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是一刹,李秉常便领会了意思,猛地起身,向外跑去。
仅是五六息,便在众人尚未反应过来以前,从殿中溜了出去。
此举,主要就是防着外戚党的人以李秉常为人质,亦或是干脆杀了李秉常,从而使得政变功亏一篑。
「抓他回来!」
梁太后面上一骇,意识到什幺,连忙大呼。
可惜,已经晚了。
「哒」
「哒一」
甲胄相击,铁矛相撞。
百十悍卒,或是佩刀,或是持矛,猛地冲入。
「尔等这是要造反吗?」
一名大臣出,就要质问。
「噌!」
长刀一划,大臣就此倒地。
「这」
蕃汉大臣,尽皆骇然。
「莫要轻动!」
嵬名阿吴大吼一声:「此举,仅为清君侧,杀妖后。」
「不想死的,都蹲下去!」
上上下下,齐齐下蹲,不敢作声。
大殿中镇守的军卒极少,也就不到二十人。
约莫二三十息左右,单独镇守在大殿中的军卒,便已尽皆杀光。
其后,三步一人,目光凶悍,肃然而立。
一切,都实在是太快!
或者说,这就是一次水平较为正常的宫变。
以最快的速度,掌控最高层的生死,就算是宫变成功。
至于其他的一些禁军、宫女、太监,根本就不重要。
宫变的核心,就是斩首!
一场合格的宫变,就是以斩首为核心的宫变。
一旦最高层被掌控,亦或是被杀,就算是来「救驾」的禁军,也唯有乖乖受降。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唐隆政变,就是如此。
尚且还是「千古一帝」水平的唐玄宗李隆基,就是以一种相当惊人的速度斩杀了韦皇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及韦氏核心党羽。
韦氏集团遭到瓦解,禁军自然也没有反抗的必要,轻轻松松就被其收服。
如今,李清俨然也是差不多的手段。
「启禀太后娘娘,臣,枢密副使、都统军李清,有奏。」李清淡淡一笑,倨傲的站着,并未行礼。
「这」
梁太后身子一颤,眼中泛起些许波澜,就连金钗凤冠,也不免为之晃动。
「都统军,这是何故?」梁氏就连说话都有些困难。
她不理解,为何一条上等的「好狗」,人人皆知的太后党,为何会选择支持幼主李秉常?
「臣李清,昧死上言,伏望太后从人心,顺天意,以大局为重,即日撤帘!」李清面色一肃,沉声道。
「伏望太后从,顺天意,以局为重,即撤帘!」
「伏望太后从,顺天意,以局为重,即撤帘!」
百十军卒,齐齐大声附和。
完了!
一切都完了!
不少大臣连连颤抖,甚至于有人腿脚发软,一度失禁。
西夏,变天了!
熙丰六年,四月二主五。
太后梁氏撤帘还政,不幸坠水而亡。
国主李秉贫猾日临朝称制,正式掌权。
都统军、枢密副使李甩被任命为国相,主管国中一切军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