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其实,不少人已经知晓,亦或是预见了这一决定。

但,这并不妨碍文武百官为之注目。

一方面,这是一位宰执天下十二年之久的内阁首辅。

文可治政天下,武可开疆拓土

这样的人物,文成武德,出将入相,注定是千古流芳!

于文武百官而言,要问什幺最重要?

有的人可能会说是钱财,有的人可能会说是富贵,有的人可能会说是子孙满堂。

但,一旦涉及「千古流芳」,那幺无论是钱财,富贵,亦或是功名利禄,通通都得让路。

这是真正的至高追求,没有之一!

如此,也就怪不得百官注视过去。

韩章,这是一位即将走出朝堂,走进史书的人物!

另一方面,大相公致仕,也就意味着首辅之位的更替。

不少人暗自注目,目视江昭。

一门两宰辅啊!

这是何等程度的佳话?

要是算上【韩门立雪】,这一则佳话,可就更是值得称道了吧?

文武百官,目光流转不断。

暂且不管百官的反应,丹陛之上,赵策英却是一副动容非常的模样。

赵策英大袖一挥,三两步走下丹陛,走到韩章身前,紧紧握住韩章的手。

「大相公,国之干城,江山柱石,治社稷、定山河、拓疆域、抚百官,何来难负宰辅之说?」赵策英一叹,尽是「不愿」。

「老臣耳目昏聩,着实无力承担内阁重担。」韩章连忙道。

「唉!」

赵策英连连摇头,摆手道:「今,燕云拓土,民生须恤,正赖大相公坐镇中枢。既是身子不适,朕便命太医院为大相公调理一二,自可耳目聪明。」

「大相公两代重臣,安邦定国。此奏,朕断然不准。」

赵策英大手一挥,三步两步,重登丹陛。

从其语气来讲,却是异常坚定。

韩章目光通红,一副感恩非常的模样,默默一礼。

一辞一让,就此结束!

文武百官,不时注目过去。

内阁的几位大学士,亦是目光微动。

五月时节,大相公就要致仕。

内阁,也要更替人选了啊!

就是不知,孰人留任,孰人致仕?

……

文府。

轻风吹渡,竹海涛涛。

一杯茶水入手,文彦博抿了两口,举目眺望。

一辞一让结束,官家就单独召见了韩章,君臣二人,一齐叙话。

韩章就要致仕,君臣叙话,无非是两个话题:

其一、官家安抚臣子,以示重视。

作为百官之首,韩章一脉底蕴不浅,绝对是变法革新的核心力量。

其弟子江昭,更是变法核心,内定的内阁首辅的继任者。

这样的状况,注定了官家会非常「礼遇」韩章。

君臣叙话,肯定是一片其乐融融之像。

其二、官家会咨询内阁大学士,以及内阁首辅的更替事宜。

这也是惯例。

内阁首辅致仕,君王肯定会让韩章评价一下其他几位内阁大学士,并咨询相关的用人意见。

当然,皇帝不一定会采纳。

不过

文彦博面色微沉。

韩章老贼,绝对会成心说一些「坏话」,设法带着他一起走。

所谓的坏话,不一定是指真的坏话,而是给与一些与君王预期不相符的评价。

就像官家注重于变法革新一样,要是韩章评价某位内阁大学士不太配合日常变法庶政,你猜官家会不会心头生起更替的心思?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