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一句话,近十位纨绔子弟皆是「豁然省悟」,暗自相视,目光流转不断。

罗义的分析,不无道理!

刺杀大相公和钦差是杀头重罪不假,但他们本身就都是有杀头重罪的人。

反正横竖都是死,刺杀钦差和大相公似乎也不是不能干吧?

至于刺杀钦差和大相公,有可能抄家灭门,夷灭族人?

呵!

都是恶劣的纨绔性子,谁还顾及族人啊?

「让罗义继续说吧。」甘国公长子甘宁沉声道。

罗义的主意让他有点心动。

倒卖军火的生意,他干了差不多有十年时间。

近来,他甚至还在设法打听搞到「炸弹」的门路,设法卖给辽人,重重的赚上一笔。

就这样的罪行,要是真的被人查出来,下场绝对是相当凄惨。

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搏一搏!

其余

「军改为大势,上头主意已定,不可更改。若要阻挠政令施行,让政令施行不下去,唯有两策:刺杀钦差,亦或是刺杀大相公。」

罗义踱步,徐徐分析道:「其中,刺杀钦差之策,胜算不大。」

「此策之缺陷,主要是影响太小。」

「影响太小?」秦彦身子一震,有些不解。

刺杀钦差,影响太小?

「没错,影响太小。」

「刺杀钦差,朝廷的处理流程不难预见,定然是让人予以清查,并大肆注目于钦差被杀的地界。」

罗义点头,徐徐道:「这也就意味着,要是一次性就死一位钦差,造成的影响不足以阻挠政策的执行,反而会让政策执行越发狠厉。」

「要想逆转局势,唯有大批量的刺杀钦差,这也就是在赌地方上其他武将也会走投无路,刺杀钦差。」

「如今,不少将门勋贵都不满于军改政令,反对者十之六七,支持者十之二三。」

「京畿尚是这般,地方上估摸着也是相去不远。」

「究其缘由,无非有二:

一则,军改施行,武将便没了军饷来源,担心日常富贵难以维系;二则,不乏一些武将犯下了重罪,生怕御史清查,遭到治罪。」

罗义摇头晃脑的说道:「也因此,若是传出的杀死钦差的消息,使得地方上一些武将也决定刺杀钦差,则大事可成。」

「一旦死上几十位钦差,军改的反抗力度过于强盛,上头政策自然就有可能放松一些。」

策略其一,刺杀钦差!

近十位纨绔子弟,皆是皱眉,连连摇头。

这玩意,成功率实在太低。

死一位钦差,肯定会引起朝廷的注意,但不足以逆转朝廷军改的决心。

要死几十位钦差才行!

死几十位钦差,也即意味着地方上反对者众多,大有一言不合就「造反」的趋势,从而可胁迫官家取消军改。

但,怎幺可能一下子死几十位钦差呢?

「不太可行。」甘宁皱眉,摇了摇头:「若是钦差死去,那些人恐怕会龟缩起来,暗自庆幸,根本不可能一起刺杀钦差。」

这主要是人性问题。

关于钦差被杀的处置办法,两浙水系已经有了例子。

若是某地发生了钦差被刺,朝廷肯定会专门重点清查钦差被杀的地界。

这也就相当于清查军营有了重点。

有重点,也就肯定会有非重点。

注意力都集中于钦差死去的地界,其余的一些犯下重罪、心头惶恐不安的武将绝对是会降低存在感,希冀逃得一命,而非一起刺杀钦差。

「既是如此,便唯有刺杀大相公。」

「大相公为政令主导者,若是大相公被刺杀身亡,则无人可支撑变法政令,军改自然而然的会被取消。」

「这一策略,刺杀难度更高,但成功率更大。」

罗义侃侃而言,一手抚须,一手负于背后,除了气质有点跟不上以外,还真就有点「谋士」的样子。

甘宁皱眉道:「作为变法核心,大相公位高权重,平日里要幺是在江府,要幺是在昭文殿,亦或是御书房。」

「这样的重地,且不说怎幺才能成功刺杀,就连让谁去刺杀,都是一大难题。」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