是利益来源的大头。
根据《论兵十事疏》记载:禁军一兵之费,以衣粮、特支、郊赉通计,一岁约费钱五十千;厢军一兵之费,岁约三十千。
也就是说,综合衣粮、特支、郊赉三方面来讲,一名禁军一年的兵饷是五十贯左右,厢军是三十贯。
这是算上了衣物、粮食消耗,以及一些补贴的结果。
实际上,真正落到禁军士卒和厢军士卒手上的钱也就一二十贯钱,其他的都是折算成衣物和粮食。
但是,吃空饷没有「真人」的存在,也就不消耗衣物、粮食、补贴。
综合来算是三十贯、五十贯,将门勋贵就真的能够吃到手三十贯、五十贯。
这可不是小钱。
一户五口人的平民百姓,一年的耗费也就二三十贯钱而已。
相当于吃一名士卒的空饷,就能赚到两户十口人的生活费,可谓是相当暴利。
也因此,不少有权的将门勋贵都是吃空饷的大户。
边疆可能好一些,一支五千人的军队,起码有四千以上是真人。
非边疆地区,特别是地方厢军,一支五千人的军队,起码有两千人是虚构的假人。
更狠一些的,甚至都能有三千人是假人!
吃空饷之严重,可见一斑。
也正是因此,一旦裁军,将门勋贵肯定会闹腾。
毕竟,裁军肯定会涉及到重新统计士卒真实数量的问题,否则裁了也白裁。
偏生对于将门勋贵来说,重新统计士卒真实数量丝毫不亚于「清丈土地」。
这一来,自然是得闹腾。
这也就意味着必须得解决军中的将门勋贵。
解决士卒,解决勋贵。
两大难题中,解决士卒其实不难。
士卒是流民,无处可去,对于其他时代来说可能是难题。
但如今,熙河边疆连拓十二州,地根本没人种。
对于士卒来说,要是能有自己的土地,无疑是一等一的好事。
因此,士卒的问题好解决。
但,将门勋贵不好解决。
吃兵血,堪称无本暴利,就算是贩盐都未必能与之相媲美。
这也就使得,朝廷采取让利于的法子未必管用。
裁军,注定是一场硬仗!
「啧啧~!」
江昭眯着眼睛,摇了摇头。
或许,有机会试一试丹书铁券免不免死?
河东路,代州。
中军大帐。
丈许长案,上置一幅「大周-西夏-辽国」堪舆图。
韩章、顾廷烨、王韶三人聚在一起,不时指指点点。
(如图1:辽国和河东路的位置关系)
(如图2:河东路代州和燕云十六州中的应州的关系)
自三人以下,文武班列。
文臣一方,主要是以河东路安抚使、安抚副使、以及转运使为首的一批地方主官。
武将一方,老一辈、小一辈尽皆有之,张鼎、郑晓、姚兕、杨文广、郭逵、种师道等人皆是班列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