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太祖、太宗、真宗、先帝,或缺天时,或缺地利,或缺人和,皆未竟功业,未尝不因之含恨而终!」

「今,朕有千古名相佐,亦有千古名将相辅,披肝沥胆,呕心沥血,终复燕云十六州,雪百年之耻,壮我大周声威,全祖宗基业!」

「此中功绩,功在社稷,功在千秋,实该彪炳史册,铭刻金石,传颂万世!」

「如此殊勋,更是非重典厚赏,而不可酬其劳,无以彰其功!」

一句话,一统的实现,意义实在是非同凡响,定要封特封,赏特赏!

「官家圣明!」

文武百官,高声山呼。

赵策英满意点头,徐徐落座。

其后,自有内官拾着诏书,肃然走出,朗声宣读道:

「门下,制曰:

朕惟寰宇廓清,赖文经武纬;开疆灭国,仗股肱栋梁。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内阁首辅、枢密使、推忠协谋佐理功臣、上柱国、韩国公、太子太保江昭,器识宏深,经纬万端。总领百官,暂理国政,抚稳天下,统筹兼顾,输粮秣、调兵员、协军需、治国政,使国库充盈,钱粮无匮,大军无粮草之忧,无国政之患,此为定鼎之基!

佐朕躬成大业,厥功至伟,功耀千秋!

特颁殊典,以彰殊荣。

晋封魏国公,添食邑二千户,累一万一千户,实封五千户。

特赐皇庄五十顷,水田二百亩,黄金千两,蜀锦千匹,南海明珠百斛,交趾奇珍十箱。鞍轿刻【经纬天地,定鼎天下】字迹。

于戏!

特授太子太傅,懋赏酬庸。

恩及师者,魏国公韩章,晋秦国公,添食邑千户,累一万六千三百户。

恩及父母,淮南东路转运使江忠,教子有道,成国之大器,特授淮南东路安抚副使,以彰功勋。

恩及子孙,特赐丹书铁券,传之子孙。

子怀瑾,授江都郡伯爵。

子珩,授承直郎。

子珣,授承奉郎。

特赐荫封子孙五人,可荐进士出身,听候擢用。

钦哉!

故兹诏示,咸使闻知。」

诏书并不长。

从头到尾,仅仅是念了二三十息左右。

论起长短,也就跟上一次暂理国政相差不大。

不过,诏书的重要性,从来就与长短无关。

单就此次的封赏而言,就一个字即可概括重!

当然,这并不让人特别意外。

燕云十六州入手,也即意味着大一统可成,千古一帝、世宗皇帝,都并非难事。

以赵官家的性子,自是得丰隆大赏。

作为暂理国政者,臣子功绩第一人,大相公江昭受到重封,实属正常。

不过,即便如此,也不乏有人暗吸冷气,为之心惊。

无它,太重了!

此次,关于大相公的封赏,并不繁杂,主要就五种:

其一,为官位封赏。

也即特授太傅。

作为正一品的宰辅大相公,兼太子太保,江昭晋为太傅,尚在预料之中,并不让人意外。

这也算不上重赏,仅仅是较为常规的晋升。

其二,为爵位封赏。

也即从韩国公晋为魏国公。

这一封赏,就比较有重量。

凡国公封号,公认的有四等。

一等为周。

二等为秦、楚、齐、魏。

三等晋、燕、韩、赵、吴、越。

四等不入流。

从韩国公晋为魏国公,也即从三等晋为二等。

这可不是小封赏!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于非入仕为官的人而言,这可能仅仅是常规性的封号晋升,并不稀奇。

但,唯有宦海官员可知,尚未致仕就受封魏国公,含金量是何其之高。

其含金量,主要是在于江昭致仕或者亡故过后可能存在的追赠问题。

一般来说,同一等的封号,都是平等的。

类似于晋、燕、韩、赵、吴、越,即便几大封号存在着实质性的晋升,从魏国公到齐国公,也是被视为一种晋升。

但,从本质上讲,两者是平等的,都是同一档次。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